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朗讀能力。
2.精讀感悟,體會到什么才是應該留下的紀念,進而從小樹立愛護公物、愛護建筑的良好習慣。
3.書寫生字,進一步提升寫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組織認讀詞語。
2.詞語搭配練習(留紀念)。
3.自由讀全文,找出帶有“留紀念”的句子。交流,進行朗讀練習。
二、精讀感悟
(一)學習【紀念之一:刻名字】
1.小熊為什么說“我們應該留個紀念”呢?出示第一第二段,學生自由讀。
(1)交流。貼圖片。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段。
(2)再次出示句子:小熊說:“亭子是我們建的,我們應該留個紀念。”指導朗讀。
2.于是,小熊他們都留下了什么紀念呢?
(1)出示句子,組織學生交流留下了什么紀念。
(2)重點指導“紛紛”一詞。
3.指導想象現在這座亭子的樣子。這樣的亭子你喜歡嗎?為什么?組織交流。指導朗讀。
4.再次齊讀句子。
(二)學習【紀念之二:栽鮮花】
播放動畫,過渡:時間過得真快,冬去春來,第二年的春天又到了,動物們又到小亭子來玩了。小朋友看,小亭子有什么變化呢?
1.出示第三段。指導體會。
組織交流第二年亭子的變化。指導體會。
(1)你覺得這些鮮花怎樣?(多、美、香)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根據學生的回答,貼圖板書。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出示圖片,指導欣賞觀察。現在你覺得小亭子怎樣?那是什么讓亭子變得更美了?指導朗讀。配樂齊讀。
2.出示句子:梅花鹿說:“這才是應該留的紀念啊!”梅花鹿說的話你聽明白了嗎?指導理解梅花鹿的話。
3.為什么梅花鹿說鮮花是應該留的紀念?指導朗讀。
4.引導學生再讀梅花鹿的話,體會“才是”的含義。其實,梅花鹿還在告訴我們什么呢?建議大家再讀讀梅花鹿的話。
隨機出示段二和段三相關句子。指導比較,理解“愛護”才是應該留的紀念。板書:愛護。
5.齊讀句子。
(三)【深化理解 拓展延伸】
1.這美麗的紀念到底是誰留下的呢?出示畫面。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好奇怪呀,都不明白。
2.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1)“甜甜地笑了”。指導理解句子。朗讀句子。
(2)“站在那里不動” 小刺猬當時在想什么呢?學生交流。再次點題。
3.想象:小熊它們會怎么想呢?會怎么做呢?
4.拓展:你想留個什么紀念?
三、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名、念、周。認讀生字。
2.觀察筆順表,自學。
3.交流。重點指導“念”。
4.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評價。
四、板書設計
紀 念
↑
亭子、花(貼圖)
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