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音樂上冊全冊課程綱要
小學三年級上冊音樂課程綱要
◆課程類型:小學音樂必修
◆教學材料: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
◆授課時間:28課時左右
◆授課教師:孫
◆授課對象:培育小學三年級學生
【課程總目標】
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通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內容標準與教學安排】
課時1:學前教育:了解上課應遵守的紀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音樂課堂常規。
第一課 《童年》
內容標準:
1.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唱《搖啊搖》、《小酒窩》等作品,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體現本課《童年》的主題及“音樂與人”的親密聯系。
2.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3.聽辨音的高低并進行模唱,初步能唱準,具有一定的音準能力。
4.背唱歌曲,并進行表演。
教學重點:歌曲的欣賞和演唱
教學難點:樂曲情緒的體驗
教學安排:本課共3課時
課時2背唱《搖啊搖》,并進行表演。
課時3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
課時4演唱《小酒窩》,并進行表演。
第二課 《草原》
內容標準:
1、《草原上》等四首作品,均為我國內蒙古的民族民間音調,通過聽、唱、舞、奏、創等大量的音樂實踐活動。初步感受這一地區的民族風格。
2、內蒙古地區的音樂往往是歌舞一體的。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并進行即興編舞,編配伴奏,以培養創造力。
3、欣賞《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發揮想象力。
4、唱準“3、5、6”三個音的音高,掌握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并進行即興編曲。
教學重點:
1、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2、唱準音高,進行即興編曲。
教學難點
1、唱準3、5、6、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名稱、寫法、時值
教學安排:本課共3課時
課時5表演《草原上》
課時6歌曲表演《我是草原小牧民》聆聽《草原巡邏兵》
課時7欣賞《草原放牧》
第三課 《好伙伴》
內容標準 :
本課音樂主題是世界性的、無國界的“語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語言”(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情感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以四首作品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音樂“語言”的理解和感悟,知道不同國家的人們能成為好朋友,好伙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友誼能讓所有的人享受陽光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