要下雨了教學案例(通用2篇)
要下雨了教學案例 篇1
一天,天陰得很沉,我伴著上課的鈴聲走進教室,要把準備好的課題《夏夜多美》板書在黑板上,這時一個雷聲,聽到一個同學說:“要小雨了!”隨著他的聲音落下,大家的目光一齊轉向了窗外。這時,我立刻調整了課程,把教材后邊的《要下雨了》一課提上來。
下面是我引導學生學這課的一個片斷。
師:是要下雨了。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知道要下雨了呢?
生:打雷、打閃、烏去滿天。
生:快下雨時螞蟻從洞口里出來搬家。
生:小燕子飛得低。
……
師:你們說得對。看來大家對生活中的事物都很留心,我們的語文課本上也有一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題目的《要下雨了》,請大家打開書第十六課。
師:請借助拼音,認真讀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能讀通順,劃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師:聽老師讀讀課文好嗎?注意聽,邊聽邊看圖,聽完后說說圖意。
生:說圖意。
師:那么,請大家分段讀讀課文吧,在朗讀的過程中,了解字義。
師:再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讀完后,小組討論討論;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再把這些句子畫出來。
師:誰來讀一個讀這幾句話。
師:你們真棒,剛才你們說得跟書寫得一樣。
我們都會說──《要下雨了》教學案例及反思
湖北省黃石市中山小學 謝淑蕓
【教學案例】
通過課件直觀展示,多種方式朗讀引導學生在看和讀的過程中了解了下雨之前各種動物的表現后,在這節課的結尾處教師設計了“練練我們的口才”這樣一個課外延伸。
師:看到螞蟻也在搬東西,小白兔終于相信要下雨了,它邊跑邊大聲喊著媽媽,它還會碰到哪些動物在做著下雨前的準備呢?
(課件出示蜘蛛結網,蚯蚓出洞,螞蟻過馬路等等情景。)
生:小白兔碰見蜘蛛在忙著結網。可是老師,我不知道蜘蛛為什么在下雨前要忙著結網?
。ê苊黠@這孩子不僅僅能把看到的說出來,還能動腦筋思考。)
生:(搶著邊舉手邊說)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因為如果它不抓緊時間結網,雨會把它結了一半的網給淋壞的。
。ù蠖鄶祵W生似乎都挺贊成他的觀點,紛紛點頭。)
師:小白兔還是一個小小氣象員,它回家還要把要下雨了的消息告訴所有的動物,還要說出理由,你能幫幫小白兔嗎?
師:哎呀,老師都等不及了,讓老師第一個來,好不好?
這一環節的設計雖然是教師示范,但是又讓學生感覺到老師與他們是平等的學習者,于無意識中學到了表述過程中的各方面的技巧。
師示范表演:動物們,你們好,我是氣象員小白兔,馬上要下雨了,因為小燕子在低飛捉蟲,小魚兒游出了水面,螞蟻也在搬家,蚯蚓出洞了,請你們做好準備,趕快回家,不要讓雨淋濕了。
師示范的目的是教會學生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來表述。
生:老師,你怎么變成了了小白兔?
生:不是的,不是的,老師這樣說才象在幫小白兔呢。
(聰明的學生就這樣理解了老師的用意。)
師:誰來說說老師說得怎樣?
生:好,老師說了很多動物在下雨前的動作(實際指的是行為)。
生:老師說的時候還很有禮貌,向大家問好了!
師:謝謝你們,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你們學會了傾聽和動腦筋,這就是學習。而且你們一定能比老師說得還好,對不對?來,試一試!
生:大家好,我是小白兔,馬上要下雨了,你們快回家吧,小螞蟻都搬家了呢!
生:烏云來了,起風了,要下雨了,小動物快回家吧。
生:我是小白兔,告訴你們吧,要下雨了,我家的房子地面好濕好濕呢,都快出水了,媽媽說這是因為要下雨了。
生:小動物們,你們看,蚯蚓都鉆出了地面,要下雨了呢!
……
師:剛才幾個同學真棒,他們懂得真多,比老師還多呢。
生:(老師的話還沒完,就被他打斷了)老師,我們都會說!
。ㄕf完,似乎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沒錯,還向四周望了望。而其他還沒發言的學生真的有幾個都點了點頭。)
師:好的,老師再給你們一個機會,可以幾個人為一個小組,在小組內輪流來當這個氣象員,好嗎?
(教室里頓時歡聲一片,無論剛才說過沒有,現在都在自己的小組內爭著說了起來。)
【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重視考察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情意態度。
在以上教學片段中,我沒有在學生說話的準確性上多費口舌,而是重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上做文章,利用剛剛學過的課文知識作為學生口語的內容,讓他們感到有話可說,而且都是熟悉的內容,降低了說話的難度,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表述方式上,我只是有意識的引導而不強求統一;在形式上采取師生互說,互評,生生互相交流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民主的交流空間。
要下雨了教學案例 篇2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教師首先以誦讀兒歌激趣導入:“烏云密布天氣悶,天空一片陰沉沉,閃電婆婆把腰伸,雷聲響起一陣陣!睆倪@些自然現象,你們知道了什么?
。c評:采用兒歌的形式呈現,選取兒童知曉的生活常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既有利于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課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認識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系,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師述:要下雨了,動物王國里的小動物們都慌慌張張地忙碌起來。想知道它們在干什么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有趣的動物王國里去看一看吧!用媒體播放動畫片和課文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看。
。c評:把握兒童的心理,吸引、調動其多種感官,再次以情境激趣,為學生興趣盎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礎。)
3、師提問:你在動物王國里看到了哪些動物?學生發言,教師邊貼彩圖邊講述:美麗的小燕子飛來了,可愛的小白兔跑來了,勤勞勇敢的小螞蟻也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了……
。c評:從整體入手,既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及條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告訴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
可以用借助漢語拼音、請教同學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c評:看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聽了精彩的故事,學生會不自覺的產生讀的愿望和興趣。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的要求,體現了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三、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創設情境,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感悟。
在學生讀小白兔的動作不到位時,教師出示小白兔圖片,說:“小白兔有些不高興了,它想,自己是蹦蹦跳跳、活潑可愛的呀,你們怎么讀得一點也不活潑呀?你還能試試讓小白兔高興高興嗎?”在學生讀小魚跟小白兔的對話時,教師適時點撥:“小魚和小白兔是好朋友,小魚非常關心朋友,擔心朋友淋著雨,你們能讀出小魚對朋友的關心嗎?”
在評價學生朗讀時,教師也通過創設的故事情境來進行。如,在學生讀得到位時,教師指著動物圖片,說:“你讀得真好,小白兔在向你招手微笑了”;“你讀得太棒了,小魚非常喜歡你!
。c評: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在教學中,教師善于以情境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學生讀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 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肯定了學生的進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又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里面,為后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嘗試讀好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尤其是對文中的情感因素有著各自不同的體驗。這正是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尊重學生閱讀時的獨特體驗”。而且感情朗讀就不僅是手段了,它更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四、角色朗讀,深化體驗
1、學生小組里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
2、請學生上臺分角色朗讀課文。
(點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當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小插曲。在分配角色時,出現了一個角色多人爭演,而有的角色卻無人問津的情況,教學難以進行下去。教師這時并沒有責怪學生,也沒有包辦分配角色,而是充滿愛心地說:“看,小螞蟻沒人理睬,都傷心地流淚了。你們說,怎么辦呢?”學生自然而然地意識到了自己的不是,角色分配問題迎刃而解。教師這樣處理,既靈活機智地駕馭了課堂,又潤物細無聲地向學生滲透了協作精神的教育,體現了教學的機智和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
五、鼓勵質疑,拓展思維
1、師提問:這節課里,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活動與天氣變化有關?
。c評:不失時機地總結和拓展了知識,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2、師小結:今天的收獲真不少。大家向課本、同學和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在大自然里,在生活當中,到處都蘊藏著知識和智慧的寶藏,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你們會有更精彩的發現!
。c評:是總結,更是啟發。還讓學生意識到不是僅從書本上可以學習,生活是更大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