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嫻"庭漫"部"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7 | by: 水墨閣 ]一、教學設想:
《雨點》是國標本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動態。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興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睡覺”;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騰不息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滾的特點,寫雨點在那里“跳躍”。課文表述由靜到動,由小到大,不僅內容豐富且構成了審美的多樣性,讀來頗有趣味。
《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與雨點一起來體驗池水的平靜、溪流的緩慢、江水的奔騰不息、大海的波濤洶涌,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感悟品味,美讀移情,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鍵。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于感性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直接地、全方位地、整體觸摸語言現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時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復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