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學案例
1、帶著問題讀7~9自然段,請三位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后來怎樣了?小白兔最后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2、生:小灰兔吃光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又到老山羊家去要。(板書:要白菜)
小白兔給老山羊去送菜。(板書:送白菜)
3、小灰兔吃完菜,又到老山羊家去要白菜,這說明什么?
生:小灰兔只吃不種,很快就吃完了老山羊送的白菜。
生:這說明小灰兔不懂得向老山羊要白菜吃是不對的。
4、小白兔挑著一擔白菜,給老山羊送來了,這又說明了什么?
生:這說明了小白兔很懂事,它要了老山羊的菜子,收了白菜應當送一些給老山羊,表示感謝。
5、小灰兔為什么奇怪地問小白兔“菜是哪來的”?
生:它不明白小白兔沒有收老山羊的白菜,為什么它還能給老山羊送這么多的白菜呢?
生:它不明白小白兔當初為什么要菜子,菜子有什么用。
6、師:小白兔是怎樣回答小灰兔的?大家齊讀最后一段。誰能說說“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句話的意思?(板書: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的菜。)
生:因為小白兔自己種白菜,所以收了許多白菜,而小灰兔只吃不種,很快就吃完了。
7、小白兔最后說的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
生:小白兔最說的這句話對。因為只有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才能生活得好。(如學生回答不上來,老師可進行啟發。)
8.指導看插圖(四)
生:小灰兔和小白兔又都來到老山羊的家里。
生:小灰兔看小白兔挑來一擔白菜,很奇怪地問小白兔:“你的菜是哪兒來的?”
生:小白兔說:“是我自己種的。只有自己種的,才有吃不完的菜。”
生:小白兔在對小灰兔說:“你以后一定要學會種菜,我也可以幫幫你!”
9、練習表情朗讀或分角色朗讀。
[教學反思:比結果。學習 7~9自然段。比較小灰兔吃完了白菜是怎樣做的?小白兔這時挑著一擔白菜去干什么?(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里去要白菜;小白兔挑著一擔白菜,給老山羊送來了。)小灰兔為什么“奇怪”?小白兔是怎樣回答的?小灰兔不明白,當初小白兔從老山羊那兒要的的菜子,怎么現在成為大白菜了?小白兔挑的大白菜是哪兒來的?聽了小白兔的話“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才懂得了小白兔自己種,收了許多白菜,只有自己勞動才能生活得好的道理。]
三、由思維發散處升華
[片斷五]
(一)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讓學生各抒已見,熱烈討論。)
生:小白兔是一只懂道理,愛勞動,非常可愛的小兔子。
生:小白兔是一只懂道理,熱愛勞動,十分可愛的小兔子,它懂得憑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才能豐衣足食。
生:小灰兔是一只天真可愛,有錯就改的小兔子。
生:小灰兔不是好吃懶做,因為它和小白兔一樣幫助老山羊收白菜。它有了白菜吃,才不干活的。
生:小灰兔只是缺乏生活經驗,不懂得應該憑著自己的勞動,才能過上好生活。
生:小灰兔聽了小白兔的話,一定會像小白兔一樣熱愛勞動的。
(二)小灰兔聽了小白兔和話以后它會怎么想,怎么做?
(三)擴展活動。
回家后,同學們要是有在盆里或空地上栽種一兩種蔬菜或花草,每天觀察觀察,那該多好呀!
[教學反思:依托課文內容,激活發散思維,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從學生的語言表述中可以看出,這一片斷的思維訓練適時而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