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雨點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過雨點的動態變化認識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并會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教時
第一教時
一、 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 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看誰最聰明。
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雨)
2、 和老師一起寫“雨”,你能幫“雨”找找好朋友嗎?
3、 板書:雨點。今天我們就要和小雨點一起作一次有趣的旅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 檢查自學效果。
(1) 認讀生詞(小小火車誰來開)
(2) 認讀生字(小小老師在哪里)
3、 學生再次讀課文,思考:你和小雨點落到了哪些地方?
(1)指名答。(板書: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你能把剛才四位小朋友說的四句話并成一句話來說嗎?(引導用“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說話。)
4、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自由練讀。 (3)指名讀。
5、師:雨點來到不同的地方,它們的表現究竟有什么不同?我們一句一句來讀,好嗎?
【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歌有了一個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用“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句式,說清了詩的大意,把感知課文與聽說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又用“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進行了句式的轉換,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同一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
三、講讀課文。
(一)講讀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 ★ 池塘
(1)看,這就是池塘。(多媒體播放:池塘畫面)
(2) 雨點寶寶輕輕地落下來,(出示生字)落。讀準字音
雨點是從空中落下來的,它落進了池塘里。它在池塘里干什么呢?(板書:睡覺,讀準字音)
(3) 小雨點為什么一到池塘就睡覺了?
(4) 是啊,平靜的池水一動不動,小雨點就是在這樣的池塘里睡覺的。不知道它現在的感覺怎么樣呢?你有過這樣舒服的感覺嗎?
(5) 小雨點睡的好香啊,我們不要吵醒它,輕輕地讀好嗎?
指導讀好第1句。
(二)講讀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 小溪
(多媒體課件播放:小溪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