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豐收》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及點評
本教學設計及點評由洪嘯音樂教育網友 媚眼如絲 推薦
配圖: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 風信子
教學內容1.欣賞滿族音樂《太平年調》、《腰鈴舞》、
2.學唱滿族歌曲《歡慶豐收》、《喜歌》。
3.滿族音樂游戲賽“威呼”。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學唱滿族歌曲,初步感受用音節省、旋律平穩的特點。
2.能夠準確的演唱歌曲,并根據歌曲內容表現自己的情感。
3.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音樂游戲賽“威呼”,感受滿族的風俗游戲。
教學重點
準確的演唱歌曲,在音樂活動中創造參與賽“威呼”游戲。
教學準備
課件、電子琴、 “賽威呼”(滿族兒童游戲)道具
教學年級 三年級
教學流程
聽《豐收鑼鼓》
師:剛才聽到了一首歡快的樂曲,你都聽到了哪些樂器在演奏?(生:鑼、鼓、嗩吶、等)
教學意圖:聽《豐收鑼鼓》,創設音樂課堂氛圍,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歡慶豐收》做基墊;感受歡快的音樂節奏,為下面對比的方法進行的欣賞做準備;從音樂入手聽辯打擊樂器及其表現的音樂氛圍。
師:你們說對了,這首樂曲叫做《豐收鑼鼓》,表現了人民歡慶豐收的場面,可是不同的民族慶祝豐收的方式也不同呢,我的家鄉阿城,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滿族同胞怎樣情豐收的呀?
教學意圖:開門見山的交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滿族慶豐收”為主線拉開課堂序幕,使師生明確教與學的過程目標。
師:那就讓我家鄉的馬爬犁帶著我們出發!
(教師拍擊馬蹄的節奏,學生做騎馬或坐爬犁的動作)
教學意圖:滿族的祖先也是游牧民族,馬是以前最好的交通工具,用這種方式創設情境,并以滿族音樂為線索的課堂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太平年調》
1.剛剛到村口,就聽見村里飄出了音樂聲,你聽聽這段音樂與剛才聽到的音樂相比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生:速度是慢的、力度也沒有那么強了、比較優美等)
教學意圖:讓學生完整靜聽第一遍音樂,用對比的方法感受不同的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同帶給人的不同感受,培養學生聽音樂的方法]
2.你們說得很準!讓我們再來聽這優美動聽的旋律,你能記住印象最深的一句,并哼唱出來嗎?用手劃出它的旋律線。(生—)
除了主旋律你再仔細聽聽伴奏音樂,學生模仿。(聽第二遍音樂)
教學意圖:教師強調主旋律,突出音樂主題,提示學生聽音樂時應該抓住音樂的主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分聲部的模唱腰鈴的聲音:嚓嚓嚓……,為”威呼”游戲做鋪墊,對于三年級的學生,讓他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很難,所以讓學生用表情或肢體語言則會直接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哼唱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
3.師:走近了,我們才知道,原來是滿族姑娘們為了慶豐收跳起了空齊舞,讓我們共同欣賞,你能記住哪個動作,一起學學。(第三遍聽一半)
4、再來聽音樂看舞蹈,讓我們一起感受,同時觀察一下他們的服飾。(聽第四遍)(生)
教學意圖:邊聽音樂感受模仿,邊觀察其服飾特點,進一步感受這段音樂的特點及服飾特色。
三、聽《歡慶豐收》音樂
1.同時聽第一遍音樂,互動式介紹滿族服飾。
師:大家看到了,滿族的服飾是比較有講究的,特別是在喜慶的日子里。女人穿的什么呀(生:答)最有代表性的旗袍,旗頭、旗鞋,男人呢?(生:答)穿的馬甲長衫,還有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