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作者描寫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你們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有什么名勝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3、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它又是怎樣建造起來的?我們學習了這片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顯示,學生明讀。
(2)指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輕聲朗讀,重點領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埋葬:掩埋尸體。
輪廓:物體的外緣線條。
精巧:精細巧妙。
結晶:比喻珍貴的成果。
摩天大廈:指高聳入云的大樓。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當場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解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些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
(1) 金字塔在哪里?
(2) 金字塔的外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叫“金字塔”?
(3) 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 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根據上面的問題,給課文分段。
3、根據段意,指名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2、指導學生注意自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臨寫。
4、師生評價。
5、強化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舉世聞名”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2、為什么說是舉世聞名的?
二、講讀第一段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回答:
(1) 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 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外觀如何?
2、看圖,品味文字。
“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金字塔。
3、朗讀課文第一段。
三、講讀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 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獨特之處?
(2) 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作者具體寫出了這一工程的哪些特點?
(3) 胡夫金字塔在外觀和結構上分別具有哪些特點?
2、理解重點句子,體會課文是怎樣描寫金字塔外觀宏偉與結構精巧的。
(1) 投影出示句子: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2) 指名朗讀這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胡夫金字塔很高?
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學們想象得出嗎?
第二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樣得平整與緊密呢?
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的?
(3) 投影出示:
按課文內容填空: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
B、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4) 邊讀邊想,補充后的句子與前面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5、小結說明方法。
6、指導朗讀第二段。
四、講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4、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課文主要寫了那些內容?
2、討論回答這一段中的兩個設問句。
3、小結。
五、練寫片段
運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字的方法,寫一個片段,介紹校園里的雪松,要寫出雪松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講讀第四段
1、默讀課文,思考:
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最后一段內容與前文有什么關系?
3、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二、總結課文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的句子。
2、投影出示,朗讀下面的句子。
A、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暴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時間。
B、勤勞而聰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許多科學的方法。
3、總結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