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7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會意字的特點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3、朗讀兒歌,理解兩首兒歌的意思,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并能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4、在小組學習中,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細致觀察、大膽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理解兩句諺語“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的含義。
教學時間:可安排2課時進行。
教學準備:課文的插圖;每人一棵內藏有“木”字的小樹苗;詞語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學過程:
一、猜字謎導入
①教師做出走路姿勢(“人”字)讓學生猜字。
(旁注:教師通過做動作讓學生觀察,而且這種導入方式也很調動學生學習這一課的積極性,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很快我就發現這種方式很讓學生接受。他們立刻從課間那玩的狀態下調整過來了,“唰”的一聲,所有的小眼睛都望向我身上,有的學生迫不及待的想舉手告訴我答案,有的甚至站在座位上大聲地喊出了答案。這既為第一步“看”)
②學生互相間表演“人”字的動作,并相互指出你怎么看出來的
(旁注:學生已經成為主體開始自主學習,此為第二步“做”)
二、教授新課
1.學習“人”字及由“人”字組成的字詞老師要學生通過互相間表演明白了“人”字的由來后,點兩名同學上來表演,再讓學生觀察,又發現了什么,如果換成是三名學生呢?
①·學生討論——第三步“討論”·討論得出結論:兩個“人”字可組成“從”字,三個“人”字可組成“眾”字。
(旁注: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小組之間開始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觀察交流意見來學習。)
②在學習過程中貫穿詞語教學如:老師在學生答出兩個小朋友在一起走路就構成了生字“從”,后提出問題:“誰能給它組個詞?”。
學生可能會回答“從來,從前,跟從……”當學生組出學生詞“跟從”時教師即可出示生詞卡片指導學生朗讀,還可稍加點拔“一個人跟在別一個人后面是‘跟從’”,將字義與字形結合起來了。·學生由“看——做——討論”又落在了“讀上,由理解而讀,又由讀再去體會。”
2.學習第一首兒歌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再找小伙伴讀,告訴他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通過剛剛的識字教學,學生能立刻明白兒歌中“二人從三人眾”的意思。可先點一學生回答再由其余學生補充的方式讓他們說。既可由字形上理解是“兩個‘人’字組成‘從’,三個‘人’字組成‘眾’”。又可以由字義上理解是‘一個人跟著別一個人后面是跟從的‘從’,三個人在一起就成群眾。對于兒歌的后一句“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學生可能還不能理解。教師可不做太大要求,將這個疑難作為一個障礙物放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