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月亮上的故事最神秘、最美了。根據月亮上的陰影,人們象月中有蛤蟆、有桂樹、有仙人。最動人的當然是月里嫦娥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東漢之前的記載不完整,東漢張衡的《靈憲》才說到嫦娥是界羿的妻子。羿是傳說中著名的射箭英雄。她實際上是受了占卜師有黃的騙,吃了羿從西王母那里得來的不死藥,到了月球里,不但沒有大利大昌,據說,還變成了一只蛤蟆。她為什么要離開羿,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各有毀譽。有的同情羿,有的又說羿另有外遇,誰也說不清。這場筆墨官司打了XX年以上,越沸沸揚揚,嫦娥的名聲越大,婦孺皆知。舉頭望明月,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所想象的嫦娥。誰也不愿將她與癲蛤蟆相連,而是最理想的絕世佳人,并進入了各種文藝形式中。如明代大才子唐伯虎,曾畫過一幅傳世的《嫦娥奔月》。那盛裝艷服的嫦娥,端莊秀美,懷抱玉兔,冉冉飄飛。畫的背景是明月高掛,樹影婆婆。其他文藝作品中的嫦娥,無不是美的化身。證明中國各族人民不但追求美,也善于創造美。唐代際詩人李商隱寫詩說:"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瞻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嫦娥〉應斷腸。”(《月夕》)詩人對這位孤寂的美人充滿了同情。民間神話傳說嫦娥奔月的另一個版本并不是這樣,而是嫦娥吃了仙藥升上月宮,自由自在又快樂,夏夜,老人常指給孩子看:月宮的天井里是一棵拖蘿樹,樹下一只玉兔,旁邊是個蒜臼,樹干背后嫦娥轉身進屋的裙裾依稀可欠——這是人間農家向往的生活,涼快的傍晚,輕松愉快的嫦娥正搗好了蒜泥,轉身看屋里鍋灶炒的新麥子面油餅熟了沒有呢!“嫦娥應偷悔靈藥,碧悔青天夜夜心”的詩句,只不過是自我對嫦娥多情的詩人,希望嫦娥般的仙女多多回歸人們凡世的酸酸猜測罷了!月亮還有許多美好的別名,如玉輪、玉盤、玉鉤、玉弓、玉羊、廣寒、嬋娟、金波、金盤、姮娥、素娥……在人們心目中形象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