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指導理解詩句意思及領會所表達的感情是難點。
課前準備:掛圖;小黑板;朗讀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看這大自然吧,萬物總是那么和諧的相處,使大自然如此的美麗。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來贊美過大自然的萬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首:《小池》(板書:小池)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楊萬里寫的。(1127------1206),江西吉水縣人,南宋著名詩人。他與同時代的詩人陸游、范成大、尤袤(mào)齊名,被譽為“南宋四大家”。他的詩一部分是反映時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數是描寫自然風物的。特點是構思新巧,語言活潑明暢,借題發揮,富有風趣。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出示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錯蜒)(板書:泉眼、細流、 樹陰、小荷、蜻蜓)
2.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
3.學生自由讀詩。
4.區別字:昔( )惜( )臘( )
廷( )蜓( )延( )
晴( )情( )蜻( )
河( )何( )荷( )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幫助學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務,明確方法。
2、教師巡視,了解小組學習情況,以吸收反饋,調整教學。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意,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誦讀(堅持以讀為本,促進學生感悟。)
(1)第一小組匯報:無聲的泉眼愛惜泉水,讓它細細地流淌。
第二小組匯報:樹蔭倒映在水面,像是愛戀著晴天柔和的風光。
(2)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
(3)學生自由練讀。
(4)指名讀。
(5)男女比賽讀。
(6)第三小組匯報: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
第四小組匯報:早就有蜻蜓飛來立在它上頭了。)
(7)哪位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才剛剛露出尖尖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8)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9)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10)全班朗讀。
4、有感情的朗讀整首古詩。
四、老師范讀,想像詩境
1、老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一幅小池圖。
2、指名說想像到了些什么。(學生自由發揮,可以和詩中的一樣,也可以聯想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