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七單元藝術家的故事教學設計
第七單元 藝術家的故事
學情分析:
1. 學生能夠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
2. 能夠多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加齊唱、合唱
教學內容:
1. 欣賞歌曲《游擊隊歌》
2. 學唱歌曲《致音樂》
3. 學唱歌曲《游擊隊歌》
4. 欣賞樂曲《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在本單元藝術家的故事里,分別介紹中外美術家和音樂家東山魁夷、舒伯特、張大千、賀綠汀,他們的藝術道路和人生追求為人們展示了創新,執著的精神,是我們藝術學習的光輝榜樣。
教學目標:
1.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介紹了四位著名藝術家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在欣賞、感受、歌唱、繪畫表演活動中體驗藝術的精髓感悟藝術家的精神。
2. 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
3. 欣賞音樂家賀綠汀的其他音樂作品和他的故事。了解音樂家賀綠汀的生平與創作,感受音樂家的品格和用藝術報效祖國的經歷。
教學重點:
1. 從舒伯特的故事中感受音樂家舒伯特的藝術人生,體會其作品的魅力,學習歌曲《致音樂》,基本能感受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2. 欣賞感受賀綠汀的音樂作品,能夠哼唱出把部分《牧童短笛》。
教學難點:
1.《致音樂》的節奏比較復雜,附點節奏比較多,音高和音準要注意
2.《游擊隊歌》中的節奏比較復雜,十六分音符多,是歌曲的節奏很密。
教時安排:
五課時
第七單元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六(1)、(2)、(3)、(4) 5/9~5/11
教學準備:
1. 有關賀綠汀音樂作品的錄音帶
2. 音樂家賀綠汀的故事、生活、創作活動的圖片
教學內容:
1. 介紹賀綠汀
2. 欣賞《游擊隊歌》
教學目標:
欣賞賀綠汀的《游擊隊歌》及他的故事。了解音樂家賀綠汀的生活與創作,感受音樂家的品格和用藝術報效祖國的經歷。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 備注
一.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發聲練習
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
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松,聲音自然松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腭抬起)
調整好情緒準備上課
用歌聲進行和老師問好
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
隨時引導學生要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
二.介紹賀綠汀 了解賀綠汀的生平:
賀綠汀湖南人,早年參與湖南農民運動和廣州起義,后任武昌起義,后任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教員。1931年,賀綠汀考入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三.欣賞《游擊隊歌》
1.欣賞歌曲《游擊隊歌》,體會歌曲情緒。
2.介紹《游擊隊歌》的創作背景
3. 了解了創作背景后對歌曲進一步欣賞
對戰斗充滿信心
1937年底,“八、一三”事變爆發:作者為鼓舞士氣創作了這首獻給全體將士的歌,從洪洞縣高莊召開了八路軍總部高級將領會議的一次晚會上首演,從此傳唱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