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3教學反思
識字3教學反思
精彩設計:
學習一、二兩行詞串。
1.小丁丁在公園里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物呢?老師就發現了一處:公園里的有碧綠的樹木,真漂亮!你們也能學著老師說說其他漂亮的景物嗎?
2.(出示一二兩行注音詞串)漂亮的景物都在這兒呢!趕快讀讀吧!
3.指名讀,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小朋友們注意?(多讓幾名學生相互補充)
4.男女生分讀一二兩行詞串。
5.公園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有____,有_____,有_____,有______,有_______,還有_________。
6.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六個詞吧!
7.公園真是人們閑暇時間游玩的好地方,老師也很想讀讀這些詞,希望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用耳朵仔細聽,在頭腦中過電影,看看哪些景物哪些玩具在你腦海中出現了。
8.學生讀。
這段設計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既記住了課文中的詞串,又注重了學生的語言訓練。真是潤物細無聲啊!
《識字3》教學反思
《識字3》是一組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施的詞語串連起來組成的韻文,并在“公園”的統轄下按“自然美景”、“景物設施”、“兒童娛樂設施”分類組合而成的“模塊”。編者通過韻文在情境中識字,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能力,而且為今后的閱讀、寫作做好必要的儲備。另外,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施,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
基于低年級學生的理解以及生活經驗,我把這些詞語分成兩類“好看的”和“好玩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我為學生創設一個“去公園游玩”情境,讓學生始終在游玩公園的同時欣賞景色、游玩項目。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先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說說“有哪些好看的景色?有哪些好玩的項目?”指導學生按照從近及遠的順序觀察圖片,并相機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做到圖文結合,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接著我開展“請小老師教我們讀”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自信大膽。我通過小老師教著讀、開火車讀、去拼音讀、小組賽讀等多種方式,將“讀準字音”這一教學目標落實得扎實、有效。一節課下來,全班每一個學生至少讀到一次,提高了認讀的效果。
第二課時的教學,主要是指導學生理解詞語、讀出韻味。我帶著學生再次去游公園,要求說說看到的景色,要把這個景色說得漂亮,如“綠樹”——大樹長的怎樣?我看到一棵棵綠油油的大樹;“紅花”——花開得怎樣?紅艷艷的花朵;“寶塔”——這是一座怎樣的寶塔?高高的寶塔;“小橋”——小橋的形狀是怎樣的?彎彎的小橋;“流水”——彎彎的小河里正流淌著怎樣的河水?清清的流水。這樣,每一個景物的特點都說出來了,都被學生記住了,都被深深留在了腦海里。而說到好玩的項目,那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我讓學生自由介紹——介紹你最喜歡的游樂項目,學生一下來了勁,紛紛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