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雅德朗》教案分析
3.再次欣賞
讓我們再次感受這流暢的旋律,并用肢體搖晃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搖曳感覺。欣賞并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并找出各樂段中相同的樂句?
1. 出示歌曲(二聲部去掉)
(1)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 生:兩段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第一樂段是領唱,第二樂段是合唱)對了,這是一首二聲部的合唱歌曲。結構為二段體。
(師板書a+b)
不錯,我們可以把結構為二段體的旋律稱為a段+b段。
(2)請你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樂句(在多媒體上a段用藍色表示,b段用黃色表示)
2. 師生接口唱相同的旋律
我們知道6/8拍的歌曲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那么凡是有一橫線的音符(如“1”都唱一拍,沒有一橫線的音符(如5)唱兩拍,加附點的音符(如5。)唱三拍。那么像……有連音線的地方唱幾拍呢?
重點講解弱起小節,每樂句最后一音的時值。
重、難點講解:b段開頭“5”這個音是這一小節中的第幾拍?(第六拍)也就是說是從這一小節的弱拍開始的,所以是屬于弱起小節。那老師來數5拍,同學們馬上接上來……
師:接下來,就讓老師來做火車頭你們做火車身,我們一起來接龍唱一聲部。
再次鞏固唱一唱b段旋律注意弱起的音
4.生完整唱旋律
師:這么優美的旋律,讓我們加上歌詞唱一唱吧。
5.唱詞,完整唱第一段歌詞(一聲部)并糾正 如:斯普利特
師指導:我們要用柔美、流暢的聲音來演唱歌曲。把6/8拍這種搖曳的感覺表現出來。
6.師點擊出現波音并唱一唱
師:老師給幾個音加個小符號,仔細聽老師是如何唱的?有什么變化?
指名說(出示波音記號)
師唱有無波音記號的旋律,學生比較一下有無波音記號的旋律有何不同?
師:這是波音記號,它的用處可大了,波音記號可是民歌的一大特點。
總結:加上了波音記號,更能表現海面上波濤蕩漾的感覺。使得曲調委婉細膩、琦麗華美,它不僅起到潤飾、美化曲調的作用,使歌曲更加具有獨特的南斯拉夫民歌特點,而且有助于歌曲情感的深化和升華。
7.師唱帶波音三樂句旋律,生跟唱
8.完整唱有波音記號的歌詞(第一段)
9.加漸強漸弱記號唱(師:聽,老師唱第一段歌詞,有些什么變化?)出示記號
生集體唱一唱
總結:同學們的歌聲唱出了所有漂泊在外游子的心聲。老師發現歌曲每一樂句的節奏都有一個特點:前緊后松。好象是第一小節在敘述,第二小節在抒發自己的情感。而且a段和b段的旋律起伏有很大的區別。(出示旋律線)
10.歌曲處理
(1)師唱旋律,生隨旋律線畫一畫
提問:哪一段旋律線起伏比較大?
哪一段旋律線更能體現人們對家鄉強烈的思念之情?
師:b段旋律的起伏大,仿佛他們在深情地呼喚著故鄉的山水,那么激動,那么急切。應該用怎樣的力度來演唱啊?(中強用激動的心情來演唱)
師:那么和b段相比之下a段的旋律起伏要小一些。假如是你遠離家鄉、漂泊在外,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啊?(低落、寂寞、惆悵……)那么應該用怎樣的力度來演唱啊?(弱、柔和、低沉的聲音來演唱)
總結:第一段旋律比較平緩、柔和。力度中強。第二段旋律起伏比較大,力度強一些。
11.根據情緒變化完整唱全曲(兩段)注意漸強漸弱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