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六課四季的歌教案
第 六 課 四 季 的 歌課型:綜合
授課時間:三課時
教學內容:聆聽《櫻花》 《雪花飛舞》
表演《四季童趣》 《捉迷藏》
教學目標:1.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給音樂創作帶來無限的生機,本課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兒們在四季的各個階段的童趣生活,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情趣與熱愛。讓我們熱情地歌唱這豐富多彩的生活吧!
2.嘗試自己制作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樂趣。唱唱自己編的歌,更是其樂無窮,這就是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一種體現。
教學重難點: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
自制樂器
教學方法:講授法、示范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光盤、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1.這首帶有通俗歌曲風格的少兒歌曲在演唱時要按句聽唱與教唱,不要按小節或音節為單位進行學唱,不然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2.可反復多次聽范唱錄音帶,跟錄音哼唱曲調與歌詞,在這基礎上再隨教師的伴奏學唱。演唱時要表現出天真活潑的童趣,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引發學生進入角色,注意強弱的力度變化,讓學生以發自內心的喜悅唱出對生活的熱愛。
3.分組編制回旋曲:
分組編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動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然后以《四季童趣》為主部a,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
4、編創與活動:編自己的歌
1.這是一個按五聲音階創作4小節短曲的作業,它的要求有兩點,即在 的范圍內,包含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組合,因此其范圍非常寬,可以是五聲中的任何一個調式,節奏變化更是多樣無比,課文中例子的羽調式僅僅是一個說明而已。
2.編歌活動強調即興創作,讓學生充分發揮,不要加以限制,符合要求的及時表揚,鼓勵學生的創作積極性。
教學反思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櫻花》
1.先介紹櫻花。問:
(1)櫻花的形狀與顏色?(2)什么季節開花?(3)是哪一國家的國花?
2.先欣賞合唱曲《櫻花》,初步感受日本民歌的風格。可以讓同學小聲隨錄音哼唱,熟悉曲調。
3.再欣賞器樂曲《櫻花》,在復聽前設問:
(1)歌曲的旋律出現幾次?
(2)每次出現的速度是否一樣?
(3)能聽出每次的主奏樂器嗎?
(4)每次出現表達的情景你能描繪嗎?
4.復聽后師生討論。
5.小結:
四季中的日本一景——春。
二、聆聽《雪花飛舞》 教學基本要求
1.介紹樂曲的創作背景。
2.初聽樂曲。
問:(1)你能從音樂聲中想像到雪花在飛舞的情景嗎?
(2)怎樣的曲調代表“雪花”,你能哼一下嗎?
3.復聽樂曲。
設問:高音區的音樂代表什么?低音區的音樂代表什么?你聯想到什么情景?
4.復聽樂曲。問:能聽出第一部分與第三部分相同嗎?
5.小結:
四季的另一景色——雪。
三、教學反思
第 三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表演《捉迷藏》
1、三拍子的歌曲,流暢地唱好強弱弱節奏感是至關重要的,不然就不能表現圓舞曲的特征。其基礎是熟練地唱好曲調,唱出每小節的強拍,這樣每小節第一拍的附點節奏也自然地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