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童謠》教案
要求:節奏輕快有彈性,舌尖靈活不僵硬,用急吸急呼的氣息,小腹有彈性地進行擴張運動。
三、f大調學習
1、復習g大調音階:學生拿出“手指五線譜”,跟琴模唱g大調的音階,記住先找準“do”的位置(二線)。
2、由g大調引出f大調:讓學生了解g大調是一個升記號的調,而f大調是一個降記號的調,調號不一樣,do的位置也發生了改變。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五線譜上的每一個位置都可作“do”。
板書:
f大調: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3、學生找出f大調中“do”的位置(第一間),然后用“手指五線譜‘跟琴模唱,邊唱邊用手指出該音相應的音階位置。
4、板書歌曲中兩條旋律片斷,學生視唱,并說說它們區別與聯系。
1)2 2 | 3 5 3 2 | 1 . 3 | 2 - ||
2)2 2 | 3 5 3 2 | 1 . 2 | 1 - ||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g大調是一個升記號的調,而f大調是一個降記號的調,調號不一樣,do的位置也發生了改變。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五線譜上的每一個位置都可作“do”。并在練習中以加強對f大調的實踐學習。)
四、學唱新歌《童謠》
1、導入:請學生說說自己小時候所知道的童謠,(課件展示”童謠”資料)
2、教師講述“童謠”這類民歌的特點:從孩童的視角來選取題材,以天真、樸實的語言來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內容單純稚氣,饒有童趣;旋律平穩流暢,樸實無華,通常為孩子在游戲時聽唱,有時也用作哄孩子入眠的催眠歌。
3、今天我們也來學一首《童謠》初聽范唱,請同學們跟著哼一哼。問:歌曲屬于音樂中哪一類?(民歌)
4、分段拍擊歌曲中節奏,注意附點音符的復習。
5、用聽唱法學會歌曲,學生能完整流暢地演唱歌曲,特別是一字多音的地方,要唱得連貫、流暢。
6、學生根據民歌的特點(質樸、生動、短小),分組討論處理歌曲,應該用什么樣的力度、速度、情緒演唱:歌曲旋律平穩流暢、節奏寬松,全曲易用從容的中速歌唱,唱時要做到氣息均勻、連貫,不要有過多的強弱變化,以符合“童謠”的特點,襯詞與前后4小節連成一起的句法形成對比,應唱得稍有彈性,好像是在提醒羊兒注意提防惡狼,并為它們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