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教案
一,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1,認識"口,耳,目,日,月,火,羊,鳥,兔,木,禾,竹"12個生字,理解字意,認清字形.
2,認識2種筆畫"撇,捺",會寫"木,禾".
基本技能目標: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掌握象形字的學習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情感培養目標: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二,知識能力檢測題
1,找朋友
口 耳 目 日 月 火 羊 鳥 兔 木 禾 竹
er ri kou mu yang yue huo mu niao zhu he tu
2,選字組詞
木 目
節( ) ( )光 樹( ) ( )頭
3,看拼音寫漢字
mu ma he miao tu di yi tian er yue
( )馬 ( )苗 ( )地 ( )天 ( )月
三,教學重點:
1,認識"口,耳,目,日,月,火,羊,鳥,兔,木,禾,竹"12個生字.
2,認識2種筆畫"撇,捺",會寫"木,禾"
教學難點:
分清"木"和"目"
四,教具準備:
把文中的12幅圖畫做成12個頭飾;把12個象形字做成一張"龜甲",貼在小黑板上.一臺錄音機,一盒磁帶.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故事導入,激趣激情
1,配樂講故事
老師指著"龜甲"上的文字說:"有一位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塊"龜甲",上面刻著許多奇怪的圖案,(出示一個大大的"龜甲"刻著12個甲骨文)考古學家說這里有一個美麗的故事.你們猜猜,會是怎樣的故事呢 (先給出讓學生猜的時間,然后教師再講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人們.有勇敢的爸爸,勤勞的媽媽,還有可愛的孩子們.一天清晨,一輪紅日從竹林里升起(貼出"紅日"圖),新的一天又開始了.爸爸們出去打獵.這一天,收獲可真大.他們捉到了一只兔子和一頭羊(貼出"兔"和"羊").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媽媽們在田地里辛勤地培育禾苗(貼出結著穗兒的禾苗圖).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在竹林里游戲.一陣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出示"竹子"圖)林子里的鳥兒一邊喳喳的歡唱,(出示" 鳥"圖)一邊撲楞楞地歡舞.鳥兒們可喜歡那群孩子們了!因為孩子們不但有一張乖巧的嘴巴,(出示"嘴巴"圖)還有一雙機靈的耳朵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出示" 耳朵"和"眼睛").于是他們成了好朋友.日子可過得真快!夜悄悄地來臨了.你看!月兒彎彎掛藍天(出示"月兒"),今晚的月色可真好.懂事的孩子們決定用他們動聽的歌聲和優美的舞蹈為勞動了一天的爸爸媽媽們拂去疲勞.于是他們用木頭燃起了火把(出示"木頭"和"火把").熊熊的火把映著他們美麗的笑臉. 他們唱啊,跳啊,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小朋友,和你們猜得一樣嗎 你們想不想知道這么美麗的故事,考古學家是怎么知道的呀 (讓學生初步了解:龜甲上刻的是古時候的文字,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初步感知漢字的演變過程.)
2,讓學生猜一猜龜甲上刻的是什么字
出示漢字的演變過程:把"圖畫——甲骨文——簡化字"一一對應起來.
3,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知道嗎 你們剛才所認出的這12個漢字(指龜甲上的文字)是我們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們的形狀跟動物的圖形非常象.這種古老的文字我們叫它"甲骨文".
(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利用圖畫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學生喜歡的故事引入新課,使學生始終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