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空間放飛想象的翅膀——《雨鈴鐺》一課教學案例
本課教學以“雨”為主題,我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激起已有生活經驗的體會,我積極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將以往的所見所聞同課文內容緊密聯系起來,感受春雨的美好,在想象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感悟詩的美好意境。
片斷1:
師:詩中把春雨比作小鈴鐺,你覺得雨還像什么?雨聲像什么?
生:大雨是嘩嘩嘩的。
生:小雨的聲音是沙沙沙的。
生:大雨聲噼哩啪啦,像放鞭炮。
生:小雨聲滴答滴答,像鬧鐘走動。
生:雨水從屋上落下來像珠子。
師:同學們平時觀察可真仔細!
……
片斷2:
師:春雨還在招呼誰?
生:春雨在招呼小草快快長。
生:春雨在招呼種子發芽。
生:春雨在招呼桃花開。
生:春雨在招呼青蛙:“快出來吧,春天到了。”
生:春雨在招呼蚯蚓從土里爬出來。
生:春雨在招呼發芽長葉。
生:春雨在招呼農民伯伯,春天到了,要插秧播種了。……
……
片斷3:
師:我們來仿照課文編小詩,好嗎?試試看,老師相信你們!
生:我想給雨取個名字——雨珍珠,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樹枝上。/樹枝上,掛水?
欏?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它在招呼小蘑茹,/快快撐開小花傘。
……
(師生評議,對編得好的,師板書出來讓學生反復誦讀、感悟。)
師:請同學們仿照下列句式編一編。
(出示小黑板):
嘀答嘀答,下小雨了。弟弟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生:農民說:“下吧,下吧,我要插秧。”
生:魚兒說:“下吧,下吧,我要游泳。”
生:花兒說:“下吧,下吧,我要喝水。”
生:禾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
整節課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展示,他們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暢所欲言,真切地反映了所見所聞。在仿編小詩時,他們極富興趣,在想象的天空下自由、愉快地“飛翔”,師生同編、同誦,其樂融融。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雨鈴鐺》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運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11個生字,能夠讀準聲調,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使學生在情境和語言文字中受到熏陶,培養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
3、能夠想象春景,續編《小雨沙沙》這首兒歌,體會兒歌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運用有趣的識字方法,認識11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想象春景,續編兒歌,體會兒歌的韻律美,培養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大家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那老師說個謎語你們猜一猜,大家注意聽:“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是什么?
生齊:雨
師:大家真聰明,都猜對了,今天我們一塊兒來學習一篇有關春雨的小兒歌“雨鈴鐺”。(板書課題)小朋友要注意“鈴鐺”的
“鐺”單獨讀“鐺”時是一聲,連詞時讀輕聲。這兩個字是今天要學的生字,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怎樣記住這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