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7篇)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課前談話:
小朋友,我們昨天已經見過面了,知道我姓什么樣嗎?關于我,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能不能介紹介紹你自己的家?
一、揭題。
小朋友說起自己家的時候,都有說不完的話,老師從你們高興的小臉上看出來了,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小家”。
出示卡片“家”誰已經認識了?你是怎么認識的?(表揚好學,會學的學生)
能給家找找朋友嗎?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詩,它的名字就叫“家”, 看老師寫課題,請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著老師寫。
。ǚ秾,注音)
請小朋友一起讀課題。
詩里的家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想不想去看看呀?
二、看圖,學習生字。
1、觀察畫面。(課件演示)小朋友快看,你覺得美嗎?你都看到些什么啦?
3、學習生字。
小朋友說得真好,這些詞兒你都認識了嗎?點擊, 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練練讀讀,比比誰先讀準,
自學。
誰已經會讀了?誰來讀給大家聽?
。ㄗ⒁夥N子、魚兒是輕聲,“子、兒”要讀得又輕又快。這樣魚兒才可愛。種子的種是翹舌音)
真的會讀了嗎?老師加大難度看你們行不行?喲,真的會了,真了不起,.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小朋友看,藍藍的天空飄浮著朵朵白云,小鳥在茂密的樹林里自由自在地飛翔,魚兒在清澈的河水里歡快地暢游,種子在泥土里盡情地發芽,成長。多美呀!
小朋友,景色美詩寫得更美,我們趕快打開課本,輕輕地讀一讀這首詩,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連貫,
。ㄒ唬、學生自讀,教師巡視。小朋友不僅讀書認真,而且姿勢也那么棒!小朋友向他學習。
有的小朋友讀得很認真,已經在讀第二邊啦!
(二)、檢查初讀。
1、誰先來讀第一行?你真是個勇敢的小朋友。ㄗ⒁狻鞍自频募摇币x得連貫)
齊讀.再指讀.
2、誰來讀2、3、4行?這回可就難一點啦!誰來讀?
你真棒!“小鳥的家”“魚兒的家”“種子的家”讀得特別好。
3、下面2行字兒最多,最長,誰也會讀了?
小朋友讀書個個都不錯。誰能把這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小朋友真棒。都能讀通順了,老師真高興,你讀了書知道白云的家在哪里嗎? 你們愿不愿意把他們送回家呀? 謝謝你們把他們送回家
四、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學習第一行。
a、指導體會、朗讀。
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興呀咱們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樣呀?
(美),你讀得真好,特別是“藍天”,老師好象看到了廣闊的藍天,真大,真美呀!
小朋友眼前看到藍天了嗎?聽了你的朗讀,老師好象也看到了無邊無際的藍天.
聽出來了,白云在這么大這么美的藍天里飄呀飄,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想到哪就到哪,假如你是白云,你心里怎么樣啊?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樂呀!誰再來讀讀?
對呀,藍天是白云美麗的家,藍天是白云自由的家。小朋友一起來夸夸白云的家。
2、學習第二、三行。
a、白云的家真美,那小鳥和魚兒在家里都做些啥呢?想看嗎?點擊.
小鳥在樹林里做什么呢?你聽,他們嘰嘰喳喳的說話呢!他們在說什么呢?
對呀,小鳥在樹林里真快樂呀!樹林真是小鳥離不開的家!誰來讀讀?
聽出來了你真是只快樂的小鳥!你是一只活潑的小鳥。
b,你們看小魚在干什么呢?假如小魚離開了小河,會怎樣呢?是呀,魚兒一離開水,就沒有了自由,甚至沒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魚兒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長.小河是魚兒離不開的家呀!
我們一起學著魚兒一邊快活地游一游,一邊讀讀句子.
指名讀.
3.學習第四行.
小朋友你們看,種子在泥土里發芽啦!咱們一塊兒來做做種子發芽好嗎?
種子種子快快長種子種子發芽了!
“種子,種子,你為什么長得這樣快?這棵種子長得最高,你來說說!
你的成長離不開泥土這個家.你喜歡你的家嗎?你來夸夸你的家.
聽出來了,你的家真溫暖呀!誰再來讀讀?你的家真好呀!
4齊讀1-4行.
小朋友,有家的感覺真好呀!誰能連起來讀讀這四行詩!
其他小朋友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
5.學習5、6行。
小朋友,白云、魚兒、小鳥、種子都有自己的家,我們每個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什么?
。▽W生如果說不出,就請他們再讀讀書,從書里去找答案)
結合學習“祖國”。出示生詞卡片。指讀。齊讀。
我們祖國的叫什么?
小朋友看,我們的祖國的形狀就象一只昂首高歌的雄雞,壯觀的海上日出,遼闊的原野,巍峨的高山,雄偉的天an門廣場,
你覺得我們的祖國怎樣?(祖國真美,祖國象個美麗的大花園)
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你們覺得怎么樣?瞧,我們的小朋友生活得多幸福呀!
。ㄐ∨笥,我們美麗的祖國就象一個大花園, 我們就象花園里的花朵,幸福地成長,就象小鳥在樹林,魚兒在小河,多么快樂,多么自由自在!——“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在家的感覺真好啊!讓我們一起來讀!
祖國真是小朋友幸福的家,讓我們挺起胸昂起頭,再來放聲齊讀------
6齊讀全詩。
(這首詩寫得多美呀,下面,讓我們拿起書本一起來美美地讀這首詩. 書要讀得美,姿勢先要美.看看誰的姿勢最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
這么美的詩小朋友想不想把他記住呀? 誰能看著屏幕讀?
誰已經背出來了?
愿意背的小朋友站起來好嗎?
五、復習生字詞。
小朋友,學得真棒!為了獎勵大家,我們一塊做個游戲,好嗎?
把生字卡片分發給學生。
老師說:“種子種子在哪里?種子種子在這里,種子種子快回家!”
發到“種”“子”卡片的學生就上臺把卡片組合成詞語,貼到畫上的相應位置。貼對了,就齊讀兩遍。
魚兒、泥土、白云同樣的方法。
六、指導寫字。
1、咱們來看“云”字怎么寫。
a、云有幾筆?怎么寫?
b、看書上筆順,課件演示,說說怎么寫。(橫,橫,撇折,點)
c、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老師邊寫邊說順口溜:一橫短,一橫長,撇折起筆在中央。
齊說順口溜。
d、學生描紅。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表揚姿勢正確的學生。
2、學寫“兒”。(機動)
a、別小看“兒”字筆畫很少,但要寫好它很不容易。
b、看筆順,說說怎么寫。(先寫撇,再寫豎彎勾)
c、范寫。學生書空。
左邊是豎撇,右邊豎彎勾,兩筆肩并肩。(不要一筆高一筆低)
d、學生描紅。
七.作業。
1、小朋友,這首詩很美,課后請小朋友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或者背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2、有興趣的小朋友還可以學著用“是的家”做一首詩。
準備:1、打印生字卡片:(一個字一張,游戲用,不用注音,最好有隱隱的田字格線)
白、云種、子泥、土魚、兒藍、天
2、打印“祖國”(詞語,要注音)
3、打印“( )是( )的家!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材:蘇教版第一冊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兒歌內容,激發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此教案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老師這兒有個拼音:jiā,誰來拼一拼?
2、看老師寫“家”,同時認識(彎鉤)
3、學生在臺上寫一個,再指名書空。
4、給“家”找個朋友;學生擴詞練習。
5、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這是個“小家”,我們還有個“大家”呢!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兒歌“家”,你就會明白了。(板書:小、大) 讀課題。
二、朗讀:
1、讓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兒歌,好嗎?出示多媒體動畫的課文朗讀。
2、你們想讀嗎?輕輕打開課本大聲拼一拼讀一讀,要求;讀準每個字音,遇到不會的向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請教一下。學生自由朗讀。
3、想讀得有進步的請再讀一遍。
4、覺得自己有進步的請舉手,想有更大進步的再讀一遍,特別把自己讀得最棒的一句練一練。
5、現在覺得自己進步很大的請舉手。(讀書就應這樣,多練才行呀。┱l來讀讀你最棒的一句給老師和同學聽聽。
。1)指名讀,讓小朋友評。
(2)指名讀,讓小朋友跟他比,老師評。
(3)讀得最好的小朋友跟老師比,小朋友評。
6、誰試著把整首兒歌讀一讀。
7、聽老師讀讀看,配樂并做適當的動作。
8、同桌自由練習,要求展開想象,加上適當的動作。
9、指名讀。
10、學生齊練:配樂、做動作,可站著也可坐著,能背最好。
三、理解:
1、讀了這么多遍,知道這首兒歌都寫了誰的家呀?學生回答老師出示詞卡。(白云、小鳥、魚兒、種子、我們)
2、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
說話練習:課文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3、老師這兒有一些詞卡,誰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指名兩個學生上黑板貼詞卡。
4、你們能把他們的家畫下來嗎?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畫一畫。
5、讀讀你畫的一句兒歌,再說說你的畫。老師再把畫貼在黑板上相對應的地方。
6、誰來讀讀這句話?出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1)什么叫祖國?
。2)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大聲地齊說一遍,要感到很自豪。
。3)引導:祖國的風景很美麗,像個美麗的大花園。我們小朋友就像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我們生活在祖國的土地上,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小朋友的大家。
。4)跟老師有感情地讀這句話,再背一遍。
7、我們每個人要愛自己的小家,更要愛祖國這個大家。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8、想一想,你還知道誰是誰的家?說話練習: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講臺前)
9、把小朋友說的兒歌有順序地連起來,就編成了一首完整的兒歌了。我們來試試看。講臺前的學生試連,加上動作,配上音樂。
。ǜ絻焊瑁捍蟮厥鞘偷募,草原是牛羊的家,高山是綠樹的家,大海是輪船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
四、總結:
1、小朋友不僅學會了一首兒歌,還能自己學編兒歌表演節目了,真了不起!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
2、課后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畫一畫,再編一編兒歌。老師幫小朋友到我們的?缎强罩芸飞先ネ陡。
3、下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生字詞。
五.附板書:
藍天 白云 (學生的畫)
樹林 小鳥 。ā 。
小河 魚兒 家。ā 。
泥土 種子 。ā 。
祖國 我們 。ā 。
… …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之三
常熟市實驗小學 顧麗芳
課前談話:
小朋友,我們昨天已經見過面了,知道我姓什么樣嗎?關于我,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能不能介紹介紹你自己的家?
一、揭題。
小朋友說起自己家的時候,都有說不完的話,老師從你們高興的小臉上看出來了,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小家”。
出示卡片“家”誰已經認識了?你是怎么認識的?(表揚好學,會學的學生)
能給家找找朋友嗎?
有一首很美很美的詩,它的名字就叫“家”, 看老師寫課題,請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著老師寫。
。ǚ秾,注音)
請小朋友一起讀課題。
詩里的家究竟是什么樣的呢?想不想去看看呀?
二、看圖,學習生字。
1、觀察畫面。(課件演示)小朋友快看,你覺得美嗎?你都看到些什么啦?
3、學習生字。
小朋友說得真好,這些詞兒你都認識了嗎?點擊, 請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練練讀讀,比比誰先讀準,
自學。
誰已經會讀了?誰來讀給大家聽?
。ㄗ⒁夥N子、魚兒是輕聲,“子、兒”要讀得又輕又快。這樣魚兒才可愛。種子的種是翹舌音)
真的會讀了嗎?老師加大難度看你們行不行?喲,真的會了,真了不起,.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小朋友看,藍藍的天空飄浮著朵朵白云,小鳥在茂密的樹林里自由自在地飛翔,魚兒在清澈的河水里歡快地暢游,種子在泥土里盡情地發芽,成長。多美呀!
小朋友,景色美詩寫得更美,我們趕快打開課本,輕輕地讀一讀這首詩,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連貫,
(一)、學生自讀,教師巡視。小朋友不僅讀書認真,而且姿勢也那么棒!小朋友向他學習。
有的小朋友讀得很認真,已經在讀第二邊啦!
。ǘ、檢查初讀。
1、誰先來讀第一行?你真是個勇敢的小朋友。ㄗ⒁狻鞍自频募摇币x得連貫)
齊讀.再指讀.
2、誰來讀2、3、4行?這回可就難一點啦!誰來讀?
你真棒!“小鳥的家”“魚兒的家”“種子的家”讀得特別好。
3、下面2行字兒最多,最長,誰也會讀了?
小朋友讀書個個都不錯。誰能把這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小朋友真棒。都能讀通順了,老師真高興,你讀了書知道白云的家在哪里嗎? 你們愿不愿意把他們送回家呀? 謝謝你們把他們送回家
四、理解感悟,指導朗讀
學習第一行。
A、指導體會、朗讀。
他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真高興呀咱們先去白云的家看看?白云的家怎么樣呀?
(美),你讀得真好,特別是“藍天”,老師好象看到了廣闊的藍天,真大,真美呀!
小朋友眼前看到藍天了嗎?聽了你的朗讀,老師好象也看到了無邊無際的藍天.
聽出來了,白云在這么大這么美的藍天里飄呀飄,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想到哪就到哪,假如你是白云,你心里怎么樣啊?多么自由自在,多么快樂呀!誰再來讀讀?
對呀,藍天是白云美麗的家,藍天是白云自由的家。小朋友一起來夸夸白云的家。
2、學習第二、三行。
A、白云的家真美,那小鳥和魚兒在家里都做些啥呢?想看嗎?點擊.
小鳥在樹林里做什么呢?你聽,他們嘰嘰喳喳的說話呢!他們在說什么呢?
對呀,小鳥在樹林里真快樂呀!樹林真是小鳥離不開的家!誰來讀讀?
聽出來了你真是只快樂的小鳥!你是一只活潑的小鳥。
B,你們看小魚在干什么呢?假如小魚離開了小河,會怎樣呢?是呀,魚兒一離開水,就沒有了自由,甚至沒有生命,只有在水里,在小河里,魚兒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長.小河是魚兒離不開的家呀!
我們一起學著魚兒一邊快活地游一游,一邊讀讀句子.
指名讀.
3.學習第四行.
小朋友你們看,種子在泥土里發芽啦!咱們一塊兒來做做種子發芽好嗎?
種子種子快快長種子種子發芽了!
“種子,種子,你為什么長得這樣快?這棵種子長得最高,你來說說!
你的成長離不開泥土這個家.你喜歡你的家嗎?你來夸夸你的家.
聽出來了,你的家真溫暖呀!誰再來讀讀?你的家真好呀!
4齊讀1-4行.
小朋友,有家的感覺真好呀!誰能連起來讀讀這四行詩!
其他小朋友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
5.學習5、6行。
小朋友,白云、魚兒、小鳥、種子都有自己的家,我們每個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什么?
。▽W生如果說不出,就請他們再讀讀書,從書里去找答案)
結合學習“祖國”。出示生詞卡片。指讀。齊讀。
我們祖國的叫什么?
小朋友看,我們的祖國的形狀就象一只昂首高歌的雄雞,壯觀的海上日出,遼闊的原野,巍峨的高山,雄偉的天安門廣場,
你覺得我們的祖國怎樣。浚ㄗ鎳婷,祖國象個美麗的大花園)
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你們覺得怎么樣?瞧,我們的小朋友生活得多幸福呀!
(小朋友,我們美麗的祖國就象一個大花園, 我們就象花園里的花朵,幸福地成長,就象小鳥在樹林,魚兒在小河,多么快樂,多么自由自在!——“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在家的感覺真好啊!讓我們一起來讀!
祖國真是小朋友幸福的家,讓我們挺起胸昂起頭,再來放聲齊讀------
6齊讀全詩。
(這首詩寫得多美呀,下面,讓我們拿起書本一起來美美地讀這首詩. 書要讀得美,姿勢先要美.看看誰的姿勢最美.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
這么美的詩小朋友想不想把他記住呀? 誰能看著屏幕讀?
誰已經背出來了?
愿意背的小朋友站起來好嗎?
五、復習生字詞。
小朋友,學得真棒!為了獎勵大家,我們一塊做個游戲,好嗎?
把生字卡片分發給學生。
老師說:“種子種子在哪里?種子種子在這里,種子種子快回家!”
發到“種”“子”卡片的學生就上臺把卡片組合成詞語,貼到畫上的相應位置。貼對了,就齊讀兩遍。
魚兒、泥土、白云同樣的方法。
六、指導寫字。
1、咱們來看“云”字怎么寫。
A、云有幾筆?怎么寫?
B、看書上筆順,課件演示,說說怎么寫。(橫,橫,撇折,點)
C、范寫。學生跟著書空。
老師邊寫邊說順口溜:一橫短,一橫長,撇折起筆在中央。
齊說順口溜。
D、學生描紅。提醒學生寫字姿勢,表揚姿勢正確的學生。
2、學寫“兒”。(機動)
A、別小看“兒”字筆畫很少,但要寫好它很不容易!
B、看筆順,說說怎么寫。(先寫撇,再寫豎彎勾)
C、范寫。學生書空。
左邊是豎撇,右邊豎彎勾,兩筆肩并肩。(不要一筆高一筆低)
D、學生描紅。
七.作業 。
1、小朋友,這首詩很美,課后請小朋友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或者背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2、有興趣的小朋友還可以學著用“是的家”做一首詩。
準備:1、打印生字卡片:(一個字一張,游戲用,不用注音,最好有隱隱的田字格線)
白、云種、子泥、土魚、兒藍、天
2、打印“祖國”(詞語,要注音)
3、打印“( )是( )的家!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發表獲獎:相城區新教材設計二等獎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12課《家》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8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看懂圖意,并結合理解詞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著的意思是理解詩意的難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初步讀通課文,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第一句,初步理解體會課文第二句的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認識8個生字,掌握其中4個生字,兩種筆畫,理解新詞。
課前準備:
1、將課文插圖制作成一幅大掛圖,把“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制作成小貼圖,以備上課作“貼一貼”找家游戲。
2、將兒歌制作成兩幅投影片,將課后生字及筆順規則制成投影片。
3、課文錄音帶及游戲用配樂錄音帶。
4、生字卡片及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提示課題: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出示并板書課題(卡片),齊讀課題。
12 . (師邊寫邊叫學生看)
過渡: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
他們的家又分別在哪兒呢?
二、初讀課文
1、(出示掛圖)聽課文錄音,請小朋友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看書)
3、出示課文投影圖,指名試讀課文,數數有幾行?每人讀一行,想想有幾句話?
三、講讀課文:
1、看大掛圖,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
y n ni o zh ng z gu
、俪鍪究ㄆ喊自菩▲B魚兒種子祖國
指名認讀
2、講讀課文第一句,并結合貼圖理解:
、懦鍪窘M織討論:白云的家哪兒呀?
誰上來給白云找找家?貼一貼
你怎么知道藍天是白云的家?
誰來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指導朗讀藍天是白云的家。
、瞥鍪窘M織討論:小鳥的家在哪兒呀?
你怎么知道的?
誰上來給小鳥找找家?
你能在課文的句子中讀出來嗎?
個別讀,指導朗讀樹林是小鳥的家。sh l n
出示詞卡:樹林(看掛圖)瞧,這是一棵樹,許許多多樹在一起就叫“樹林”。樹林里還有哪些小動物?
練習說話:樹林是的家。所以說,樹林是(所有動物)的家。
、浅鍪窘M織討論:魚兒的家在哪兒呀?
誰給魚兒來找找家?魚兒離不開水。你怎么知道的?你能在課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嗎?
師小結:瞧,河水清清的,小魚兒在水里游,多快樂呀!小河是魚兒的家。小朋友可記住了,可千萬別往小河里扔臟東西,不然小魚就會生病的。
、瘸鍪尽岸狗N”n t
組織討論:種子的家又在哪兒呢? 出示詞卡:泥土
你怎么知道種子的家在泥土里?(指導朗讀有關句子)
師小結:(種子在土里吸收了好多好多營養,長得真快,沒久就生根發芽了。所以說“泥土是種子的家”。)
、衫蠋熣埶膫小朋友分別讀一讀第一句話,再齊讀。
3、個別讀第二句。
⑴出示畫滿鮮花的中國地圖投影,問這是什么?
zǔ guǒ
(2)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這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活的地方。我們稱它為:祖 國
(3)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
(4)看了這幅圖,你覺得我們的祖國像什么?再把句子讀一讀。
huā duǒ
(5)出示詞卡:花 朵
(6)想一想,“我們”是誰?
小朋友就像花朵一樣,在祖國大花園里幸福成長。
(7)指導個別讀,齊讀第二句。
4、配樂齊讀兒歌。
5、做課間游戲。
四、學生字。
1、認識筆畫
2、認讀生字卡片:(出示生字及筆順投影),說說你怎么記這些生字?
3、指導“土、云、們、我”筆順規則,并重點指導“我”字筆順,并在書上描紅。
4、練寫《習字冊》上的“土、云、們、我”。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之四
作者:東林中心小學 張燕麗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讀10個詞語,能展開合理想像,學會模仿編詩,學會自編動作。
2、過程與方法:運用聽讀識記方法,采用以圖導義的手段,培養孩子們傾聽習慣,激勵孩子的學習興趣,促發孩子自主思考,自主發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孩子從“小家”到“大家”的感悟、體認,聯系生活經歷,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義和作用,滲透愛動物,愛自然,愛祖國的教育。
二、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激發興趣
師出示幾個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圖片讓學生進行欣賞,師簡要說明。
師:你們覺得這些房子怎么樣?
生:這些房子很漂亮。生:這些房子都不一樣。生:這些房子讓人看了忍不住想進去瞧一瞧。
。▽W生很少看到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發出贊嘆,教師有意創造一個藝術氛圍,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提高了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藝術美的雛形)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領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們知道嗎?不僅我們人有不同的家,白云、小鳥、魚兒也分別有不同的家,你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兒?
生:白云的家在藍天上。生:小魚的家在河里。生:小魚的家在大海里。生:小鳥的家在森林里。生:小鳥的家在樹上。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ǘ┒喾N形式,讀通課文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讓我們一起看看書本是怎么寫的?首先,我們來聽聽錄音。
1、配樂聽朗讀
師:請同學們閉眼邊聽邊想像: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鳥兒在林間唱歌。生:我好像看到小魚在河里游來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種子在發芽……
。ㄍㄟ^配樂聽朗讀,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放飛思緒的自由空間,在輕柔、愉悅的曲調感染下,學生們真切地“聽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強烈傾訴的欲望。)
2、游戲
師:這是什么?(一個個出示圖片,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生(集體回答)
師(出示這四個詞語)引讀,強調輕聲讀法“魚兒”。
師:這些小家伙很貪玩,太陽下山了,它們卻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們能幫幫它們嗎?(出示背景圖,讓學生貼畫)
師:誰能看著這張圖畫說說這(師分別指著藍天、樹林、小河、泥土)是誰的家?
生:藍天是白云的家。生:樹林是小鳥的家。生:小河是魚兒的家。
生:泥土是種子的家。
師:說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們還有一個大家庭叫“祖國”(出示“祖國”一詞卡片)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而你們是祖國的花朵。
師:把你們說的話連起來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詩。你們看(貼出課文內容)
。ㄍㄟ^運用直觀、形象、趣味的貼圖游戲,既激發了孩子的思維情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達到“圖文并茂”的教學效果)
3、朗讀學文
、俾爭煼蹲x;②跟師習讀;③小老師帶讀;④同桌互讀;⑤齊讀;⑥找自己喜愛的詩句讀。
(朗讀的形式,層次化,多樣化,既面向全體又照顧差異,既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搭建展示的平臺,又促發孩子在活潑、自由的空間里盡情舒展,在引導、激勵、喚醒中展示自我。在學生的正音校句中體驗“語感”,在教師的再創重讀機會中體驗成功的自信與快樂。)
。ㄈ┩卣寡由
師: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
。1)藍天除了是白云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烏云、太陽、月亮、星星、小鳥、衛星、飛機……)
(2)樹林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老虎、獅子、杜鵑、老鷹、樹、草、花……)
。3)小河除了是魚兒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小蝦、鯉魚、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種子的家,還會是誰的家呢?(花生、地瓜、白菜、蚯蚓、小草、蘿卜、小樹……)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說說別的。
生:書包是書本的家。生:文具盒是鉛筆的家。生:學校是學生的家。生:衣柜是衣服的家。生:大海是輪船的家……
。⒆阌凇坝媒滩摹钡恼n改理念上,大膽地拓展教材進行構思創新。充分體現從教師的創意中激發孩子的思維創新,讓知識從學習、積累到創新、運用。整個應答過程活躍而思緒萬千。)
四、放飛思緒
1、表演
師:老師發現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是小小的舞蹈家,請你們為這首詩編一段舞蹈好嗎?(學生自編舞蹈動作,教師適時指導,然后請編得好的同學上臺表演,并鼓勵他們)
(既讓學生當舞蹈家,又讓學生當小詩人,完全把學生看成一個有思想有才能的主體。既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又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2、當小詩人
師:同學們想像力真豐富。你們有沒有興趣當一回小詩人?(有)那好,把你們所說的句子編成一首小詩。(小組討論交流,然后教師進行整理)
藍天是太陽的家。 書包是書本的家。
樹林是老虎的家。 文具盒是鉛筆的家。
小河是青蛙的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小草的家。 校園是師生的家。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我們是祖國的綠苗,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五、布置作業
1、現在你們已經知道了許多小動物和植物的家,你們回去把它畫出來,然后我們一起評出幾個小畫家,好嗎?
2、請大家回家以后,把這篇詩歌讀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的內在情感脈絡。
(2)教幼兒學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系。
。3)教幼兒按照詩歌的重復結構仿編,將個人的經驗想象用 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根據詩歌內容,制作1幅教學掛圖。
2、水筆、油畫棒、剪刀、漿糊
活動過程:
第一層次:學習作品
教師主要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和詩歌的詩文及畫面,弄清楚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初步感受詩歌中的內在情緒。
、俳處熞蕴釂柕姆绞,引出學習的內容。如:教師問:你們都有家嗎?喜歡自己的家嗎?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家”,你們仔細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誰的家,是怎樣說的?
②接著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誦1遍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
、垡詫υ挼姆绞剑層變褐v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記憶詩歌。例如:藍色的大海,是誰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誰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誰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誰的家?當講到最后一句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帶領全體幼兒一起說完。
、芙處熞蕴釂柕姆绞,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如,教師問:為什么說,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為什么說,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為什么說,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為什么說,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后,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朗誦兩遍詩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情緒,能正確地朗誦。
第二層次:進一步理解詩歌
這個層次可采用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意在進一步感受,理解詩歌,以及由詩歌引發的,通過多種途徑去探尋相關事物的“家”。
(1)詩歌表演
通過動作形態、語言等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觀察,尋找相關事物的“家”,并用語言表述出來。
。3)利用畫報、電視等知識媒介物,尋找相關事物的“家”。
第三層次:遷移詩歌的經驗
這個層次,主要通過另一種活動形式,把幼兒從詩歌中猁的知識經驗,再現出來,為第四層次的活動作準備。
可以采取剪貼畫的形式進行 。教師從一些廢舊的畫冊上剪下圖案,由幼兒自由選帖,添畫,表現一幅“家”的圖畫。
第四層次:擴展想象,仿編詩歌“家”
這個層次重點讓幼兒把獲得的大量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現出來。
。1)教師帶領幼兒回憶并復習詩歌。然后請全體幼兒一起朗誦詩歌,并讓幼兒談談每段詩句事物之間的聯系。
(2)激發幼兒講講,除了詩歌中說的,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誰的家呢?
。3)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把想象的東西仿編成一首新的詩歌。教師可先示范,再請1名幼兒上來講。
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然后請幼兒分組自由仿編,教師注意觀察,指導。最后,讓每位幼兒輪流說一句詩,組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篇,以結束整個活動。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同學懂得祖國撫育我們生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同學熱愛祖國的情感
3.練說一句話,培養同學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萬事萬物都有聯系。
教學難點:
讓同學懂得祖國撫育培養了我們,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激發同學愛國情感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導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身的家,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家)
2.請小朋友想想自身的家,說說你覺得家怎么樣?請讀好它
二.指導看圖
說說你看懂了什么?(指導同學由遠和近,由上而下說說圖上有什么)
三.初讀課文
“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它們的家分別在哪里呢?”
1.輕聲讀課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不丟字,不加字)
2.指名試讀相機正音
四.細讀課文
“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它們的家分別在哪里呢?”
要求同學用“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的家,它們的家分別在...”句式回答
根據同學回答,逐一出示相應語句
。ㄒ唬┧{天
1.出示:藍天是白云的家
2.朗讀
3.師講述:一朵朵白云飄浮在藍天上,藍天襯著白云,白云離不開藍天,所以說藍天是白云的家
。ǘ淞
1.出示:樹林是小鳥的家
2.朗讀
3.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小鳥在樹林會做些什么?)
(小鳥在樹林里搭窩,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小鳥離不開樹林,所以說樹林是小鳥的家)
。ㄈ┬『
1.出示:小河是魚兒的家
2.朗讀
3.你能用上“離不開”說說為什么“小河是魚兒的家”
。~兒離不開河水,假如沒有河水,魚兒就無法生存,所以說小河是魚兒的家)
。ㄋ模┠嗤
1.出示:泥土是種子的'家
2.朗讀
3.為什么說“泥土是種子的家”?
。ǚN子生根、發芽、長葉、開花都離不開泥土,泥土中有許多營養可以讓種子吸收,所以說泥土是種子的家)
(四)祖國
1.出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朗讀
3.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4.師講述:祖國是我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是我們自身的國家。
我們的國家象個大花園,我們就是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們的生長離不開祖國的撫育、培養,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5.歌唱《娃哈哈》
五.齊讀全文
六.說話練習
1.除課文里說的這些,你還知道(什么)是(誰)的家嗎?
2.黑板出示:(什么)是(誰)的家。
3.啟發同學:小河里有什么?森林、大海里有什么?
4.黑板出示:(什么)是(誰)、(誰)、(誰)的家。
5.根據此句式說話
七.畫——寓教于樂妙在其中
請生繪畫出自身心目中的家
設計意圖:
本教學設計主要通過同學議一議、讀一讀,讓同學體會到白云、小鳥、魚兒、種子這些事物與大自然密不可分;通過唱一唱突破課文的難點,激發同學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畫一畫,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實現課內與課外有機聯系。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讀準兒話音(“魚兒”)和讀好輕聲(“種子”、“我們”、“的”)。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家”的含義,讓學生懂得祖國是我們的家。讓學生感受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是多么快樂,多么幸福。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演示:房頂下一戶人家養了一兩只小豬的圖片,點擊房頂演變成寶蓋頭,點擊小豬演變成。合在一起變成“家”字。
2.小朋友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家,能告訴老師,你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感到怎樣?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到生活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是多么的溫暖,多么的幸福,感受到“家”的溫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自覺地引入到課題中去,從而激起學生閱讀的能動性。】
2.師:家是愛的港灣,是最溫暖的地方。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學習一首優美的兒歌——《家》,(板書課題:5家,在板書的過程中學習新筆畫“彎鉤”)
3.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出示多媒體(動畫課件)老師配樂范背課文
【“以情傳聲,以聲帶情”,運用聲音的藝術,將學生帶入文中的意境,進入藝術的天地,使學生如臨其境。這樣使學生既了解了課文大意又悟得了朗讀的技巧。】
2.學生自讀,老師提出要求:
⑴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谱⒁庠~兒連讀。
3.檢查學生生字字音掌握情況、檢查學生詞兒是否連讀。
4.再讀課文,老師提高要求:
(1)把這首兒歌讀正確、讀流利。
(2)邊讀邊想:這首兒歌有幾句話?
【葉圣陶說過:“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歌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來。”這種細細咀嚼、辨別滋味的過程,就是訓練朗讀、培養語感的過程。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充分讀的時間,讓學生細細地去品味,感悟語言的意蘊!
三、精讀感悟,整體感知
檢查學生自讀情況后提問:這首兒歌有幾句話?
1.學習第一句。
。1)電腦屏幕出示:“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僮杂勺x,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
、谌嘟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采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多為學生創設質疑活動,捕捉疑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你一言,他一語,甚至是爭辯,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2)過渡:白云、小鳥、魚兒和種子它們都有自己的家,那么它們各自在自己的家里生活得怎樣呢?
、俣嗝襟w配樂動畫演示,學生邊看邊想。
②看后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朗讀,更要重視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讓他們通過生動的畫面和歡快的音樂親身地去感受白云、小鳥、魚兒和種子各自在自己的家中生活得自由、快樂的情景。】
(3)過渡:是呀,你看它們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樂呀!假如你現在就是快樂的白云、小鳥、魚兒或者種子,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快樂的心情讀出來嗎?
、傩∨笥褌冏约涸囍x一讀。
、诮涣鳌⒖偨Y方法:讀——評——讀——評——讀
【一年級學生還沒有學會評價的方法,但這正是需要老師正確扶持引導的關鍵。我們應把評價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尊重學生的評價,使學生學會傾聽。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不同,他們所采取的朗讀方法也會各不相同,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朗讀方式,使語感的培養落到實處。】
③齊讀。
2.拓展練習,創設趣味情境
、俣嗝襟w分別出示大草原圖、大沙漠圖,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
②多媒體出示海底世界的圖,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并且運用句式練習說話:“是的家?”(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
、坌〗M進行交流。(老師及時給予表揚和引導)
【營造討論氛圍,促進課堂教學的協作化。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還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
、芡瑢W們把自己說的和想的連起來編成一首兒歌。
多媒體出示:是的家,
是的家,
是的家,
是的家。
【憑借文本,創設情境。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進行遷移練習:依次出示草原、沙漠和海洋圖,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系生活,學生很快說出“是的家”,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開拓思維的空間,自由練說更多的“家”。隨后引導學生把剛才說的編成一首小詩,自由地誦讀。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有效地進行了語言的規范化訓練!
3.學習第二句
、龠^渡: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家,同時我們大家還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我們的祖國。
理解“祖國”——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祖祖輩輩生活的這個國家。
②我們祖國叫什么名字?(學生答)它簡稱為“中國”。
、鄱嗝襟w動畫演示:中國的版圖(地形圖輪廓里,依次出現長城圖、珠穆朗瑪峰圖、草原牧羊圖、平原豐收圖、小橋流水圖,最后點擊空格鍵出現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形圖)
交流:看了之后你想說什么?(祖國真美。∽鎳嫦褚粋巨大的花園)
多媒體動畫演示:許多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兒童跑到開滿鮮花的中國地圖里,兒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疊印。
交流感受:祖國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我們就是花園里的花朵。
④適時演唱《娃哈哈》,加強學生對“祖國”概念的認識。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祖國”這個詞的概念他們還不太理解,教者通過講解、欣賞圖意幫助學生使形象思維轉化為直觀思維,也就是讓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同時,教者運用音樂來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這樣一來,他們在快樂中樂于接受知識,真正做到“我要學”!
、菪〗Y:祖國這個大花園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我們小朋友在祖國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幸福地成長,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拗该懈星榈乩首x第二句。在評議的基礎上齊讀。
4.指導朗讀全文:這首兒歌寫得很美,小朋友們能把它美美地讀一遍嗎?(教師配樂,學生齊讀)
5.練習背誦
。1)各自練習背誦。
。2)指名配上音樂背。
(3)全體起立,加上動作齊聲背。
【教學理念】
憑借文本,科學地展開訓練,做到設計有目標,落實有途徑,切實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超越文本,開發資源,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創設語文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增強主動學習的欲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教學還應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獨特性。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重視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激發主體參與和競爭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把《課程計劃標準》中的理念適應孩子的學習方式,生動、活潑地表現在教學各環節中。
【教學特色】
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素養,給學生創設活動的情境,優化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賞討論,理解故事中小海豹喜寶和小長頸鹿之間的友情,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充分感受、體驗故事和生活中的“愛”的情感,懂得朋友之間需要相互關心、幫助和愛護。
活動準備:制作關于故事的PPT,背景音樂等。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引入話題
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幸福的家庭——小海豹喜寶一家。(出示小海豹喜寶一家在一起的圖片)為什么說它們是幸福的一家人呢?
(在第一環節首先通過出示小海豹喜寶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的圖片,讓幼兒體會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為故事后面小長頸鹿思念家人、想要回家埋下伏筆。)
第二環節:聽賞故事
1.第一段:偶遇相救
師:有一天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喜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家伙,誰能告訴大家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出示相應的故事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后,用語言清楚完整地表述)
2.第二段:共同生活
師:可憐的小長頸鹿奄奄一息,喜寶一家會怎么做?
3.第三段:家庭會議
師:看見小長頸鹿這么想家,如果你是喜寶,你會怎么做?喜寶舍得小長頸鹿回家嗎?既然那么不舍得,為什么喜寶還愿意送朋友回家呢?(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小海豹喜寶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
4.第四段:護送回家
師:雖然喜寶舍不得小長頸鹿離開,但是它沒有大吵大鬧,而是認真、熱心地幫助小長頸鹿,用自己的愛送朋友回家,喜寶有著一顆關愛朋友的心。
(這一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以分段聽賞作品、觀察故事畫面、幼兒參與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層層展開活動,通過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即從救下小長頸鹿到共同生活后產生友情,最后用愛送朋友回家,這一過程讓幼兒逐漸理解喜寶心理和情感的變化,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故事中洋溢著的濃厚的友情之愛。)
第三環節:完整欣賞
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完整欣賞故事,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進一步體驗故事所傳遞的美好情感,提高幼兒的文學欣賞能力。)
第四環節:遷移經驗
師:你們喜歡喜寶和小長頸鹿嗎?其實,等你們快要上小學的時候,你們也會像喜寶和小長頸鹿一樣分開,你們舍得離開自己的朋友嗎?有沒有辦法留住和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小結:你們想到了那么多的辦法讓朋友記住你,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關愛朋友,讓我們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
(對于文學作品的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在這一環節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從中體會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幫助和愛護。)
附故事:用愛送你回家
小海豹喜寶一家快樂地生活在冰原上,這是寶爸,這是寶媽,還有……這是喜寶。
喜寶最喜歡的戶外活動就是滑雪。“喂,喜寶,慢一點!”“喜寶,加油!”“咦,那是什么啊?”這個龐然大物,喜寶從來沒見過。“好奇怪啊,這是什么?”“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怪物!怪物!”大家都迅速地圍過來,好奇地看著它。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巨大的小家伙,不是餓了,就是生病了,它奄奄一息地躺在那兒,沒有力氣說話。寶爸說:“寶媽,快拿一些熱的食物來給這個小大個兒吃!睂殝屃⒖讨罅艘诲仧狎v騰的海藻粥。喜寶一口一口地喂著小大個兒,吃完海藻粥的小大個兒,氣色慢慢好了起來。
恢復了元氣的小大個兒告訴大家:它是長頸鹿。本來,它和媽媽快樂地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但是,有一天,來了一隊追捕它們的獵人,小長頸鹿因為年紀太小,跑不快,被獵人們給抓住了。獵人們把它關進了籠子里,準備用大貨船把它運走。沒想到,中途遇到暴風雪。醒來時,就已經在……
“這樣不行,它會凍壞的。”喜寶急著想辦法。看著冷得發抖的小長頸鹿,寶媽找來北極熊奶奶幫忙,為小長頸鹿織起了暖暖的毛衣和圍巾。
小長頸鹿和喜寶成了最好的朋友,它們一起捉魚、堆雪人、玩球……雖然日子過得很開心,喜寶一家也把小長頸鹿當作家中的一員,但是,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小長頸鹿只要想起媽媽,就會掉眼淚。
這天,寶爸召開家庭會議,它提議:要想辦法把小長頸鹿送回家。“不可以!”喜寶大叫起來:“小長頸鹿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約好了要永遠在一起!”奶奶也反對:“這太危險了,我們得考慮小長頸鹿的安全啊!”寶媽說話了:“但是,它還是個孩子,要有個溫暖的家。”爺爺也點點頭:“如果小長頸鹿回不了家,就再也見不到它的媽媽!毕矊氹m然舍不得,也只好接受爸爸的提議——送小長頸鹿回家。爸爸把鄰居們都找來,大家一起為小長頸鹿量身建造一只木筏!昂賳眩賳,齊心協力!”“嘿喲,嘿喲,造木筏喲!”大家都很努力,木筏很快就造好了。
終于到了啟程的時刻,小長頸鹿慢慢地踏上木筏,喜寶和寶爸護送著小長頸鹿!霸僖娏耍笥褌!”它們揮別了所有熱心的朋友。兩天已經過去了,它們一直沒有看見大船。喜寶心里在想:“這樣就又可以多相處幾天!边@天,天剛亮,忽然聽見遠方傳來一聲長長的汽笛聲!按蟠瑏砹!大船來了!”喜寶大叫,它們趕緊用力地劃向大船!霸僖娏耍业暮门笥!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重點:
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歌曲《找朋友》、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2、說說自己的好朋友
"剛才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愿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為什么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后,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愿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游戲《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1)出示小鳥的頭飾
"聽到你們都找到了好朋友,小鳥也飛來和你們一起做好朋友了。"
(2)邊念兒歌,邊做游戲。
許多小鳥飛,小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前走。拍著手,唱著歌,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
。3)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除了小鳥,還有誰會來和我們做好朋友呢?"
。4)集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并做游戲。
延伸活動:
"我們有好朋友,小動物也有好朋友,那我們去找找看,還有什么東西有好朋友呢?"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課時
共 2課時,本課第1 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的意思。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習生字“白 云”
重點難點: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寫字
課前準備: 掛圖 獎勵品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
2、是!家是一個溫馨的地方,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家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家嗎?
3、揭示課題:家(正音,分析字形)
二、看圖引入課文
1、有四個小伙伴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他們是誰呢?
2、投影圖片:白云 小鳥 魚兒 種子
3、白云的家在哪兒呢?誰來幫助它找到家?小鳥的家在哪兒呢?誰來把它送回家?魚兒呢?種子呢?
4、描述:剛才我們把白云、小鳥、魚兒、種子送回了家。大家看,它們的家在這兒是多么美麗呀!有藍藍的天,有紅紅的花,有綠綠的草,還有清清的河水。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看課文里有幾句話?
2、檢查自讀情況:
(1)說說課文一共有幾行?有幾句話?
。2)分句指讀,并相機認讀生字,評議。 如:先指讀“白”——出示“白云”讀——放入句中讀。
。3)連起來讀課文。
4、再自由讀課文。
5、指名讀全文
6、小組讀——齊讀。 學習生字 1、出示:白 云 2、指導書寫。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詞語: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五課《家》,我們認識了很多詞語寶寶。誰能讀一讀這些詞語?
(白云、小鳥、魚兒、種子
藍天、樹林、小河、泥土)
2、教寫“云”:
。1)師范寫“云”,演示筆順,生觀察并書空。
師邊范寫邊和學生一起說兒歌:(上橫短,下橫長,撇折起筆在中央。)
(2)生描紅“云”。
提醒學生寫字姿勢——三個一要做到
手離筆尖——一寸;
胸離桌子——一拳;
眼離書本——一尺。
3、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家,誰能說說自己有一個怎樣的家?(我有一個——的家。)
4、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白云、小鳥、魚兒、種子,他們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詩歌《家》
二、學習詩歌
。ㄒ唬┏踝x詩歌,理解大意
自學提示:
1、自由讀,想一想:這首詩歌都向我們介紹了誰的家?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課文分別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交流:
(1)學生回答。
。ò自、小鳥、魚兒、種子、我們)
。2)逐句出示,并指導朗讀。
把藍天比作什么?為什么藍天是白云的家?
把樹林比作什么?為什么樹林是小鳥的家?樹林還是誰的家?
把小河比作什么?為什么小河是魚兒的家?小河還是誰的家?
把泥土比作什么?為什么泥土是種子的家?
。3)現在同學們知道白云、小鳥、魚兒、種子他們的家在哪兒嗎?你能把他們送回家嗎?
出示:我把送回家,是的家!S機板書
(4)小朋友們,白云、小鳥、魚兒、種子他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個共同的家,我們的家是什么?出示詞語——祖國。
。5)瞧,這就是我們祖國的樣子,它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雞。我們的祖國叫中國,也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國是我們的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是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的國家象個大花園,我們就是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
看,我們祖國有巍峨的高山,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雄偉的長城,還有無數的珍稀動物……
。6)看了這么多圖片,同學們覺得我們的祖國怎么樣?誰想對我們的祖國說一句話?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祖國的哺育、培養,所以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
。7)這正如歌里面唱的一樣——播放歌曲《娃哈哈》。
(8)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誰來快樂地,幸福地讀一讀這句話。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9)講解這句打比方
打比方:把我們比作祖國的花朵。
(二)再讀詩歌,讀出韻律美
教給朗讀的方法:
詩歌要讀的美,就要讀出它的節奏,讀的時候要在腦子里想象出一幅畫,想象你就是快樂的小鳥。你就是快樂的小魚……
1、出示畫出節奏的詩歌,老師范讀
藍天∕是∕白云的家
樹林∕是∕小鳥的家
小河∕是∕魚兒的家
泥土∕是∕種子的家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
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2、出示全文,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師評價。
。ㄈ┱b讀詩歌
1、男女生接背
2、集體試背。
三、拓展延伸
1、出示圖片
同學們,這首詩歌美嗎?其實,我們也能成為小詩人呢。出示:蝴蝶,沙漠……你們看!圖上都有些什么,你能也學著課文,說一說他們的家嗎?
2、創編詩歌
聰明的小詩人們,展開你們的想象吧:
是的家。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不僅學習了一首詩歌,自己還當了一回小詩人,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呀。
《家》是是一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容淺顯,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能把握兒童詩的特點,并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我認為做得比較成功的有兩點:
一、體驗閱讀,讀中見悟《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家》一課,我結合詩歌短小精悍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結合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從而進一步悟出“家”的內涵——溫馨、快樂。
二、句式遷移,突破難點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家》這課中句式是“(什么)是(誰)的家”,我進行了兩次遷移。一是在學習課文第二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過句式的拓展練習使學生對于我們和祖國關系的感悟。二是在學完整首詩后,讓學生用此句式創編兒童詩,自由討論,合作完成。這種創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驗的創造思維,是發自內心的自由抒發,不僅培養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積累詞語和句子,豐富閱歷,積淀對語文內涵的感悟。感覺不足之處,學生總是太活躍,我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是有些不足,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夠精煉到位,感情投入不夠。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初步培養合作識字的能力。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多種多樣的"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相融,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學理念:
1、以讀為主,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與多樣的讀書形式,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美,在讀中去感悟,在讀中去欣賞,去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質疑,引導發現,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疑問。
3、師生共同探討,共同研究,老師給學生以指點,學生也給老師以啟發,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進入文本所營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激發興趣
我們學過了《我的家》,知道了很多人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世界上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家。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以及我們共同的家,大家想知道嗎?那就讀課文吧!
(二)反復讀文,隨文識字
1、聽錄音讀課文。
2、教師及程度較高的學生帶讀課文。。
3、自由讀,齊讀。
4、認讀生字詞。
(1)認讀"藍天、是、白云、樹林、小河、魚兒、種子、祖國"等詞語。
(2)認讀生字。(采用各種形式讀,如打亂順序讀,開火車讀,同桌互檢等。)
5、學生自己試讀課文。(生字回到課文中再次認讀,鞏固。)
。ㄈw驗閱讀,讀中感悟
1、出示前四行詩句
。1)自由朗讀課文,這部分寫了誰的家?
(2)你了解誰的家,向大家介紹一下,想象它們的快樂,再讀一讀。
(3)帶著愉快的心情,再次朗讀課文。
。"你了解誰的家"這個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通過介紹交流,加深了學生對各種"家"的認識,再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滲透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學習最后一行詩句
(1)"祖國"指什么?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誰還知道祖國的哪些知識?
。2)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在這個家里快樂地成長,我們都愛這個家,讓我們把這種愛讀出來吧!
(通過學生平時的生活積累,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再通過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等各種形式的讀,感受祖國的可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ㄔ陂喿x過程中,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反復朗讀,在讀中感悟,從而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ㄋ模┚涫竭w移,拓展延伸
1、想一想:藍天、樹林、小河、泥土也是誰的家?(如藍天也是太陽的家,藍天也是月亮的家。)
2、小組討論,比一比哪個小組說得多。
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家。
(讓大家根據自己的所知,暢所欲言,充分拓展課文空間,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體現了語文課程的開放性。)
。ㄎ澹⿵土暽~,書寫生字
1、采用多種形式復習生字詞。(打亂順序讀,開火車讀等。)
2、書寫本課3個生字。認識新筆劃。
3、學習"天、土、兒",說說怎樣記住字形。(書空,和熟字比較等。)指導書寫,注意培養寫規范的漢字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螞蟻的生活環境,通過想象用繪畫表現螞蟻的家。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對空間的表現能力。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螞蟻的生活習性
2、圖片-螞蟻窩
3、圖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主要螞蟻的特征。
1、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
螞蟻是什么樣子的?
它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樣子的。
2、觀察后,師生討論。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現在我們來畫螞蟻的家,先想一想剛才看到的螞蟻是什么樣子的,它們在干什么。
在想想它們住在哪里,把這個地方畫出來,還要畫出地上和地下是怎樣連接的。
2、提醒幼兒畫之前,先想好如何構圖。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將主要角色畫在紙的中間,注意添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物形象和設計畫面。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并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并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5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尤為重要,他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為了激發他們求知的欲望,我精心設計了用于上課的課件,盡力使平時不敢舉手的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朗讀學習中來。
在教學時,我的設計思路是按照“引學第1行——自學2—4行——共同體會第5行”為主線,以讀為主,配以精美的課件把課文內容變得更直觀,邊讀邊展開想象,互相提問題,讓學生有所感,有所悟。在讀、提問、匯報的同時,讓孩子們初步具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勇于表現自我。師生間平等、民主;學生間團結、合作、友好、競爭,同時情感也得到了體驗,讓孩子們愿學、樂學。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融入新課標的理念,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巧妙地開發學生智慧,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思維的空間里自由地翱翔,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又于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對家的熱愛,同時也滲透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著缺點:由于獎勵機制不夠,課堂氣氛較冷,學生都討論不起來。課上學生說得比較多,但所說的話還不夠完整,有的孩子還不能自己說出一段話,學生的口頭語也不夠豐富。今后在語言積累上還要加強。
閱讀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朗讀不夠到位,效果不夠突出。最后的說話練習涉及面不夠廣,學生的語言訓練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對低年級學生的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學習提高。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6
【活動目標】
1、熟悉詩歌內容,能有感情地念詩歌。
2、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知道大家都在為家庭出力。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全家福;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全家福,引入兒歌。
看看這是誰的照片?里面有哪些人?你們的家人平時都做些什么事情?會議自己的家人在家做的事情并向大家介紹。
二、欣賞詩歌。
1、完整朗誦詩歌。
2、媽媽做了些什么事情?爸爸又做了什么事情?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
3、我能做些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說的?
三、學習詩歌。
1、教師引導幼兒有感情地念詩歌。
2、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朗誦詩歌中的問句和答句。
3、充滿感情地年號最后一段對話。
四、仿編詩歌。
1、老師知道你們家里的大人也有自己的分工,把他也編到詩歌里去。來試試看,回家可以給爸媽表演。
附兒歌:大家都愛這個家
熱騰飯菜誰做的?
是媽媽。
媽媽像個大廚師,
每天都做好飯菜。
家里的東西誰修的?
是爸爸。
爸爸有雙能干的手,
壞了的玩具全修好。
我問爸爸和媽媽:
我能干些什么呀?
“親——親——
親親我們呀!”
“還有呢——
我還能干啥?”
“愛爸爸、愛媽媽,大家都愛這個家!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7
【設計意圖】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概括事物的依屬關系,詩中大膽的想象一下子調動起幼兒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全新的視角想象周圍的世界.結尾處用一句"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將幼兒從想象拉回到現實,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給幼兒以有趣有余蘊的感覺.這首詩歌文字形象,畫面優美,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于為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2、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嘗試改編詩歌。
3、情感目標:通過詩歌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并能進行改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制作PPT有藍天、草地、大樹、河水、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兒歌《家》大范例。
3、蝴蝶、蜻蜓、小馬、小羊、烏龜、螃蟹、小猴、松鼠圖片等。
4、音樂《我愛我的家》。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進入主題
1、出示PPT,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天空、大樹、草地、河水、幼兒園)。
2、引導幼兒用一句話講述圖片,如: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等。
二、了解詩歌內容,學習詩歌
1、出示詩歌,一起學念詩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家》。
老師邊操作圖片邊念兒歌: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2、利用不同的形式朗讀詩歌,鞏固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如分組朗讀、集體朗讀、個別朗讀等。
3、游戲《找家》
請幼兒扮演天空、河水、樹林、幼兒園,再請幼兒扮演白云、小魚、小鳥、小朋友,音樂響起就去找自己家。音樂一停就要站好,看誰找到自己的家。
三、改編兒歌
1、出示、藍天、河水、大樹的背景圖畫和各種動物,請幼兒嘗試進行改編詩歌。
2、根據幼兒操作的結果讓幼兒改編詩歌。例如:藍藍的天空是蜻蜓的家、是小鳥的家、蝴蝶的家。
四、共同的家
1、教師小結:
小朋友真能干,編了這么好聽的兒歌,現在我們知道了,每種一動物、植物和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我們一起生活在那里。你們知道那是什么嗎?
師:對,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老師也編了一句詩,放在這首詩的最后: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2、聽音樂《我愛我的家》結束本次活動。
附:詩歌《家》
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