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一認3》課堂實錄
(生練習有節奏地誦讀后,師生共同背韻文,并逐步加快節奏)
師:今天小朋友讀得不錯,如果還想讀,我建議咱們課后在班里搞一個誦讀比賽。
(下課)
《認一認3》教后反思
海門鎮中心小學 季鳴佳
從“認字”這一要求出發,結合新課程標準,我力求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能夠正確認識這一課的8個新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且當新字在脫離圖畫及生活中出現時都能熟練認讀;同時讓他們根據圖畫初步了解字的意思,通過反復誦讀,整體把握。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學時,我分為兩步:有一定難度的老師帶著學,體現老師“導”的作用;輕松易學的就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人人爭當小老師,把認識的字介紹給小朋友。在群體的討論、交流中,孩子們學會了思考、探究,學會了團結、協作,更得到了能力的培養。
在課程改革的指引下,我的評價語言注重了激勵性、全面性。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隨處可聽到“你真棒”“行”“可以”“對”“不錯”等鼓勵性的語言。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創設情境、游戲等方式,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