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黑龍江省阿城市建設小學 孫明星
一節課下來,有成功也有不足,現將本節課內容反思如下:
1、我利用小壁虎圖片引入新課,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為學生了解壁虎奠定了基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對壁虎介紹準確,學習氣氛活躍,學習熱情很高。總之,引入階段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2、識字過程中采用了小組合作,用你們組喜歡的方式認字,學習效果很好,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3、為了適應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審美情趣,本課板書既用文字來表述,又配之以圖畫,使之圖文并茂,生動形象。
4、本節課在原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三次擴展,體現了創新教育,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5、教師沒有融入到學生中,今后一定要把老師的架子放下來,真正以平等的意識對待學生,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6、分角色朗讀時,學生舉手非常踴躍,都想扮演小動物們的角色,但當時我只叫了四位學生來分角色朗讀。現在想起來,如果當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分角色朗讀,效果也許會更好,能達到人人參與的程度。
7、在學生擴展小壁虎向其他小動物借尾巴時,教師的課件里有一些動物及他們尾巴的特點,但當時由于時間有些緊,沒有放課件,現在感覺失誤了;結尾播放課件,讓學生配音,也是由于時間緊,沒有進行。
8、班級學生特別淘氣,男孩子多,上課紀律不好。今后,我應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另外,注重培養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宏亮。不知什么原因,學生這節課的表現不如平時。
《小壁虎借尾巴》教后反思
河南省濟源市天壇潘村小學 李秋霞
《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用童話的形式,通過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讓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處,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本課生動有趣,語言優美,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適合有感情地朗讀。
朗讀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化表現,因此,朗讀應該是帶有濃厚個性色彩的,所以在教學中,我沒有讓學生去模仿老師的朗讀,而是讓他們自己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對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抒發。在整個朗讀過程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課文的特點,分別采取了自由讀、領讀、齊讀、賽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形式,使學生一直處在積極的思維狀態而不感到疲勞。而我自己也不斷變換角色:有時是他們的引路人,引導他們把讀請求語氣的方法講出來;有時是他們的學習伙伴,和他們一起體驗文中的情感;有時是他們的競爭對手,故意暴露出他們平時讀書時存在的問題,激勵他們讀流利,讀出感情;有時是他們的學生,引導學生把悟出的感情表達出來。
最后,我讓學生戴上課前自己做的頭飾,進行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是孩子們最容易進入情感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孩子們一旦進入角色,情感就被激起,情感與角色交融,就開始了豐富的想象。此時,老師唯一可做的就是加入孩子們想象的天地,幫助學生想象,適時引導神化角色情感,促使學生去感悟文中的情景,在孩子們更深刻地、創造性的理解課文之后,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展示出來。這時,我發現,組與組之間的朗讀、人與人之間的朗讀各有不同之處。這種獨特體驗誰都無法代替,此時的朗讀,就是心與心的交流、智慧與智慧的啟迪、快樂與快樂的傳遞。在這里他們痛痛快快的表現自己;在這里他們把自己的想象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這里他們把自己的理解展示的“一塌糊涂”;在這里他們的思維沒有禁區;在這里他們找到了自信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