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1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6個漢字,能夠讀準它們的字音。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本課漢字的字義。
教學重難點:認讀漢字。
教學準備:圖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我們班有一位故事大王,他能講好多好多的故事。今天他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事先了解,請班內能夠自己讀懂故事的學生提前作好準備。)
2.講得真精彩!你能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故事是怎么來的嗎?
3.看來,只要認識了字,我們就能自己讀故事、講故事了。
二、出示插圖,認讀漢字
1.(出示插圖。)仔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漢字。)自由識記,數一數,你已經認識了其中的幾個漢字?
4.指名認讀。對每個發言的學生作適當的表揚激勵。
5.教師領讀生字,學生跟讀,注意正音。
(“手”“舌”是翹舌音,“足”是平舌音;“人”是前鼻韻母,特別要注意“耳”的讀音。)
6.指導讀出韻味。(“足”和“目’押韻。四個字一停,讀出韻味來。)
7.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口”字就像張大的嘴巴,“目”字就像睜大的眼睛……這些字都是根據物體的形狀變化而來的。)
8.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同桌一人讀一人聽等。)
9.練習用生字組成詞語,說一句話。
三、練習鞏固
1.摘蘋果。
小黑板上事先畫一棵蘋果樹,用硬紙片剪出一些蘋果,寫上“人、手、足、口、耳、目、牙、舌”,讓學生上來認讀正確后,摘下來送給他(她)。
2.找朋友。
發下生字卡片,請一學生說:我找“人”,我的朋友在哪里?持“人”字卡片的學生則說:你的朋友在這里。
3.補充拓展。
出示下列詞語,請學生認一認,讀一讀。
大人、小手、手足、一大口、人口、三口人……
第二課時
一、聽兒歌導入
1.聽老師讀一段兒歌,說說這一段兒歌寫了哪些東西。
紅日圓圓,月牙彎彎,河水清清,火苗紅紅。
石靠著石,山連著山,一堆堆土,一方方田。
2.學生自由交流。(我看到了……)
二、出示圖文,讀準字音
1.看看圖,認認字,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
2.小老師領讀,教師及時正音。
(“水、山、石”都是翹舌音,“金”是前鼻韻母,注意讀準。)
3.指導讀出韻味來。
三、圖文結合,識記字形
1.讀讀漢字,看看圖畫,找找有什么相似之處,跟同桌交流一下。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及時表揚識記巧妙的學生。
3.教師小結:這些漢字也是由事物的形狀變化來的。在記它們時,只要仔細想想它們的樣子,就能幫助你記住了。
4.用字組詞,再說一個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摘蘋果。(出示生字認讀。)
木、金、火、水、石、山、土、田。
2.圖和文字交朋友。(發下圖片和字片。)
3.認一認,讀一讀。
火山、水田、水土、金石、木頭、石子、火山石。
4.猜謎語。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打一字:木。)
十加一。(打一字:土。)
口里加個十,分成四小格。(打一字:田。)i
人字在中間,左右各一點。(打一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