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導學案(通用2篇)
小蝌蚪找媽媽導學案 篇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讀準“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的字音,會讀 “灰色、歡迎、阿姨、追上、頭頂、披著、鼓著、”等詞語 。(重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一、自主學習
1、自由讀課文2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范讀課文,生數出課文有( )個小節。
3、快速讀課文,圈出下列生字,并注音。(同桌交流)
灰 迎 阿 姨 追 頂 披 鼓
二、合作探究
1、組內交流識字方法,完成習題。(展示)
( )+( )=頂 ( )+( )=披
( )+( )=阿
2、正確讀出下面詞語。(以組為單位,全班展示)
灰色 歡迎 阿姨 追上 頭頂 披著 鼓著
3、寫句子。
歡迎------
追上-----
4、自讀課文,口頭填空: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 ),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 ),沒過多久,( )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
5、再讀課文,討論交流:(展示)
(1)小蝌蚪什么樣?
(2)小青蛙什么樣?。
6、分角色讀課文,并演一演。
三、拓展延伸:
查找青蛙是捉害蟲能手的有關資料。
四、課堂檢測:
1、連線成詞。
灰 歡 阿 追 披
姨 上 著 迎 色
2、詞語搭配。
雪白的 嘴巴
大大的 肚皮
寬寬的 眼睛
粉紅的 池水
碧綠的 荷葉
清清的 荷花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2、會寫“有、在、什、么、變、條”6個生字。(重點)
一、自主學習
1、組內檢測朗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
3、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有 在 什 么 變 條
二、合作探究
1、小組內觀察探究我會寫的字(交流筆順)。
有 共( )畫,組詞( )。
在 共( )畫,組詞( )。
什 共( )畫,組詞( )。
么 共( )畫,組詞( )。
變 共( )畫,組詞( )。
條 共( )畫,組詞( )。
2、老師在田字格中示范個別字,生認真觀察感悟(生生交流易錯點)
3、生在書上描紅,寫后進行組內評議。
4、組詞
有( )( ) 在( )( )
什( )( )么( )( )
變( )( ) 條( )( )
三、課堂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méi yǒu zài nǎ
( ) ( )
shén mé biàn chū yì tiáo
( ) ( )( )
2、我會選。
場 陣 片 只 群 條
一( )雨 一( )麻雀
一( )蝌蚪 一( )風
一( )藍天 兩( )腿
小蝌蚪找媽媽導學案 篇2
學習目標
(注明重難點)
1、認識"灰、迎"等7個個生字。會寫"灰、阿、頂、披、波、變、條"7個字。(重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重點)3、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課件設計
書上的插圖及字詞課件
理念設計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予以適時的點撥和引導。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3、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調動學生朗讀積極性,采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朗讀。
小方法:(相關知識)
我會學:(預習要求)
1、課文讀5遍 (家長評:熟練 一般 不熟練)
2、畫出生字,認識的字用“△”標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用“○”圈畫出,每個生字口頭組詞2個以上。 (家長評:完成 沒有完成)
3、認過所有生字,并在書上注音。 (家長評:全部認識 個別不認識)
4、讀熟下列詞語:
灰色 歡迎 阿姨 追上去 頭頂 披著 打鼓 變化 波浪
家長簽字:
我思考:
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我過關: (基礎知識練習)
1、 我會注音:
灰( )迎( )阿( )姨( )頂( )披( )
鼓( )變( ) 波( )
2、我會組詞:
灰( )( )阿( )( )頂( )( )
披( )( )波( )( )變( )( )
條( )( )
3、 照樣子寫句子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不見了。
----------------已經---------------------------
4、 我會查字典
要查的字
音節
音序
組詞
在字典中的頁碼
迎
波
條
5、 補充句子
(1)只有( )才( )。
(2)( )學會( )。
我聽寫:
————————————————————————————————————————————————————————————————————————————————————————
我收獲:(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