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圩歸來啊哩哩》教學設計
13.分別請學生唱一唱,并互相評價一下。
(三)拓展延伸,表現歌曲
1.老師引導學生用領唱、對唱、齊唱等演唱形式來演唱,強調聲音要富有彈性。
2.師:彝族同胞都是能歌善舞,觀賞《趕圩歸來啊哩哩》。多媒體播放舞蹈視頻,讓學生模仿歌舞里的動作一起來律動。
3.老師講解彝族舞蹈的簡單動作,學生學著做一做,再和著音樂邊唱邊表演。
4.請部分學生用雙響筒、串鈴、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其他學生歌表演,邊唱邊舞,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奏、舞合一。
5.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短片,欣賞民俗版羅寧娜和通俗版玖月奇跡的《趕圩歸來啊哩哩》,讓學生聽賞并討論不同版本的特點。
(四)小結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學習了彝族風格的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感受了民族音樂的魅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有好的音樂也可帶到課堂上我們一起分享。
在《趕圩歸來啊哩哩》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
教學反思:
在提問“趕圩”是什么意思?“啊哩哩”又是表現什么情緒的?然后出示小卡片復習四分音符節奏、二分音符節奏、八分音符節奏,再學習十六分音符節奏、前十六分音符節奏、后十六分音符節奏。然后聽歌曲根據歌曲的情緒把歌曲分為兩部分教唱歌曲。為了讓學生唱出彝族人民的甜美,豪邁之情,我采取了對比法,還有多次聆聽法,讓學生自己感受到美麗的音色并試著模仿,再通過男女配合,比賽,把學生的激情都激發出來,這樣這首歌就使學生很好地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