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學預案
教材分析:
《兩只小獅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只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只卻認為憑著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通過一勤一懶兩只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學習目標:
1、用合適的方法,認識“獅、整”等12個字。會寫“練、習”這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1~6小節。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初步懂得因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不同,會有不同的讀法,鼓勵個性化的朗讀。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會生活的本領。
課堂預設
一、導入課題、自讀感悟
1、角色見面
觀看獅子捕食的動畫片。
小獅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一說。)
2、出示課題
獅子媽媽呀,生下了兩個孩子。他們就是——兩只小獅子(出示課題、指導朗讀課題。)
學習生字“獅”。
3、自讀課文,分別給兩只小獅子取名字。
(1)學生自讀課文。
(2)交流。
分別給懶獅子和勤勞的獅子取名字。
教學生字“懶”。
二、細說理由,體會情感
1、學習“勤勞的獅子”。
認識了兩只小獅子,你們喜歡哪只小獅子?
(1)找句子
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能看出它是一只勤勞的小獅子。
(學生再讀課文,找句子。)
“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唷”
(2)讀句子,感悟勤勞。
你能從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這只小獅子的勤勞?(學生自由說一說)
a、“整天”——每天,從早上到晚上。
教學生字“整”。
b、滾、撲、撕、咬。
這些動作你會做嗎?做做看。個別做。集體做一做。
認識生字“滾、撲、咬”。
c、非常刻苦
指導朗讀,讀出刻苦的感覺來。(請2~3名小朋友讀讀,請其余小朋友評價一下。)
齊讀。
2、學習“懶獅子”。
你們把另外一只小獅子取名叫懶懶,又是為什么呀?
(1)、“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你會用懶洋洋的語氣來讀嗎?自己讀,個別讀。
(2)、“懶獅子抬起頭來慢吞吞地說:‘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
他又懶在哪呢?
a、慢吞吞。慢吞吞地說,他在想什么呢?——想偷懶,想玩。
b、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
不想吃什么苦頭?——練習滾撲撕咬這些基本功。
c、你能慢吞吞的說嗎?
個別說,集體說。
(3)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他又在想什么呢?會怎么說?
懶獅子()說:“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表演讀。
3、學習小樹的語言
(1)小樹的擔心
小獅子那么懶,連和他一起長大的小樹都看不下去了。
小樹怎么說?
“你怎么不學點本領。”
“那你以后怎樣生活呢?”
小樹在擔心什么呀,他又在想什么呢?
小樹()說:“那你以后怎樣生活呢?”(擔心、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