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實錄與評析
5.創設情境,表演體驗
1、《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個很有寓意的童話故事,你們愿意不愿意表演出來呀?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先練習一下,然后,老師要推薦一組到前面來表演。
2、推薦一組同學,老師簡單給學生化裝,戴上頭飾,學生創造性的表演。
3、學生評議。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原有認知和經驗為起點,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自主建構,體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合作。所以問題的生成,閱讀的方式,學習的方法,應該尊重學生的選擇,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提出合理的建議,以商量的語氣建構學習內容。以學生為主體,不是放棄了教師的權利,教師對整個課堂教學的設計起主導的作用,例如,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活動的組織,問題價值的取向,教學時間的調控等。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很多學習方式與內容都存在著不確定性,這就需要教師有高超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與教學藝術。比如學生可能提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提不出來,什么樣的問題采取什么策略來解決,學生提不出問題教師怎么辦。教師在什么時候,指導學生朗讀,在什么時候與學生合作,什么時候與學生討論,這些心中必須有個基本的預測。教師還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本事,那就是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不能變,變的是學生的針對問題的理解及不同的體驗方式。學生針對某一課文內容的解讀,首先按學生自己的方式進行(如,我讀、我說、我問、我畫、我演),教師是積極的參與者,學生自己讀議不意味著對內容的全面理解,或把握住正確的價值導向,那么教師就要點撥,生成有價值的東西。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注意“以讀為主”,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生疑,讀中訓練語感,在讀的過程中,注意資源的開發,注意與生活建立聯系,注意引導學生多種方式的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
低年級閱讀教學伴隨著識字任務,識字要和閱讀結合起來,主張在讀中識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形上,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培養良好的識字習慣與態度,識字要注意與寫字相結合,要扎實的訓練學生寫字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