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案
真好看,紅蝴蝶是你的朋友了!
3、學寫“個”:紫蝴蝶說,你們寫得這么好,我要來和你們做游戲呢!
亮眼睛看他帶來了什么?是“個”。寫“個”的順序要從上向下,先寫——“人”,再寫。“人”在田字格的上層,要貼著豎中線。
小手舉起來一起書空。
自己寫兩個“個”。
小朋友放筆,看看這個小朋友寫得怎么樣?
你為什么能寫得這么好呢?
紫蝴蝶飛到你身邊來了!
4、學寫“大”:花園里還有一只黃蝴蝶在找朋友。他又帶來什么字?是個“大”!
要寫好“大”就要注意先寫——橫,要帖著橫中線,再寫——撇和捺。撇的上半截要貼著豎中線,穿過中心向左下格寫撇,在右下格寫捺。
我們來書空。
能寫好嗎?寫兩個。一會兒請寫得最好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
小朋友放筆,看看這個大寫得怎么樣?
小老師當得真好!看,紫蝴蝶已經飛來了,要和你玩了。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學會了《我的家》,感受了有愛的家是多么幸福、多么溫暖、多么快樂啊!讓我們都來愛我們的家吧!
《我的家》簡評
天涯石小學語文組
語文教學的價值就是要讓學生經歷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學習過程,并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得生命成長,面對新課程標準,一線老師已經有了統一的認識,都各有其個性化操作。如何在操作層面上詮釋新課標,把握新課標“主航道”作用。今天,邱老師《我的家》一課的展示,體現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一、以讀為本,體現“隨文識字”。的教學思想。
語文教學強調以讀為本,老師扎實細致地落實了讀。我們看到在教學時,邱老師讀的指導,層次十分清晰。
(1)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邱老師通過讓學生聽錄音讀、教師范讀、自讀、同桌讀、個別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落實了把文章讀通讀順。
(2)再讀,有感情。課堂中,老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懂,讀出語氣。本堂課,老師沒有繁瑣的分析,而是通過問:我的家為什么會這樣幸福?引導讀文;并通過對學生帶著獨特體驗的讀的評價,為學生營造一個“入境悟情”的氛圍,比如:老師這樣評價一個學生的讀:聽到你的讀,我仿佛看到你正在媽媽的懷里撒嬌哪。
以上兩個層次的讀,思路非常清晰,目的十分明確,不僅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讀文的方法,還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
我們必須明白,從某種意義上說,起步階段的閱讀,只是為識字提供更為廣闊的語言環境,以便隨語境的變化進行獨立識字。剛才的讀更重要的是為識字服務。識字才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這種隨文識字根據人的記憶規律,注重開發無意記憶在識字上的潛力。,讓學生在閱讀實踐活動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讓課文中生字的出現和講解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字就不是孤立的,漢字被置身于廣闊的背景,放在文章的整體之中,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整體觀。從另外的角度看,字、詞、句、段、篇是相互聯系的,符合課文教學的系統觀和聯系觀。這樣,學生對生字就容易理解。
聽讀識字是隨文識字的一種方法。本堂課教師先采取范讀、自讀、同桌讀、分組分句讀、齊讀、有感情讀幾個步驟,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記住課文,并在讀書時,強調眼、耳、手、腦應到齊,幫助學生逐步熟悉生字,接著摘出詞語或短句認讀,然后再把單字摘離出來,單獨識記,最后老師又把生字送回到課文中,再讀全文。這種隨文識字的方法,依據了學生年齡特征,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在具體語言環境鞏固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