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大自然--小學音樂第十冊第五課教案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
表演《田野在召喚》
聆聽《我們的田野》
教學目標
1.通過兩首關于“田野”的合唱曲的學習,讓學生從中體驗對大自然的贊美這一主題,進一步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歌頌。
2.感受和表現歌曲《田野在召喚》的活潑、歡樂的情緒,準確而有感情的演唱。
3.運用《田野在召喚》《我們的田野》這兩首歌曲的旋律線,比較歌曲情緒的不同。
教材分析
1.合唱《我們的田野》
這是一首抒情的兒童合唱曲,由管樺作詞、張文綱作曲發表于20世紀50年代。歌詞是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又如一幅清新明麗的水彩畫,它描繪了祖國的大自然美景,抒發了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歌曲的旋律婉轉跌宕,優美動人,節奏從容舒展,合唱聲部運用哼鳴烘托,自始至終的弱起節奏和跨小節的切分節奏賦予音樂動力感和抒情性。
2.歌曲《田野在召喚》
《田野在召喚》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的意大利民歌。歌曲采用大調式、4/4拍,由四個樂句構成,曲調規整對稱。曲調中的同音反復和帶切分音的節奏運用使得音樂歡快跳躍,富有動感,加上第二聲部配以固定節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在充滿生機的春天里孩子們出發去郊游、旅行時的歡樂心情,抒發了少年兒童對美好大自然的無比熱愛的情感。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麗的大自然在熱情地召喚著小伙伴們“快快來吧”。曲中的四度跳進及旋律逐漸向上推進使音樂更為挺拔、嘹亮,形成了高潮,表現了孩子們無比歡暢愉快的心情,最后2小節在四度跳進中把音樂推向高潮,盡情地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我們的田野》歌詞每人一只淺色水彩筆(學生自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準確學會歌曲《田野在召喚》
難點:兩聲部的合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每到春暖花開、桃紅柳綠的時候,那是大自然向我們發出的熱切召喚,召喚我們去郊游、去遠足、去踏青,走進田野,親近大自然。今天讓我們跟著音樂來一次心靈的春之旅吧。
二、表演《田野在召喚》
1.揭示課題,初聽歌曲范唱。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喚》。設問:這是一首怎樣的歌曲?
2.復聽范唱,熟悉歌曲,可提示學生跟音樂打節拍或小聲模唱,分段,做好標記(引子、1 2 )。
3.全班學習高聲部。
(1).跟琴小聲哼唱,注意聽學生唱的情況,有問題的地方及時解決。
(2).將高聲部的典型旋律分別用旋律線板書出來,解決難點和部分樂句的音準。
(3).完整地唱一遍高聲部,引子由老師來唱,注意情緒的激勵,提示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去演唱。。
4.全班學習低聲部 。
(1)先聽老師范唱第1樂段,注意要唱得輕快、跳躍,學生仔細聽,在有變化的地方用水彩筆畫出來, 問這樣的節奏生活中有嗎?(在學生的回答中找出最符合這首歌曲的答案,全班學生邊唱邊和著歌聲行走。)
(2).聽老師完整地唱一遍低聲部,練習第一和第二段的結尾,尤其是第二段,可結合旋律線解決。
(3).跟范唱全班一起唱低聲部。
(4).說明合唱中低聲部比高聲部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聲部,高低聲部跟伴奏音樂完整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