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豐收》小學音樂教學設計及點評
教學意圖:在學生熟練演唱歌曲后,對照樂譜,與《歡慶豐收》對比,感受民族五聲音階特點的滿族歌曲簡單質樸的風格。
五、游戲《賽威呼》
1.師:每年的農歷7月15,滿族同胞還有一個盛大的活動——莫勒真大會,人們會盡情的唱喜歌,還有各種競技表演,小朋友們也不示弱呢,這種游戲叫做“賽威呼”,“威呼”在滿語當中是獨木船的意思,讓我們也來演練“賽威呼”,準備參加他們的莫勒真大會,怎么樣?
教學意圖:看圖片聽音樂,加深旋律印象;教師講游戲規則,為學生根據歌曲創編游戲做準備。
(學生分兩組,選出一名組長組織排練,拉拉隊要有歌聲,船員要用腰鈴給歌曲加上伴奏,并在游戲中體現出來;船員動作一致協調優美。)
教學意圖:在前面鋪墊的基礎上,用”嚓嚓嚓”的音型為歌曲伴奏。
2.每隊派出兩個“威呼”組,分別展示自己的創編成果。
教學意圖:教師一直活動在學生中間,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其中的一員,同時協調每個學生都有角色,并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一下,學生的創編不會盲目,而且會有成就感。
五、小結:老師覺得你們的 “賽威呼”既新穎又有創意,一定會給滿族同胞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們帶著練好的“賽威呼”去賽場吧,走嘍!
教學意圖:隨著音樂走出課堂,保持音樂課的音樂始終在彌漫堂,會讓學生覺得興趣未減,意猶未盡。
教師簡介
肖艷,小學高級,黑龍江省教學能手,哈爾濱市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多次做哈爾濱市、阿城區研討課、交流課、骨干教師引領課、送教下鄉公開課。先后參加了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并有多篇論文發表。多次獲得哈市藝術教育先進個人,哈爾濱市職業道德標兵等榮譽稱號。在全國藝術教育實驗縣工作中,其課例《走近滿族》榮獲全國錄像課評比一等獎。========================================================================
點評:哈爾濱市阿城區教師進修學校 張巧利
肖艷老師的這節課選自人音社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鄉土教材部分,所有內容都來自于黑龍江省民間音樂素材,并進行了重組拓展。
本節課的設計從聽音樂入手,以瀏覽式的教學模式,用慶豐收的情景主線貫穿每一個教學內容和環節,通過聽、唱、看、舞、做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引領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表現,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中欣賞《太平年調》,唱《歡慶豐收》和游戲三大環節中,教師都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聽賞、感悟、體驗音樂的過程,在教學中時刻關注了音樂。并以《歡慶豐收》為重點,學習了解了滿族音樂用音節省、旋律平穩的特點,也感受了采用五聲音階構成的滿族音樂的風格,并通過滿族服飾、游戲、等民俗、歷史內容的接觸,讓學生較全面的體驗了滿族的文化背景。
鄉土教材的挖掘、音樂的制作,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教師為此付滿族鄉采集音樂素材,征求意見,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新課程教學改革及充分利用鄉土課程資源上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