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塘》第一課時教學案例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一年級
2.學科:語文
3.課時:第1課時
4.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了解課文;教師:多媒體課件
二.教學課題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小池塘》
三.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這是一篇文字優美、形象生動、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它描寫了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靜態的池塘以生命的動態方式呈現。課文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描繪了小池塘的水波,小池塘邊的蘆葦以及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它給孩子們帶來了美的體驗與享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畫面,聯系生活,理解課文內容,認識春天池塘的一些特征,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3、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大膽想像、積極表達的習慣。
四.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
由于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鮮奇異的東西所吸引。根據孩子的這些年齡特點,這一課我主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還適當地運用畫圖的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個非常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2、以讀代講法
葉老曾經說過:“好文章是讀出來的,美文尤需美讀。”可見“讀”的重要,讀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有效手段。新大綱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教學我以讀為主,通過比賽讀、男女分讀、師生對讀等,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悟能力。
3、情境教學法
本節課我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我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創設情境的:其一,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學習語言。其二,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老師的表達和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從而使學生受到美好的熏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生:春季)對呀,寒冷的冬天過去了,就會迎來溫暖的春天。(點擊課件出現畫面)當春風姐姐輕輕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你會發現周圍有哪些變化?
小池塘美美地睡了一個冬天,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美麗的小池塘邊去看一看。(點擊課件出現畫面)
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范讀課文。(課件出示畫面)
想知道小池塘究竟是什么樣子嗎?請小朋友們邊看畫面邊靜靜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