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這兒真好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講述了一只小熊為找朋友而種樹引來許多朋友夸獎的故事,告訴我們環境對于生活的重要。一、設計理念:
語言能力的高低影響著一個人生活的視界,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存狀態。語文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學語言。教學要努力再現情境,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讓學生讀出語言的形象,體會語言的情韻,還語言以生命。
二、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從而體會環境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
三、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一:聯系生活——傷心著小熊的傷心
聊天:小朋友們,你們都有好朋友嗎?(有)跟好朋友在一起玩,心情怎樣?(自由說)
(評:幾句閑話,一下子拉近師生的距離,也為以后真切地體會小熊的感受打下基礎)
引入:可是,有一只小熊卻沒有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讀明白了嗎?(指名說:因為小熊住在荒島上。)
這荒島是個什么樣的呢?(出示荒島圖)看看圖,會用“荒島上沒有___,也沒有___。”說一句話嗎?
(評:挖掘教學資源,匠心設計,引導學生說話,自然,實在。)
小島上沒有樹木,沒有花草,(貼小熊圖)只有這想著心事的小熊。
生活在荒島上的小熊是什么樣?看看他的表情,學學他的動作,用一個詞兒說說,“這是一只___的小熊。”(學生自由補充說)
書上用了一個詞,也寫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孤零零)
孤零零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你有沒有感到孤零零的時候呢?能不能說一說?
現在,你就把自己當成這只小熊,孤零零的,心里會怎么想?
(評:通過看看、學學、演演、說說,再調動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實際,在不經意間,感受了小熊的孤零零,為感情朗讀奠定基礎。)
多可憐的小熊啊!(面對小熊的畫圖)我能理解你,讓我讀讀第一小節,和你做個朋友。(師范讀)
你能理解小熊嗎?你愿意做小熊的朋友嗎?誰愿意讀?(生讀)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通過看圖、討論,全班小朋友都愿意跟小熊做朋友了,現在,我們一起讀一讀,讓小熊感受到我們大家對他的關心。(齊讀)
(評:即使是引導讀書,也充滿了人情味:坦露著一顆童心,流淌著愛的深情。)
學習活動二:朗讀感受——急切著小熊的急切
(版畫演示白云“飄來了。”)
沒有朋友,小熊心里多著急,多難過呢!這時,他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指名讀小熊的話)
(相機評議)如:
很好,你讀出了小熊的感受。
你能體會到小熊的心情了。
老師發現你的眉頭皺起來了,都把自己當成小熊了。大家也學學,一起來讀讀。(齊讀)學習活動三:讀書想象——小島變了模樣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一棵樹(版畫演示“云變樹”)聰明的小朋友知道云兒想告訴小熊什么呢?(讓小熊種樹。)
可是,種樹和找朋友有什么關系呢?你知道嗎?
小熊明白了嗎?他是怎樣做的呢?(出示: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樹。)
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聽得認真的小朋友,在你的頭腦中肯定會出現畫面的(生閉眼睛,師范讀)
好,睜開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