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守株待兔(精選15篇)
29守株待兔 篇1
《守株待兔》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最后一組課文的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本著三年級語文教學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新基礎教育理念為指導,主要通過在教課本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也就是把 “ 兩類結構”的學習和運用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著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通過設計的表格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學生經歷了這樣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不但對新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并力求通過讀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整個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將課堂教學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獲得健康主動的發展。
29守株待兔 篇2
一、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認讀9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繼續培養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字和分析合體字字形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評價朗讀的能力。
3.通過成語故事的學習,使學生懂得不要存有僥幸心理,如果不主動努力做事,而寄希望于意外,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
二、教學重點
1.會認讀9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
2.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教學難點
理解“守株待兔”成語的含義以及告訴人們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朗讀課文錄音帶,投影片,生字卡,作為獎勵用的綠、黃、紅色星若干顆。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磮D激趣,故事導入。
1.(出示本課的三幅圖)同學們,你們都愛聽故事吧?故事的種類可多了,有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等等。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成語故事。請你看看圖中有誰?他在干什么?結果怎樣?(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為學習課本的規范語言做準備。)
2.誰能用簡短的句子或詞語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以此種方法了解學生對故事的主題把握的情況,從而發現學習的小骨干。)
3.借助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守株待兔。
4.誰來給大家講一講“守株待兔”這個詞語的意思?
5.你們看圖后的猜想和給故事起的名字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讀課文吧!瞧,這是三顆不同顏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這是需要經過努力的。只要把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流利,就可以分別得到綠、黃、紅三顆星。咱們比一比,看誰最先得到三顆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爭奪綠星開始。
請大家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要求聽清字音。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圓圈畫出來,再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
。3)出示詞語卡片,進行認讀。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撞斷撿起兔肉(得)到旁邊
這些字是我們讀書的障礙,要想得到綠星就要先把它們清除。
、僦该x字詞,同學間互相正音。注意“撿”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谌サ粼~卡上的拼音再讀詞。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聽一聽。
③全班齊讀生字詞。(教師要采用先按順序讀,再打亂順序讀,抽卡片讀等多種形式練習。)
(4)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哪!只用了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就順利地得到了第一顆綠星,請大家夸夸自己吧!
2.現在我們要奪取第二顆黃星。
(1)請小朋友們自己輕聲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你覺得哪句話難讀就多讀幾遍,讀通順后再接著往下讀。
。2)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兔子是怎么死的?農夫是怎么想的?
。3)引導學生朗讀“他想,這可是白撿來的便宜,不費一點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要讀出農夫強烈的僥幸心理。)
。4)板書:撿
(5)看第二幅圖,進行發散想象。農夫越想越高興,請你根據課文的內容想想,他心里在想什么?又在為什么高興?(農夫為白撿了兔子而感到高興。他認為自己占了大便宜,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兔子撞死在樹樁上。)
。6)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讀第一自然段的最后兩句話。
。7)小結:大家真了不起!我們不光讀通順了句子,還讀出了語氣,得到了第二顆黃星。
3.摘取紅星,現在開始!
。1)指名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回答問題:什么叫“守株待兔”?成語中的“株”指什么?“待”是什么意思?
。3)師生邊讀邊討論進行探究性學習。
①農夫是怎么做的?
讓學生看投影讀一讀:
第二天,他又來到田里。他想,說不定還會有兔子撞到樹樁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兔子來撞樹樁。(還可以怎樣讀呢?)
②農夫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③再次運用讀書的方法使學生感悟到成語的意義。
師:一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師:兩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師: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整天守在樹樁旁邊……
生:等著兔子來撞樹樁。
。4)揭示成語含義:這就叫僥幸心理。板書:等僥幸心理
師:結果怎么樣呢?
生:他的田荒了。
板書:田荒
。ㄈ├首x全文,感悟成語意義。
1.學生朗讀課文。
2.教師通過手勢和板書點撥意義。并板書“一事無成”。
3.小結:同學們,你們太棒了!今天的讀書水平很高,你們滿意嗎?老師要獎給每位同學一顆紅星。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暀z查。
1.出示詞語,讀一讀。
守株待兔干活跑過來放下兔肉
2.提取要寫字再讀一讀。
兔活跑過放肉
3.你還能給帶點字組成什么詞語。
兔:小兔白兔兔寶寶
活:生活干活活動活命活潑
跑:跑步長跑跑動逃跑
過:過橋過來過去對過過年過節
放:放心放學放假放下放炮
肉:豬肉肌肉雞肉烤肉臘肉
。ǘ┳R字寫字。
1.分析字形。
(1)“兔”容易與今后要學的“免”字混,可以用歌訣的方法強化記憶:小兔,小兔,白又白,短短的尾巴真可愛。(教師用粉筆把點描成紅色)
。2)左右結構的字:活跑過放
先啟發學生找到以上的4個字,再依次說一說怎樣記字形。
(3)“肉”容易與“內”字混,要強調里邊還有一個人。
2.指導寫字。
(1)學生拿出寫字本,先進行描寫,初步感受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本上試寫一個請同學評評寫得如何。
。3)老師進行巡視,對同學寫字的情況進行適時的表揚。
。4)學生練習寫字。
。ㄈ╈柟叹毩。
1.摘蘋果游戲:從蘋果樹上摘下蘋果,讀一讀寫在蘋果后面的詞語中。
2.我的詞語庫:把你喜歡的詞語抄寫在書上。
29守株待兔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守、竄”等6個生字,會寫“守、丟”等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中感知故事內容。
3、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要想有收獲,必須付出勞動。
教學重點:通過自己多讀,去感知故事內容,明白寓意。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寓意。
一、揭題質疑
1、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拿起小手,我們一起書寫課題。(師生一起書寫課題)
2、解題:
⑴守:怎么讀?能組個詞嗎?“守”在這里指的是守候。(板書:守侯)
、拼赫l也能給它組詞?“待”在這里指的是等待。(板書:等待)
⑶株:在課文中指什么呢?觀察課文插圖。指名回答后出示詞語“樹樁”,指名學生帶讀。你能看課文插圖說說“樹樁”是什么意思嗎?
、仁刂甏镁褪——(生齊說課題意思)
3、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問題?(預設:誰守株待兔?為什么會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
4、引入: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自己一邊讀一邊思考剛才的問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課文后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初讀效果:
⑴課文有幾段?指名分段讀。
、剖钦l守株待兔?
三、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種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句子:一天,他在天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不知怎么的,他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⑴撞:怎么讀?指名讀。齊讀。你能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
⑵這只野兔怎么會一頭撞死在樹樁上呢?帶著問題再讀句子。
竄:誰來領讀?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竄”是什么樣子的?
3、什么原因,野兔會從樹林里亂跑出來?請你猜一猜。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⑴想一想這段我們該怎么讀呢?指名讀。大家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
、评蠋煼蹲x,學生評價。(忽然:讀的很快,感覺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竄:讀的很重很快,感覺野兔真的從樹林中飛快地跑出來。)
、驱R讀。
。ǘ⿲W習第二自然段
1、種田人看到了一只撞死的野兔,就怎么做了?指名回答后出示有關句子: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欧蹲x。
、“白撿”是白天撿嗎?那指什么?(板書:白撿)
、敲鎸@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你能找出課文里的一個詞來形容嗎?用大圓圈圈一圈。我們一起樂滋滋地讀一讀這句話吧。(齊讀)“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
2、兔子自己出來撞死的情況會經常發生嗎?也就是說白撿到野兔這樣的情況非常——(少見),這里我們可以用一個詞——僥幸(板書)。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某樣東西,或獲得成功,或避免了某種災害。在這個故事里種田人就是——(僥幸地撿到了一只野兔。)
3、想像:如果你白撿到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你會怎么樣?
4、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是怎么想的呢?指名讀。讀完后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指導朗讀理解:
、胖该x。引導學生評議。
、七@個種田人只想撿到一只野兔嗎?兩只?三只?——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讓我們都來做做這樣的美夢吧。R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于是,種田人是怎么做的呢?默讀第三段,用橫線劃出有關語句。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從此他丟下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此”:領讀。想想怎么記?“從此”是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
“鋤”這個字誰認識?領讀。怎么記?
、其z頭是農民的勞動工具。他丟下了鋤頭,說明了什么?他是一個農民,他本來應該去干什么?而種田人卻——(整天……)
“整天”是什么意思?
引讀理解“整天”:早上,太陽升起,種田人就——(……);中午,太陽高掛,種田人還是——(……);傍晚,太陽快要落山了,種田人依然——(……)
看課文插圖理解“整天”: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只帶了只籮筐,他呀,不干活了。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他還在——(守株待兔)。
2、鋤頭丟掉了,莊稼不管了,什么事兒都不干了,他一心只想再白撿野兔。他想不付出任何辛勞就有所收獲,用一個詞叫——不勞而獲。(板書)
3、種田人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了呢?一起讀最后一句話。(板書:全完)
4、種田人不但再也沒有白撿到野兔,而且田里長滿了野草,莊稼也全完了。他什么也沒得到,就是一無所獲。(板書)
四、深化明理
1、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勸告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學生寫感想,教師巡視。寫完后交流。)
2、小結:做事不能有僥幸心理,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思想,不然最終將會一無所獲。只有實實在在地去做,才能有收獲。
五、課外延伸
我們學了兩則寓言故事。寓言,就是借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會有很大幫助。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去讀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29守株待兔 篇4
《守株待兔》細化教案
一、課題名稱:人教版二下第27課《守株待兔》
二、學習目標分解依據:
標準相關陳述:
1、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是《寓言兩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邊讀邊想等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也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孩子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部分孩子已初步學會默讀的方法。寓言是孩子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孩子們愛讀,也喜歡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三、學習目標:
1、借助課件,全班交流識字方法,正確、熟練地認識課文中的6個生字。
2、通過教師指導、范寫,正確寫好“守、丟、肥、此、樁”這五個字。
3、通過反復誦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通過朗讀課文,獨立思考,學生交流,教師引導,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的心理。
四、評價設計:
1、通過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接力讀課文來完成對目標1的評價。
2、通過完成課后習題“我會寫”來完成對目標2的評價。
3、通過自由讀課文、接力讀課文、教師的朗讀指導,來完成對目標3的評價。
4、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完成來完成對目標4的評價。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課件,全班交流識字方法,正確、熟練地認識課文中的6個生字。
2、通過教師指導、范寫,正確寫好“守、丟、肥、此、樁”這五個字。
3、通過反復誦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課文,獨立思考,學生交流,教師引導,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的心理。
六、學習活動方案:
(一)、導入
1、激趣導入:同學們學過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說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下面請看一組圖畫,(課件出示:樹樁、農夫和幻想中不斷奔跑而來的兔子)你想到了哪個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
2、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隨機指導學生書寫:“守、待、株”。
。ǘ、識字
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能告訴老師你們預習了什么嗎?(熟讀課文,學習了生字)一起來看看你們生字認識得怎么樣。ㄕn件出示“守、竄、撞、樁、此、鋤”)
1、整體讀一遍
2、個別識記守:拆字法識記,組詞。
竄:重點糾正讀音。讓生比劃竄的動作。用“竄出來”說一句話。
撞:拆字法識記,組詞。
樁:形聲字。組詞樹樁。知道樹樁什么樣嗎?生說,課件出示樹樁圖片。
此:些字去掉下半部。課件出示。
鋤:形聲字。組詞鋤頭。
完成目標:達成目標1:通過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接力讀課文完成對目標1的評價。
(三)、課堂自學,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劃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在不懂的字詞或句子后面做上記號。
(4)思考題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學習任務后同小組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詞的投影片檢查字詞的讀音及詞語的理解。
(2)指讀課文。(正音通句)
(3)指名說出題目的意思。(株:樹根或樹樁。待:等待。守在樹樁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發學生情趣,初步感知課文。
觀看《守株待兔》動畫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ㄋ模⒗斫庹n文內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頭撞倒”理解兔子撞樁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讀出這個意思來嗎?(學生試讀)
。2)他為什么這樣樂滋滋的?(“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揀”)他還會想些什么?(啟發想象)能讀出這個種田人此時的心情嗎?(試讀)
2、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碰到這種事該怎樣想,怎樣做?
。ㄊ虑橥耆既,不必專門等這件事再發生,該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這個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著”“看看有沒有……”)當時他會怎么想?(著急、盼望、失意)學生想象,如果你看見了他,會怎么勸他?
3、事情的結果是怎樣的呢?對這個結果你覺得怎樣?(可笑)能讀出這個意思來嗎?(學生讀)
完成目標:達成目標3:通過自由讀課文、接力讀課文、教師的朗讀指導,完成對目標3的評價。
。ㄎ澹、寓意揭示,總結擴展
1、討論:《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不能存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獲,要主動努力地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就是從我們學的這個寓言故事中得來的,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過?討論交流。
完成目標:達成目標4: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完成對目標4的評價。
。⒂^察分析,練習書寫
1、認讀了生字,書寫生字。
2、寫一寫“守”、“丟”、“此”、“樁”、“肥”這個字。
“此、樁、肥、”是左右結構,教師范寫。
學生跟著書空,在書中練寫兩遍。
3、強調寫字姿勢。寫字要求:字寫得端正、整潔的。
完成目標:達成目標2:通過完成課后習題“我會寫”完成對目標2的評價。
附: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白撿野兔→坐等野兔→莊稼全完
。ú淮鎯e幸心理)
29守株待兔 篇5
課前透視
本課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于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意。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或課文插圖、課文內容的錄音或錄像。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觀察談話:出示《揠苗助長》插圖,啟發談話: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通過這兩則寓言,我們會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引出課題)《揠苗助長》
2、解題引入:同學們,你們聽過寓言故事嗎?(學生交流)。教師介紹: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章體裁,它往往借一個虛構的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霸ⅰ奔耐邪囊馑,寓言就是說話包含著某種意思!皠t”在這里是一個量詞,表示條數。“二則”就是二條。
。ńY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發學生的交流討論。自然引出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寓言的常識性知識,豐富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對話平臺:學習《揠苗助長》
初讀
1.讀題思考:讀了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相機教學“揠”字的讀音和意思,“長”在這里讀“zhang"。
2.出示課件或錄像資料,變“話”為“畫”,引導學生觀看,細致了解故事內容。
。ㄓ深}引入,變文字為畫面,激發學生的熱情,了解故事的內容,為學文奠定基礎。)
3、自讀課文。輕聲朗讀課文,找出并讀準生字、新詞。利用用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互相討論。
4、全班交流生字詞語的識記。教師充分鼓勵學生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時地強調重點字詞。
如:
5、游戲鞏固識字。采用“字詞大轉盤”“摘果子”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強調自讀自學,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掌握。通過交流豐富識字經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朗讀
1、引導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說出朗讀體會:你為什么這樣讀?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教師相機啟發、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
如:指導讀第一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為什么要幫助禾苗生長?種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而禾苗長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樣呢?在學生交流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巴望”一詞,教師指導學生讀出焦急和自言自語的語氣。
指導讀第二自然段:啟發學生思考:種田人想出了什么辦法幫助禾苗生長呢?他又是怎樣做得?理解“終于,筋疲力盡”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出“焦急而又疲憊”的感覺。
。ɡ首x是理解課文的最好手段,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的深刻體悟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
3、引導學生從農夫的自信的語言和最終的結果中,體會當時人物的心情和表現。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弄清,結果為什么是這樣?初步體會寓意。
(抓住事情發展的最終結果,聯系農夫的表現,進行鮮明的對比。從強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討論
啟發學生思考:讀了這則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過類似的事情嗎?今后我們應該怎樣做?引發學生討論,教師相機點撥,抽象出寓意。
(升華對寓意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對文本的個性解讀,在交流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對寓意的理解中,培養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事情,促進個性的健康和諧發展。)
拓展
1、啟發學生思考:如果讓你給這個農夫起個名字,你認為他應該叫什么?說出自己的理由。
2、你還知道什么寓言?講給大家聽一聽,并說說從寓言中你有哪些收獲?
。ㄩ_闊學生思路,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問題設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學生個性化的見解,豐富了語文積累,促進了學生想像能力、思維水平及表達能力的提高。)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焦、費、望、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特征,交流觀察的收獲,教師適當強調。如:“焦”的上面,右邊是四橫,不要寫成“住”;“算”字中間是“目”不是“日”!百M”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寫“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筆有變化。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重點筆畫的書寫。
3、學生自主練寫,寫后互相評議。寫得不好的多寫幾個。
。ㄗプ∩痔卣,加強范寫指導,自主寫字評議,提高學生書寫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回顧
1、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學生回顧。
2、啟發交流:從《揠苗助長》的學習中,你得到了哪些收獲?教師相機過渡到本課的學習。
。P注基礎知識,實現自然引入。)
初讀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利用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交流識字記字方法,教師肯定學生個性化的記字方法,并適當點撥重點字在記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b、分段指讀課文,了解學生讀文情況。
3.啟發思考:通過讀文,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ㄒ詫W生自讀匯報為主,組織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抓好基礎的同時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
研讀
1.啟發學生思考:根據讀文和自己的理解,學習這則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問題?教師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梳理學生回答,展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結果怎么樣?這個人做得對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ńY合著學生學習第一則寓言的基礎,和課文內容短小,語言平實的特點,充分放手。引導學生根據讀文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指導,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像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2.結組學習。引導學生圍繞著梳理出的問題研讀課文。教師巡視,適當提示,比如:要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情等。
3.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讀書匯報,適時地引導學生理解語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豐富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蘊含道理的感悟和體驗。如:
抓住“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币龑W生體會。“白”字。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撿了便宜心滿意足的語氣;撿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導朗讀該句,讀出種田人那種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結果怎樣?指導學生讀出惋惜的語氣等。
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啟發學生交流:這個人做得對嗎?
。ê献髯x書,解決問題,教師適時點撥,提高了學習效益;拥男问,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研讀氛圍,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加深了對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拓展
1.討論:讀了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在生活中,你見過像課文中的種田人一樣的人和事嗎?
3、思考:種田人正坐著等待兔子,假如你經過看見了,你會怎么樣來勸說他?
。ㄒ龑W生聯系生活,結合自己的認知實際,創設情境,創造新的思維發展點,引發學生討論交流,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守、丟、此、樁、肥”,組織學生進行觀察。
2、教師示范書寫。
3、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揠苗助長: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長”。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靈活變通。也比喻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或不經過努力而僥
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說話。
筋疲力盡: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相關鏈接:
1、寓言:文學體載的一種,是含有諷諭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經驗和知識的結晶,少數是哲學家與作家個人的創作,多數是勞動人民的集體創作。
2、中國寓言網:
閱讀在線:
鶴和狼
狼吃東西特別饞。在一個宴會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頭鯁在嗓子里,差一點送了命。很幸運,這時剛好一只鶴從那里經過。狼便向她做手勢,請她過來幫幫忙。
女大夫立刻開始做手術。她以高超的技術為他取出了骨頭,然后,要求付給她一定的酬報。
“你的報酬?”狼說,“我的好大嫂,你是在開玩笑吧!我讓你從我的喉嚨里縮回脖子,難道這還不夠厚道么?快滾吧,你這沒良心的東西,千萬別再落到我的爪子下!”
29守株待兔 篇6
一、教材簡說
讀罷寓言兩則,感悟出幾個“好”,幾個“真”。
好焦急——禾苗長得太慢;“好”辦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好辛苦——從中午一直拔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好”結果——“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枯死了;好愚蠢——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
真痛苦——種田太無味、干活太勞累;真幸運——野兔撞樁,啥力也不費;真敢想——每天撿一只,野兔肥又美;真耐心——日出樁邊等,日落茫然歸;規傷悲——野兔沒再來,農田盡荒廢;真愚蠢——死守舊經驗,絲毫不知變。
“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都是古人做的蠢事,但這樣的事今天仍然存在。違反規律,急于求成,這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不是普遍存在著嗎?不努力做事,心存僥幸,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也普遍存在著嗎?因此本文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我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不妨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感悟。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教學建議
。ㄒ唬┳R字寫字
1.識字指導。
學習本課生字,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主動獨立識字。如:(1)帶詞識字。在默讀時畫出生字和生字所帶的詞語,反復讀幾遍,然后可多組幾個新的詞語鞏固對字音與字義的認識。要提醒學生注意,本課要認的生字中,“喘、守、撞、樁、鋤”都是翹舌音,“竄、此”是平舌音。
。2)動作模擬識字。如,“喘”,作“喘氣”狀。
(3)結合生活經驗識字。如,“撞”,下課了猛跑就容易“撞傷”人。
。4)熟字加偏旁識字。如,“樁、竄、鋤”。但要注意“竄( 。备按ā 。、“鋤( 。备爸ā 。弊x音的區別。
學生自學后可讓他們互相交流好的識字方法。教師表揚有個性有創意的識字方法。
2.寫字指導。
(1)寫正確
“丟”字是上下結構的字,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折合寫成一筆。“焦”上的“隹( 。弊质撬臋M,不能少寫一橫!八恪弊种虚g是“目”,不是“日”,可以這樣提醒學生,計算要用眼睛。“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再寫撇、豎!巴弊稚厦娴摹啊 笔恰巴觥弊值淖冃螌懛ǎQ折改為豎提,右邊沒有點。
。2)寫美觀
“守”字的寶蓋應大一點,下面“寸”字的橫不宜超出寶蓋的兩邊。而“丟、算”二字下面的橫卻要寫長,以突出主筆!百M”字上邊的“弗”應盡量寫扁,給下邊的“貝”字留下空當。
。ǘ├首x感悟
1.要繼續練習默讀課文,在默讀中感知課文內容,并感悟一些詞句的意思。兩則寓言的教學都可以先讓學生默讀,然后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說課文大意,以檢查默讀的效果。
2.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詞句和寓意。
。1)學習《拔苗助長》。第一自然段要把那個人巴望禾苗長高的焦急心理讀出來。在讀中可通過換詞比較法感悟“巴望”一詞,表現那個人非常盼望,非常急切的心情。對“焦急、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等詞語,可聯系“巴望”一詞,在一邊讀一邊做動作中感悟。
第二自然段里的“終于”一詞,說明那個人想辦法想了很長時間!耙豢靡豢猛呃锇危瑥闹形缫恢钡教柭渖,弄得筋疲力盡!闭f明那個人拔苗花了不少時間,人累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朗讀這一段時要重點讀出“終于”與“筋疲力盡”的感覺。
讀第三自然段時,要把那個人又累又高興的樣子讀出來。
讀第四自然段,要讀出結果的意外,也可適當帶有嘲諷的語氣。
之后,教師要啟發學生思考討論:那個人為什么費了那么多力氣,但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呢?(因為他不懂得禾苗生長靠自己力量的規律。他做事太急于求成了。)教師可在歸納學生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悟出寓意。
。2)學習《守株待兔》。讀第一自然段,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要重點理解“竄”的意思?赏ㄟ^“忽然”一詞表現出事情的意外。有條件的可通過演示兔子“竄”出來的動畫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讀第二自然段要揣摩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后“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幸”的錯誤。
讀第三自然段可帶點嘲笑的口吻。對課后“泡泡”里的問題:“我想對種田的人說……”可用角色表演法落實。讓學生在表演中勸說種田人,在表演中自悟寓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積累運用
1.建議在感悟的基礎上,積累寓言、拔苗助長、巴望、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喘氣、一大截、白費、守株待兔、樂滋滋、鋤頭、撞死、樹樁、從此等詞語。
2.課后“讀讀想想”的練習,是讓學生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與準確性。
三個句子去掉帶點的詞語后,意思和原來的句子不大一樣了。第一個句子去掉“好像”一詞后,就是肯定禾苗沒有長高的意思了,而原句表達的意思是說禾苗實際是在長的,只是由于長得慢,那個人感覺不到禾苗在長。第二個句子去掉“焦急地”以后,那個人在田邊怎樣地轉來轉去就不具體了。就不能表達出他非常急切的心情。第三個句子里的“整天”是說種田人一天到晚地等著,可見他十分愚蠢。去掉這個詞后,種田人什么時間從在樹樁旁等著就不清楚了。
3.讓學生說說在學習上和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類似“拔苗助長、守株待兔”這樣的事。
(四)實踐活動
1.課前課后,學生可以閱讀一些中國古代寓言,如,《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南郭吹竽》。可以召天一次寓言故事會。
2.課后把這兩則寓言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查字典引入新課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1)認讀字音。
。2)積累新詞“寓言”、“寓意”。
。3)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幫學生理解詞義時,可以簡化為:寓言是借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
寓意:寄托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的是什么故事?這兩個故事各說明什么道理?帶著總是讀課文。
(二)自讀感悟
1.自讀課文。
2.感悟上面提示的問題。
3.選擇一則細讀體會。
。ㄈ┬〗M合作討論
1.同選一則寓言的一組,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3.小組代表綜合同學意見,整理講稿。
。ㄋ模┐蠼M互講、互學寓言,體會寓意
1.看圖講述寓言故事。
2.讀課文中帶諷刺性的詞句。
3.體會寓意。
(1)聯系課文談體會。
。2)聯系周圍實際談體會。
。ㄎ澹├首x比賽,大膽質疑
1.兩組比賽朗讀。
2.質疑。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ㄆ撸┱n外閱讀寓言故事
29守株待兔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守株待兔、樹樁、樂滋滋、鋤頭”。
2、朗讀和背誦課文,抄寫最后一個自然段。
3、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心存僥幸,做人要老老實實,成功要靠誠實的勞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寓言《守株待兔》。(板書課題)
“株”是什么?“待”又指什么?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老師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學習能解決這些問題。
二、確立學習目標。
學生自主確立本課的學習目標,集體再討論修訂。
三、課堂自學,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劃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3)在不懂的字詞或句子后面做上記號。
。4)思考題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5)完成學習任務后同小組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詞的投影片檢查字詞的讀音及詞語的理解。
。2)指讀課文。(正音通句)
(3)指名說出題目的意思。(株:樹根或樹樁。待:等待。守在樹樁旁等待,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
3、激發學生情趣,初步感知課文。
觀看《守株待兔》動畫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解課文內容。
1、第一、二自然段。
。1)那只兔子是怎么死的?(抓住“不知怎么的”“一頭撞倒”理解兔子撞樁而死完全是偶然的。)能讀出這個意思來嗎?(學生試讀)
。2)他為什么這樣樂滋滋的?(“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揀”)他還會想些什么?(啟發想象)能讀出這個種田人此時的心情嗎?(試讀)
2、第三自然段。
。1) 如果你碰到這種事該怎樣想,怎樣做?
(事情完全偶然,不必專門等這件事再發生,該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
。2) 這個人是怎么做的?(“整天坐在”、“等著”“看看有沒有……”)當時他會怎么想?(著急、盼望、失意)學生想象,如果你看見了他,會怎么勸他?
3、事情的結果是怎樣的呢?對這個結果你覺得怎樣?(可笑)能讀出這個意思來嗎?(學生讀)
五、寓意揭示,總結擴展。
1、討論:《守株待兔》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不能存僥幸心理,想得到意外收獲,要主動努力地去做。)
2、“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就是從我們學的這個寓言故事中得來的,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
3、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過?討論交流。
六、布置作業。
1、熟記生字詞。
2、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抄寫課文最后一段。
3、把這個故事講給鄰居小弟弟獲小妹妹聽。
附: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白撿野兔→坐等野兔→莊稼全完
(不存僥幸心理)
教案點評:
教學分四個步驟:(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指導理解題意。(2)組織學生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3)借助媒體,生動形象地描繪。(4)指導朗讀,背誦寓言,理解寓意。學生自由組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拓展,再次體會寓意。
29守株待兔 篇8
一,教學目的
1.認識“耕、翼”等4個生字,學寫“守、株、待”等9個生字。
2.能讀準字音、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關于寓言故事的相關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認讀字詞。
。1)同學們,寓言故事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用簡練的語句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能從《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學習課文,找一找答案吧!
。2)出示圖片。(守株待兔)
古人寫的寓言故事叫文言文寓言,今天咱們看看古人是怎么守株待兔的。
(3)板書課題。
(4)提問“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5)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請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文,師隨機正音。
預設:
(1)折頸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動作,提手旁,“頸”應讀三聲。
(2)“冀”字正音。
3.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提示“株、待、耕、折、頸、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后寬。
指導書寫“守”和“宋”,引導觀察兩個字的異同。
第二課時
1.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結合注釋再讀課文。
(2)在讀文的過程中,你能讀懂哪個問題?出示:誰在等兔子;為什么守著樹樁等兔子,等到了嗎?
2.學習第一句。
(1)誰在等兔子?
(2)這個宋國人是干什么的`?
3.學習第二句。
(1)圖中除了有農夫還有什么?
(2)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4.學習第三句。
(1)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為什么會被農夫得到?
(2)為什么兔子會撞到樹樁上?
(3)強調“頸”字讀音。
(4)從哪個字你知道,兔子跑得快?
5.學習第四句。
(1)白白撿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農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學,出示“耒”的圖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頭,是翻土用的農具,想一想,你認識的字中哪個是以“耒”做偏旁。
(3)“耒”的字意已經了解了,“釋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說的?(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4)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懂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出來。
(5)出示斷句: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6.學習第五句。
(1)他一直這樣等,有什么收獲嗎?
(2)課文中怎么說的?
7.疏通課文。
(1)讓我們把這幾句話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讀出節奏感。
8.小結。
這篇文言文對于孩子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學習時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結合注釋對語句進行理解,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串起整個故事,形成整體的認識。教師在教學時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反復朗讀,讀中感悟,對寓意也有了清楚的認識。
29守株待兔 篇9
編者的話:
聶紅云是凌河區解放小學的一位青年教師。她在凌河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獲“班主任日記交流一等獎”;在錦州市文科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特等獎。本網此次發表的《守株待兔》、《我是國寶》、《風娃娃》和《看不見的風》四課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就是聶紅云老師為這次課堂教學基本功大賽抽簽準備的,其中參賽課文是《守株待兔》。
課前:猜成語(幻燈出示)
師:首先我們互相認識一下好不好?我姓聶,你們可以叫我聶老師。來和我打個招呼吧。孩子們,你們的爸爸媽媽一定給你們講過很多故事吧!這里面一定有很多的成語故事,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做個游戲,叫“看圖猜成語”。
你們知道的成語可真多!今天我們就猜到這吧!下面我們開始上課。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出示守株待兔的圖片。
師:孩子們,你們能不能猜出這幅圖畫的是哪一則成語故事。
生:守株待兔。
師: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則很有趣的成語故事,注意看老師寫課題。
先寫一個寶蓋頭,下面是寸字,合起來念什么呢?寫拼音,注意把翹舌音讀準,請你再來拼讀一遍,第三聲,我們一起讀一遍。
看下一個字,株,在這里指的是樹樁,待,就是等待,
守在樹樁旁邊等待什么呀?
生:等兔子。
師:就是這只可愛的小兔子(出示圖片)。
下面老師要寫 “兔”字了,同學們注意看:一個刀字頭,就像兔子的長耳朵,再寫一個扁口,撇,豎彎勾?催@只小兔子,它還有一個毛茸茸的短尾巴呢。它在這里變成了一點。下面你也伸出小手指把它書空一遍。
生:書空。
師:再一起讀一讀課題。
生:讀課題。
二、隨文識字
師:大家再看看圖,是誰守在樹樁邊等待兔子?
生:是農夫。
師:貼圖(農夫)。
古代把農民叫農夫,板書古代,認識“代”
生:讀“代”字
師:這位農夫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打開書,把書端好,聽老師給你們讀一讀這個成語故事。
師:講讀故事 (配樂 )
有意思嗎?你也像老師這樣借助拼音讀一讀課文,一邊讀一遍圈出課文中要求我們認識的10個生字(同時屏幕出示生字)
師:剛才我們讀了一遍課文,(指板書)現在你知道這位農夫為什么要守株待兔了嗎?
生答:因為農夫撿了一只死兔子。
師:(邊板書“撿”邊說):原來他毫不費力白撿了一只兔子啊!
。ㄕJ識“撿”)做撿的動作,看撿東西要用手,所以撿字的左邊是提手旁。大家拼拼吧,注意拼音要讀準。生:拼讀。
師:讀得真好!農夫怎么會撿到一只兔子呢?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生:讀
。ㄆ聊怀鍪尽巴米右娏巳恕巡弊幼矓嗔!保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這句話里有還有四個生字寶寶呢!你愿不愿意做一次小老師,把你認識的那個字教給同學們!
生1:我認識了“慌”這個字,它是三拼音,請大家跟我讀一遍。這個字左邊是豎心旁,表示小兔子當時心里很害怕;右邊是“荒”字,記住了右邊的讀音就能記住這個字的讀音了。
師:板書“慌忙”,這兩個字都是豎心旁,從慌忙這個詞中我們能看出小兔子怎么樣?
生:很害怕 很緊張 很慌張 很慌亂。
師:是啊,它又緊張又害怕。
生2:我認識“逃”這個字。因為我以前認識“桃”,把木字旁換成走之旁,就是“逃”。
師:板書“逃走”。小兔子這么慌張的逃跑難道是遇到什么危險了?
生答:因為小兔子看到了農夫。
師:小兔子多害怕呀,所以才慌忙逃走。
指板書鞏固認讀“慌”“逃”。
生3:我認識“撞”這個字,我編了一句兒歌,“兒童伸手把門撞”。
它是翹舌音,我們再把它讀一遍
生4:我能用“斷”字組詞,斷開、折斷、斷裂、砍斷、斷線、撞斷。
板書:撞斷。
師:(指板書)說:這只小兔子太緊張了,又看到農夫,所以他一不小心撞斷了脖子,死了。
我們把這幾個生字再放回到這句話中,再來讀一讀,注意一定要把字音讀準(自讀)
。ㄖ该x,指導讀“慌忙” “一不小心”)
三、律動
我們都替這只兔子著急啊,是吧。心里可緊張了!現在咱們來放松一下吧!
四、鞏固字詞
師:剛才我們認過得生字還能記得嗎?咱們試一試啊,你要是認識就大聲讀出來
生:讀生字和詞語。(課件認一認)
師:太棒了,這么短的時間里你們就認識了7個生字,真了不起,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剛才我們知道了農夫在田里干活時沒花一點力氣就白撿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這意外的收獲真讓他開心啊!我們也用高興的心情讀一讀這句話(課件:這可是白撿來的-------兔肉)
注意這里也藏著一個生字,你要把它讀準。
這個生字你讀準了嗎?(卡片“肉”)聲母是r,大家一起讀,指名讀
師:出示圖片,你看農夫在想什么呢?
生:讀課文。
師:他還會想什么呢?
生:他會想,明天我還來這里等兔子。
生:他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兔子就不用種田了,種田多辛苦。
師:是啊,他想,我不用種田了,明天我還來這里等著白撿兔子,我天天來。
農夫越想越高興,一路唱著歌提著兔子回家了。
師:看圖片,你看他多高興啊,多得意啊,我們再讀讀這一部分。
生:看大屏幕讀(他想----最后)齊讀
師:這為農夫真是太可笑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吧,指名讀。(配樂)
師:孩子們,生字寶寶都從課文中跑出來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
。ㄒ韵侣裕
。ㄒ唬
1.字、詞語,
2.選詞填空
代 帶 待
今天,老師我們學習了一個發生在古的成語故事,名字叫《守株兔》。
。ǘ┯涀,寫字
按結構分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了哪個字?
指導寫字“兔”,“跑”
剩下的子我們下節課再寫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成語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了(指板書)
古代有一個農夫,在田里干活的時候白撿了一只兔子,它為什么能白撿到兔子呢?是因為兔子在慌忙逃走時,一不小心撞到了樹樁上,撞斷了脖子,死了。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嗎?接下來農夫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下節課接著學習。
板書設計:
守株待兔
慌忙
古代 農夫 撿 兔子 逃走
撞斷
29守株待兔 篇10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妒刂甏谩愤@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為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著兔子的到來,最后結果是毫無收獲,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著哲理:要想有所收獲,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幸,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發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夫,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匯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谛抡n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獲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于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币虼,在導入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談話導入法,并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貍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么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們有什么疑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著,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范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為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并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匯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后,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為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于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節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為深入研讀環節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為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么呢?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谵r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凵洗蔚耐米幼驳搅藰錁渡,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里知道的,農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獲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環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為: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夫嗎?
(五)小結作業
最后,我會讓學生談收獲,我進行總結,結束本課。作業是課堂的眼神,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將這個故事寫成現代文,下節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認真聆聽!
29守株待兔 篇11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語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夠對文中的種田人、野兔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4、對故事的結果展開發散思維訓練。
5、能夠對別人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并體會寓意。教學難點: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感受。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圓卡片、人物圖片(種田人、野兔、樹樁)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剛剛學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這個故事教育我們不要做壞事,不要做自己欺騙自己的事。今天我們還有一篇名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嗎?(利用巧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同時這又是的重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教師板書課題)讀故事: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課件展示課文情景劇及文字)(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2)欣賞課文的畫面展示,并初步體會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讀課文:課文內容多么生動有趣呀,同學們想親自讀讀課文嗎?(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要求:(1)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理解字義,把生字圈出來。(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3)在課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題目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1)課文中八個生字寶寶已被老師請了出來,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交朋友?那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嗎?請同學們合上書。(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張指名學生認讀、組詞并在黑板上默寫這個字,卡片交給同桌觀察字形,完后訂正學生寫的字,并比較誰的字寫的工整美觀(此處兩問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快速準確記住字形。)(2)理解課題:打開課本①學生匯報株的意思是樹樁。(教師板書,同時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樹樁的形狀,教師在黑板貼上自己制作的樹樁圖片)②學生匯報待的意思是等,師問:等什么?(在學生齊答兔子時,一邊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野兔的樣子,一邊在黑板貼上野兔圖片)③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學生找出從此他丟下出頭一句,師問:文中的他指誰?(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貼上種田人的圖片,并叫學生觀察種田人的動作和神情。)
(3)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結合黑板上的圖片說出守株待兔的含義。(圖片板書比較直觀,學生容易理解)
(4)剛才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請出來和小朋友交朋友,現在請小朋友把你的新朋友送回家去。①請同學們找一找課文中分別描寫種田人、野兔、樹樁的生字是哪些?把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相應的圖片下。(這一環旨在讓學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特點,為后邊的課本劇演出奠定基礎)
(5)同學們在自學過程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學生定會問樂滋滋的意思,師追問:課文中說誰樂滋滋的?他為什么樂滋滋的?如果換作是你,你感覺怎樣?)(這幾個問題不但讓學生理解了樂滋滋的含義,還讓他們領悟了課文內容)
(6)誰能用樂滋滋的語氣去讀這一段,指名朗讀。(然后課件展示這一段的情景朗讀。)
悟故事:三、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課件展示下列問題)1、那只兔子怎樣死的?故事的結果怎樣?面對這樣的結果你想到了什么?(小組討論后匯報,然后課件展示:情景朗讀野兔的死因及事情的結果,學生體會朗讀語氣)2、指名說說這兩段的朗讀語氣,并找學生試著朗讀。3、假如種田人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樣勸他?故事的結果又會怎樣?你還想對故事中的野兔說點什么嗎?(針對野兔跑得快,慌慌張張的竄出來撞死了這點和學生平時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容易摔跤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4、結合你的學習和生活談談你的感受?(這個問題讓學生談有點難度,可以課件展示以下場景描寫:①考試時有學生偷看課本或同桌試卷②小偷盜竊財物③打麻將賭博等。以便讓學生領會不勞而獲的含義,還可以借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課件展示以上問題)(這幾個問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故事內容,領悟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演故事:
四、課本劇表演
1、借助板書分析種田人、野兔、樹樁的特點。(教師引導)2、分角色表演,指一名學生朗讀或全班齊讀課文。
3、還可以讓種田人邊自述邊表演,適當發揮故事結尾,表演出種田人的懊悔心理。其他角色配合表演。(這種表演可以使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編故事:五、課外練筆
續編故事:要求:從種田人看到它的莊稼全完了展開想象,編出種田人先是懊悔,繼而反省,接著踏踏實實的勞動,終于在來年獲得了豐收。(這一練習既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想象力,又可以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應老老實實的勞動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29守株待兔 篇12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畫片守株待兔。
活動過程:
一、認識成語守株待兔。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A、能等到B、等不到)雙方說出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總結,突出重點:
A、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總結,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
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活動反思:
《守株待兔》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最后一組課文的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本著語文教學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新基礎教育理念為指導,主要通過在教課本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也就是把“兩類結構”的學習和運用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任務。
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著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通過設計的表格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
學生經歷了這樣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不但對新知識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為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并力求通過讀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整個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將課堂教學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獲得健康主動的發展。
29守株待兔 篇13
活動目標:
1、理解成語故事“守株待兔”,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2、初步嘗試根據畫面線索提問,并用語言清楚表述。
活動準備:圖片。
關 鍵 點:知道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故事只有圖片,所以小朋友要認真、仔細的看,才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2、幼兒觀察圖片(從開始到農夫天天站在樹下)。
3、觀察解惑,初步感知。
。1)看了故事前面這幾張圖片,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2)兔子自己撞在樹上的事情會不會天天發生?
師:這樣不會經常發生的事情,我們可以說是偶然的、碰巧的、難得的事。
。3)還有誰想問問題的?
。4)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如果農夫一直這樣等下去,田里的莊稼會怎樣?
(5)幼兒觀察故事后半部分圖片。
。6)故事看完了,你現在有什么話要說?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4、完整欣賞,加深理解。
(1)下面,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一遍。一會請你來說說:你覺得農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不努力付出是不會成功的。
5、了解名字,延伸活動。
師:剛才這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守株待兔。
6、延伸:“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許多成語像“守株待兔”一樣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些道理。小朋友回家可以向爸爸媽媽學一些成語故事,以后我們來講給大家聽。愉快結束。
29守株待兔 篇1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初步理解故事,明確故事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運氣不會天天有,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2、培養幼兒樂意傾聽故事,并能用繪畫表達其內容。
3、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VCD圖片
活動過程:
一、我們學過哪些成語故事?誰知道它的寓意?
二、今天老師再請小朋友學習一則寓言:守株待兔(出示字卡)
1、有一天,一位農夫正在田里鋤草,突然驚動了一只野兔,它跑得很快,這只野兔為什么跑得這么快?(幼兒討論)
2、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生,野兔一不留神竟撞在了田邊的一個樹樁上,會怎么樣?
3、農夫喜出望外,趕忙拾起兔子,帶回家去,農夫得到這只野兔會怎么做呢?
4、農夫回到家,確實把野兔美美地吃了一頓,他邊吃邊想,你們猜猜看會想些什么?(討論)讓我們一起說說農夫的美夢吧!
5、從此,農夫再也不耕田鋤草,他天天守在那個樹根旁,等待野兔撞*在樹根上,從早上等到晚上,從日出等到日落,日子一天天過去了,農夫等到的會是什么結果?(幼兒討論)
6、聽到這兒,你覺得農夫的做法怎么樣?為什么?(幼兒討論)
三、觀看動畫,加深理解
1、剛才小朋友聽了這個故事,現在想看看動畫嗎?
2、如果你是農夫的朋友,你想對農夫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這則寓言故事很短小,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勞動不會有收獲,運氣不會天天有,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四、自由講述,鞏固故事內容。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只野兔從旁邊的草叢里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
寓意:
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29守株待兔 篇15
設計理念
寓言教學往往“得意而忘言”,以人文教化為價值去向,以從文本中獲得人文內涵為核心目標。本則設計旨在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注意從語言文字入手,強化基礎訓練,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面.兩者同生同構,相得益彰。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露出來”。等詞,初步掌握字理識字、歸類識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帶“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這四個詞語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種田人因為一次意外的收獲便抱有的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讀題存疑,整體感知
1、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齊讀課題。
2、教學“守”:
拼讀“守”。
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們能望文生義。“守”上面的寶蓋頭表示房子,下面是個“寸”?粗@小房子,守著這方寸之地就是“守”。
這里是守著什么?(守株)
3、教學“株”、“樁”:
觀察課文插圖,理解“株”就是樹樁。(板書:樹樁)“株、樁”都是形聲字,左表義右表聲。
4、理解“守株待兔”:守著樹樁等待著兔子。
5、看課題質疑: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嗎?
6、讀三五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由課題生發的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組織識字教學。落實雙基;圍繞課題展開質疑,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現,并且對讀文產生強烈的興趣。同時,一堂課緊緊圍繞這三個話題,保證了對話的有效進行。]
二、讀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讀“怎么守”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
從此(cǐ)他丟下鋤(chú)頭,整天坐在樹樁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zhuàng)死在樹樁上。
拼讀生字,讀通句子。
1、比較句子:出示:
從此他丟下鋤頭,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2、引讀:早上,太陽升起,種田人——(學生讀:就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中午,太陽高掛,種田人還是一(學生讀,內容同上);傍晚,太陽快要下山了,種田人依然——(學生讀。內容同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引讀理解“整天”,一個從早到晚整天坐在樹樁旁傻傻等待的種田人的形象就浮現出來,學生迫不及待到要去尋找原因,以疑促學。]
(二)研讀“為什么守”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cuàn)出來。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
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拼讀生字,讀通句子。
1、比較品味“竄”。
如果不用“竄”,還可用什么詞?筆直地向前跑、向前沖能叫“竄”嗎?想象一下,是什么原因讓野兔這樣慌亂地從樹林里竄出來。
2、對種田人沒花一點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種田人又是怎樣想的?
根據大家的交流出示: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喜洋洋)
朗讀指導:
每天都白撿一只野兔,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請男孩樂滋滋地讀讀種田人心里想的這句話。
不是一只,也不是兩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請男孩樂滋滋地再讀一讀。
種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樂!全班一起讀一讀。
3、小結:正因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
[設計意圖: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跡地指導而又層層推進地朗讀,把學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實在太可笑。]
(三)回讀“怎么守” 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從此”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
2、為什么是“丟”而不是放呢?(放在一個地方,以后還要拿來用。丟是扔得遠遠的,不知扔到哪兒去了,他壓根兒不想再拿起鋤頭了)
3、想象說話:他是一個農民,他本來應該去干什么呀?(松土、播種、施肥、澆水、鋤草、捉蟲……)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種田人卻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兒,樂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兒,滿懷希望地想:
第三天,他還是坐在那兒,傻傻地想:
4、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種田人的心里還是那個想法:兔子會來的,兔子一定會來的!他還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呢?
5、你快去勸勸種田人吧!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插圖旁。
小結: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不勞動不會有收獲。
這就是寓言故事(板書:寓言)用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大道理。
[設計意圖:回讀重點句,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在思悟中讓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放”與“丟”的比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說話拓展。都是為了讓學生深入種田人的內心。勸說種田人的小練筆使人文內涵從課本的語言文字中跳出來,進入學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讀下面短文。
撿到一個英鎊
杰克是英國倫敦的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頭撿到一個錢包,錢包里裝著一個英鎊。“一個英鎊!這比我一星期的工錢還多!”杰克欣喜若狂。從此,他無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來走去,從街頭走到街尾,從東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條獵狗似的,在街上搜尋著。由于長期彎腰注視著地面,他的腰彎了,背駝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勞動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鎊、一萬三千顆紐扣、五千多枚別針……而他原來的工友們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勞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小結:守株待兔的故事古代有、現代有,中國有、外國也有,在我們身邊也有像種田人、像杰克這樣的人.讓我們把這兩句話送給他們。齊讀寓意。
讓我們也把這兩句話牢牢地記在心里。齊讀寓意。
[設計意圖:適當拓展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體現了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倡導開放的語文教學。本環節的拓展是同一主題的延伸。]
四、復習鞏固,書寫漢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歸類:如果把這6個生字娃娃編編隊,讓它們結伴出去玩,你會怎么分?
①平翹舌音②上下、左右結構③動詞④形聲字
小結:歸類識字,我們能更有效地記住生字。
3、書寫“守、此”。
讀帖:學生自己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臨。簩W生說書寫注意點,教師示范,學生臨摹。
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評價:自評,互評。
[設計意圖:識字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適合的方法識字,尊重學生的個性需要,能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寫一手漂亮的字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語文課就要扎扎實實引領學生寫好中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