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一年級語文1冊第11單元大海教案
本文可采用多種方式識字:小組共學法,一幫一互學法,提問學習法。初讀課文時,二人合作讀一讀課文,當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共同想辦法去解決;在學習詞語時,兩人一起讀詞卡片,當小伙伴遇到不認識的字時主動去幫助。
教學自然段時,先讓學生數一數,文中一共標有幾個數字,告訴學生每個數字就代表一個自然段,看看自然段的特點并指優秀的學生起來介紹,初步認識自然段。
這篇課文篇幅長,語言材料更豐富。在教學過程中,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嘗試去閱讀,并且采取多種形式去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自由讀課文,兩人合作讀課文,齊讀,分角色朗讀等等。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可圍繞課后思考題:大海能幫助人們做什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請學生說說大海能幫助人們做些什么。教師適當點撥,如船只可以在海上航行,海洋為人類提供食鹽、魚蝦等海產品,潮汐發電的簡單知識。
指導生字的書寫時,可以把生字分成三組:“了、子”“幾、機”“媽、好”結合語文天地的第一題進行區分練習。
拓展練習:
1、在正確讀音下面畫“—”
(1)晴朗的夜空中,有數(shǔshù)不清的星星在閃動。
(2)數(shǔshù)學課上,我們認識了許多數(shǔshù)字。
2、照樣子說一說。
跑來跑去----來----去-----來-----去
3、觀察下面的字,看看你發現了什么,能在加上幾個嗎?。
住、位、他------------海、灣、清、江--------------
相關資料:
潮汐發電:潮汐發電的原理,就是利用海水漲落及其造成的水位差,來推動水田輪機,水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發電。世界海洋的潮汐能約有十億多瓦,每年可生產12400億度電能,尤其在淺海中,潮汐能量更大,黃海就有5500萬瓦。目前,我國正在運作的潮汐發電站有8座,年發電量1000萬余度。我國潮汐發電量僅次于法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精品教案:
(一)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課件、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啟發談話,引入課文:
1、你知道電是怎么來的呢?發電站是怎么發電的呢?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人們利用大海的海浪來推動發電機發電。
2、出示課題:浪娃娃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2、讀通課文。
3、交流:
1)、指名分節讀課文,并正音。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填空:浪娃娃是()的孩子,他們原來(),后來聽了(),去給人們()。科學家讓他們()。
4、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三、學習1、2兩節:
1、反復朗讀這兩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試著解答剛才的疑問。
2、交流:
1)、根據問題,把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補充具體:
浪娃娃很多。(多得怎么樣?)
浪娃娃老是貪玩,(),這可不好啊。(浪娃娃怎樣貪玩?)
浪娃娃不應(),應該()。(海媽媽叫浪娃娃應該怎么做?)
2)、句式訓練:海媽媽的孩子多得數也數不清。
天上的()多得數也數不清。
海面上的()多得數也數不清。
海里的()多得數也數不清。
()多得數也數不清。
3、學習生字:數、整、貪、應、該。
嘗試用“應該”說一句話。浪娃娃應該學會什么?你應該學會什么?
4、指導朗讀:誰來做海媽媽,想想媽媽的話怎么讀?
5、指名朗讀課文,說說浪娃娃怎樣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