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和燈光》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情境教學 教學內容:一、歌曲 星星和燈光 二、綜合訓練(一) 教學目的: 一、要求學生用悠長、流暢的氣息,連貫、輕盈的聲音表達熱愛家鄉、勤奮學習的感情。 二、通過欣賞,感受并初步了解旋律進行的幾種方式(上行、下行、平行)在表達音樂的情感和形象上所起到的不同作用。 三、鞏固常用音符的名稱及時值比例知識。 四、通過創設歌曲情境、搜集教學需要的詳實資料、制作精美的動畫畫面,讓學生進入一個精彩的音畫世界,以畫啟聲。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喜歡音樂,熱愛音樂。 教學過程 : 一、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連音練習 目的:訓練學生用連貫的聲音歌唱。 1=C 4/4 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 - 0 ||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mi ma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yi ya 2、跳音練習《歡樂頌》1=C 4/4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3. 2 2 - | mi mi ma ma mi mi ma ma mi mi ma ma mi mi ma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1 1 - || mi mi ma ma mi mi ma ma mi mi ma ma mi mi ma 3、發聲練習曲《半個月亮爬上來》 目的:訓練學生用悠長、流暢的氣息,連貫、輕盈的聲音歌唱。 三、導入 師:你們認得這個字嗎?(屏幕出現“彝”字)你能說出一個帶“彝”字的詞嗎?(屏幕出現“彝族”)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屏幕出現中國政區圖)。彝族是我國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貴州。(彝族村圖)彝族人民居住的地區山川壯麗,資源也十分豐富。那里有全國聞名的瀘沽湖景區,(瀘沽湖景區圖)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你看,綠色的群山環抱著一池碧水,那山水相映的綠色仿佛可以流動。藍天、白云、湖水、大地組成了一幅和諧而又美麗的圖畫。彝族最盛大的節日是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節日期間,人們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火把節場面),開展摔跤、賽馬、斗牛、斗羊等多種多樣的傳統節慶活動。夜里,彝家村寨男女老少手持火把在山坡田野歡呼,祈求五谷豐登、生活幸福。他們環繞著熊熊的篝火輕歌曼舞,徹夜狂歡。聽,山那邊的彝家孩子們也高興地唱起歌來了(播放歌曲及flash動畫) 四、新歌教學及歌曲處理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彝族兒歌。 1、出示歌譜,跟琴歌曲旋律。師教學生認識下滑音記號并示范下滑音的唱法。(幻燈) 2、師:老師上節課說了在這首歌曲中第三線上的音為do,請同學們注意流動do的唱法,復習唱譜。(幻燈) 3、老師有感情地示范讀歌詞,強調①每個樂句末尾不拖音②“要問誰是好歌手”一句要突出疑問的語氣。讓學生模仿并記憶。(幻燈片:讀詞要求) 4、配樂朗讀歌詞。(播放歌曲動畫) 5、聽唱法學習歌曲。提醒學生在唱“家”時注意全音符的時值,突出“家”字表達出的自豪感。師:歌詞中彝家的“家”字用全音符,時值較長,表達了彝家人的自豪感。 6、提醒學生注意:從旋律上看的兩個樂節如 2 2 7 1 2 - | 1 7 1 7 5 0 | 夜空 閃 耀 萬 顆 星 應運用流暢的氣息,連貫的聲音歌唱,而不能間斷。休止符前的音要收束利落,切勿拖沓。(幻燈) 7、師分析歌曲的處理:隨著旋律的發展,情緒步步高漲,最后一個樂句是全曲的高潮。要求學生連貫、輕盈的聲音演唱歌曲。(幻燈片:歌曲的處理要求) 8、用打擊樂器(鈴鼓、碰鐘、自制沙錘)為歌曲伴奏(四拍擊(拍)一次)。 五、課間活動(形體操) 六、綜合訓練(一)(幻燈片依次播放) 1、復習常用音符休止符時值,告訴學生音符數字越大而時值越小。 2、師請同學模擬四種聲響后做綜合訓練(一)習題。 手表 臺鐘 掛鐘 x - 大鐘x - - - - 七、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