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音樂第一課《春天》教案人音版
3.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3/4拍,大調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鳥叫聲的音調開始,其二分音符與四分音符交替的節奏,顯得格外從容,帶出了以級進為主的流暢旋律,有著三拍子舞曲的特點,給人以愉快、優美的感受。歌詞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報春的布谷鳥,抒發了孩子們對春天到來充滿歡樂的喜悅之情。
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聲音階構成的一段體兒童歌曲,2/4拍,宮調式。旋律采用了級進、同音反復及變化重復等手法,在有規律的節奏緊密配合下,生動地描繪了小雨沙沙的聲音。擬人化的歌詞天真而又稚氣,充滿了兒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們介紹了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又提示孩子們學會細心觀察事物。啟迪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歌曲符合語言的規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們喜愛的好歌。可啟發學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第一課時
一律動:
聆聽《杜鵑圓舞曲》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情緒。
二聆聽《杜鵑圓舞曲》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后,展示給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然后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注意:歌曲《布谷》借用布谷鳥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詞。課本上仍以□為四分音符的時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長短,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教師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樂譜進行教學。
四、編創與活動
教師啟發學生對風、雨的感受,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積累自己的生活常識。也可根據自己的體驗,編創其他聲音,表現給大家聽,使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還可以分小組設計更多的像聲詞,使這組多層次節奏練習更加生動、形象,千萬不要生硬地讀,要有感情地朗讀,可比一比,哪個小組設計的風雨聲更形象、生動、有趣。
五、課堂評價活動:
六、教師小結,下課。
第二課時
一、律動:
聆聽《小燕子》,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二、聆聽《小燕子》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聆聽歌曲《小燕子》。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2.聽歌曲《小燕子》分小組編創動作。
3.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三、表演《小雨沙沙》教學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聽范唱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聽,是誰在說話,使學生集中精力聽歌曲。
2.再聽范唱。提示:雨能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可指導學生模仿小雨的聲音,歌曲中怎樣說的?視學生能力可將學生的創作組合成兩個部。
3.盡快用聽唱法學會歌曲。再試著將“沙沙沙”輕輕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組編創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復習歌曲《布谷》:
1聽錄音感受歌曲情緒。
2聽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詞。
3.唱會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五、課堂評價活動: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