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教學反思
江南教學反思
第一冊《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古詩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本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圖。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介紹了此處是一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可謂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可初步體驗到詩中精彩的語言,受到古詩文的熏陶。可要讓剛接觸漢字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語言的凝練之美,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必須由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看圖等到方法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根據(jù)課文特點,我設計了教學,課后又有了一些想法。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從課題引入江南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學習了“江南”二字,然后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他們做好閱讀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巧妙講解,滲透詩意。
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景后,將畫面轉換為第一句詩的景色:“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這句詩中的“何田田”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沒有單獨講解字詞的意思,而是將其融入對整句詩的描述之中。“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在學生交流后,引導朗讀,鼓勵學生站起來,配上動作讀。學生入情入境的神情,陶醉的眼神,稚純的語音,舒緩的動作告訴我,“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他們已經(jīng)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
當然課堂中也有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
一、對識字的處理不夠全面,課堂中出示了田字格,但沒有和學生分析字形及占格位置。
二、將理解難點“何田田”放入整句詩的敘述之中,有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課后問“蓮葉何田田”是什么意思,個別孩子不能說出“蓮葉很多很綠。”這說明課堂上的處理還不夠,需在第二課時進行強化。
三、不能很好的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因為多媒體器材的突然故障,對課堂的控制有些吃力,以致于沒有完成預期的教學內(nèi)容。
《江南》教學反思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本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圖。
本詩共七行兩句,前兩行直接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介紹了此處是一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xiàn)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
可謂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可初步體驗到詩中精彩的語言,受到古詩文的熏陶。可要讓剛接觸漢字的一年級學生體會到詩的意境,感悟到語言的凝練之美,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必須由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看圖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