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植樹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小詩,題目以第一人稱發出呼告,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提出倡議。全詩共有5小節,寫了春天孩子們去植樹的事,表現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和他們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
教學理念:
(1)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感知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直接地,反復的接觸課文,從讀準字音、讀順課文,達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讀代講”的指導思想貫穿全文。
(2)開掘語文學習的豐富資源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識地選準教材滲透點,讓學生在豐富的、整合的、視野開闊的情境中學習語文,增強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如:觀看動畫課件,展開想像,動手畫畫,仿編兒歌,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運用語言的規律,享受美的情趣。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3、知道植樹的好處,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認記生字,知道植樹的好處,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了解植樹的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節是哪一天嗎?在這一天里你想做些什么?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去植樹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加字。
2、同桌互讀。拼音、漢字對照讀,檢查是否讀正確,讀對了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表揚她。有讀錯的地方,你來幫他改正。
3、說說課文共幾小節?指名分節讀。思考:每節都寫了什么?
4、學生齊讀。
5、選自己喜歡的一節讀給小組聽,說說為什么喜歡。
(三)識字游戲
1、出示文中要認和要寫的字。
(1) 指名試讀,會讀哪個就讀哪個。
(2) 說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2、在文中圈出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 同桌互讀互查:聽聽哪個字音沒讀準,你能當“小老師”幫助同桌嗎?如果同桌都讀對了,你就在他的書上畫一朵小紅花。
(2) 指名讀,喜歡讀哪個就讀哪個,教師隨機正音
翹舌音:植 春 廠
平舌音:色 走
(3) 教師隨意指生字,考考學生是否會認
3/巧識字形
師:你有什么 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字的字形嗎?
(1) 四人小組討論識記字法。
(鼓勵學生結合字形和字義/歌謠/謎語巧識巧記)
(2) 找一個學習伙伴,把你記住的字讀給同伴聽,并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
(3) 匯報交流識記方法
師:誰來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識字方法(可以邀請小朋友讀,并給予評價,也可以讓同學圍繞生字的學習向這位“老師”提出問題)
4、鞏固生字:
(1) 摘桃游戲
黑板上畫一棵大桃樹,結滿桃子,每個桃上有一個生字,學生摘一個領讀,再齊讀,再讓大家組詞/說話。
(2) 找朋友(拼合體字:讓/河/多/坡/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