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歌(北師教案5篇+說課設計)
在教學這個環節時,學生對來參加聚會的小動物都很喜歡。有的學生說:“老師,我么們還喜歡別的小動物,它們為什么不來參加聚會。”我就趕緊說:“是呀,還有好多的小動物想來參加聚會,同學們我們怎樣請這些小動物來呢?”學生紛紛討論,最后選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我們自己來編寫一首新的“數字歌”,把同學們喜歡的小動物都請來。然后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模板進行創編。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提高了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三、學法。
學生主要運用的學習方法有:自主探究法、觀察法、游戲法、談話法等。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指引下一一進行。
四、教學活動過程。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語文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本著這個基本理念,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環節:欣賞導入。
我運用課件創設情景,制作了精美的動物聚會的場面,再配以動聽逼真的音樂,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到了動物王國中,融入到課件創設的情境中去。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想要去弄明白聚會時到底來了哪些動物,它們的數量是多少?在這種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利用自己的計算機動手操作去數一數,把數出的結果和同位相互交流交流,再在全班集體交流并找會讀的同學教讀數量詞。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注意力格外集中。這樣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加深了對生字的識記;同時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維得到了發展。這樣一個原本由教師一步一步引導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中輕松活潑的完成了。
第二環節:課文學習。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識字量要求很高。一年級學生要掌握漢字900個。而漢字由于音、形脫節、字型多,結構復雜,類似性大,多音多義字多,學生學習起來有很大的困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尤其是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識字教學課件,學生可以通過課件自由選擇學習生字的筆畫、筆順、部首、間架結構、正確讀音,同時跟隨教學軟件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通過人機交互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檢查和自我提高。
《數字歌》要求學生認識的生字有11個,量多字難記。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了階梯式識字環節。
1、學生自己借助計算機朗讀課文,特別是課文中變紅的字,多讀幾遍,如果遇到不會讀的字,只要用鼠標點擊一下,電腦就會教給學生正確的讀音。
2、同學間教學跟讀課文,繼續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3、出現單獨變紅的字,讓學生認讀。
4、師生合作指讀變紅的字。
5、生生互動檢查變紅的字掌握了沒有。
這樣幾步下來,學生對本節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基本上都掌握了,輕松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第三環節:識字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