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故事綜合資料
一、教材簡說自1825年英國工程師斯蒂芬森發明并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臺能使用的蒸汽機車正式運行到現在,不過100多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到了現代化的磁懸浮火車。這是震撼世界的科學創舉。
本文是一篇介紹火車種類的常識性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以及火車的提速、修建青藏鐵路等有關我國鐵路建設的事情,展現了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借以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郊、列”等14個生字,會寫“書、發”等6個字;學習新偏旁“建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幾種火車和它們的特點。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弄、創、夢”三個字是后鼻音,“弄”字的聲母是n不是l,韻母是ong,不是eng;“郊、斷、建、創、巧”等字是三拼音。學習“建之”時,注意和“走之”區分開。
認記字形舉例:“校—郊”、“木—旦”、“林—夕—夢”、“一人一豎短,折文右上邊,三撇托右下,此字認不難(修)”。
本課要求寫的6個字中,有三個獨體字(發、書、成),三個左右結構的字(動、晚、新)。建議把重點放在獨體字的指導上。“發”字可借助“歲”的寫法進行指導。“書”字要強調中間一豎要寫在豎中線上,是懸針豎。“成”字要重點指導斜鉤的寫法,要寫得有點彎度,不能寫直。
(二)朗讀感悟
建議在指導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圍繞課文介紹的幾種火車(第3自然段)教學。文中有些專業術語較難理解,可以做簡單說明,不必要求學生掌握。
下列詞語在教學中可引導學生簡單理解:“飛馳”、“夕發朝至”“創舉”。
(三)實踐活動
創造設計:新型的高速火車
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設計一座未來的橋,然后畫下來,準備交流。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揭題:從題目中我們知道課文是寫什么的?火車會有什么故事呢?
2.借助拼音讀課文,劃出生字。抓住音難字:弄、創、夢。
3.聽錄音,標出自然段,看課文講了火車的什么故事?
(二)聯系插圖,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二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飛馳而過”是什么樣?把自己的手當作火車演示一下“飛馳而過”的樣子。
(2)指導朗讀
2.學習第三段
(1)這段有幾句話?
(2)第一句講的是什么?(小明查了許多書)出示生字卡片“書”,指導書寫。
(3)第二句講的是什么?機車就是火車頭,指出第一幅圖上的機車。引讀。老師讀小明的問題,同學們讀答案,讀出明白的語氣。
(4)讀讀第三到第六句,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蒸汽機車(第二幅圖上面的車頭就是蒸汽機車。它燒煤炭,從上面的煙囪冒出濃重的黑煙。)
內燃機(它燒汽油、柴油或煤氣,不會產生多少煙。第一幅圖上畫的就是內燃機車。)
電力機車(師出示圖片并講解:電力機車的車頂上有兩根電線。它行駛時,下面靠兩根鐵軌,上面靠兩根電線提供能量。)
磁懸浮火車(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火車,速度快,接近普通飛機。這種火車只有中間一根鐵軌,最特別的是它是浮在軌道上的。請看第三幅圖,畫的就是磁懸浮火車。它在日本、德國常見,我國在研究制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