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欣賞《天鵝》說課稿-
專題欣賞《天鵝》說課稿
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小學 郭映球
一、 領悟教材 把握重點
1、 教學內容及教材分析:本課共三首描寫天鵝的樂曲。第一首:選自人教版教材第七冊第三課,由法國作曲家圣—桑作曲的大提琴獨奏《天鵝》;第二首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小天鵝舞曲》;第三首是芭蕾舞劇《天鵝湖》的場景音樂《天鵝》。重點欣賞第一首。這是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樂曲,描繪了潔白高雅的天鵝在碧波漣漣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優(yōu)美形象。用兩架鋼琴伴奏表現(xiàn)清澈明麗、波光粼粼的湖面。
2、 教學目標:通過三首“天鵝”音樂的欣賞,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音樂知識來感受同一主題卻不同性格、形象、意境的三首樂曲,提升音樂審美情趣,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美,從而獲得感受與鑒賞、表演、創(chuàng)造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教學重點:調動多種感官感受、理解大提琴獨奏曲《天鵝》的情緒和意境。
4、 教學難點:用各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表達自己對《天鵝》音樂的獨特感受與見解。
5、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大提琴、天鵝頭飾若干、水彩筆、畫畫紙、檢測表格四張。
二、 精選教法 讓學生想學
高爾基說過:“在聽賞音樂時得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能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如聽)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為了實現(xiàn)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了“借助動覺,展示聽覺體驗”的方法。動包含了:動口回答問題、動腦想像意境形象、動體態(tài)模仿天鵝舞、動手描出天鵝畫,最終使學生動情(表現(xiàn)在上課的興趣及對天鵝樂曲的喜愛),這是使學生從感知音樂到理解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的手段。因此,本堂課我精選了以下教學方法:
1、把生活融入課堂,激發(fā)感受與鑒賞的興趣。
2、多渠道調動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參與運用于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并獲得獨特感受與見解。
具體教法有:演示法、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律動法、描述法、繪畫法共七種。
三、 暗授學法 讓學生會學
根據(jù)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愿意表現(xiàn)自我的心理特征,我設計了以下學法:
1、 用聽、想、看、說、動等多種形式體驗音樂,交流互動,升華情感。
2、 用畫、舞、頌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表達各自對《天鵝》的獨特感受與見解。
這些方法能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滿足,同時各顯其能:能畫的畫一幅《天鵝》畫,能舞的跳一段《天鵝》舞,能寫的寫一首《天鵝》頌,并能使學生揚長避短,充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四、 巧設程序 讓學生樂學
1、組織教學:放舞劇《天鵝湖》場景音樂學天鵝飛進教室,唱師生問好歌。
2、導入:天上飛的有哪些動物?既可在天上飛又能在水里游的動物又有哪些?誰愿意說說自己心中天鵝的形象?這節(jié)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道去一個很美的地方欣賞天鵝、感受天鵝。
3、初聽:放課件:大提琴獨奏的錄音《天鵝》。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扒在桌上乘著音樂的翅膀進行想像并思考三個問題:樂曲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大提琴獨奏,鋼琴伴奏)各種樂器表現(xiàn)的是什么形象?透過音樂你看到了一幅什么畫面?學生回答,以此溫故而知新(鞏固弓弦樂器及其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