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與青草教案
教學目標:(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教學準備:
1、課件
2、一杯清水
3、抱著泥土的小草
4、“碧綠碧綠”、“清澈見底”的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個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請個別小朋友讀
齊讀
二、學習第一小節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畫,你們想不想看? 注意了!(按鍵,屏幕出示書上插圖)這幅圖美不美?你們喜歡它嗎?喜歡它的什么?
師:課文中的第一小節就是寫的圖上的景色,我們來看一看,書上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
請一到兩名小朋友讀,教師評價
齊讀
三、學習第二、三小節
1、師:小河與青草非常有趣,它們還會說話呢!它們說了些什么?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二、三小節。
學生自由讀
師:它們說了什么?我請一個小朋友讀小草說的話,一個小朋友讀小河說的話。
請兩名小朋友分角色朗讀
師:還有誰想讀?請你和你的同桌分角色自由朗讀一下,一個當小草,一個當小河,看看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學生自由分角色朗讀
師:現在老師再來請兩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請兩名小朋友分角色朗讀
2、師:章老師也聽到小河的贊美聲了,所以我忍不住到小河邊舀了一杯水來,(出示一杯清水)小朋友看,這水怎么樣?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師:猜一猜你還能看到什么?說明這水非常清。
師:書上有一句話是說小河的水很清,請你把它找出來,看誰找得又快又準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師:請小朋友一起把這句話讀一下。
齊讀
師:河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老師教小朋友一個新詞,和這句話的意思一樣。(出示卡片:清澈見底)請小朋友一起拼一下。
學生齊讀拼音
師:“清澈見底”是什么意思?請小朋友再讀一讀書上的這句話。
齊讀
3、師:那小河的水為什么這么清?(學生回答)請小朋友在書上找一找答案,再用筆和直尺在這句話下面畫橫線。
師:誰能告訴我答案?
請個別小朋友回答
屏幕出示
師:“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這句話的意思你懂嗎?
請個別小朋友回答、講解
點擊,出示“緊緊抱住”的著重號
師:老師給同學們看一樣東西,(出示小草抱著泥土的實物)上面綠色的是什么?下面的呢?你看,我把小草拎起來,為什么泥土不掉下來呢?(學生回答)書上是怎么說的?(齊讀)
4、實驗展示“渾濁”
師:小河里的水真清啊,要是小河邊的泥土不把泥土緊緊抱住,泥土就會一點一點掉進河里,(在剛才的清水里慢慢放如泥土,攪拌)河水就會怎么樣了?(學生回答)書上是用哪一個詞語說河水變得很臟的?(生回答)清清的河水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師:小河的水之所以這樣清,是因為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了,(板書:抱住)現在,你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齊讀二、三小節
四、學習四、五小節
師:后來,小河與小草又說話了,你們想聽嗎?
教師范讀
師:小河夸小草長得怎么樣?
生回答
屏幕出示句子:你長的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請個別學生讀這句話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詞語,小朋友看,(出示卡片:碧綠碧綠)誰會讀?
請個別學生讀
師:如果我去掉其中一個“碧綠”,(屏幕出示:你長的碧綠的,真讓人喜愛!)你再讀讀看,你覺得哪句話好聽?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