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與黃鸝鳥(精選12篇)
蝸牛與黃鸝鳥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臺灣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xiàn)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
2、引導學生根據課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創(chuàng)編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
教學重點:表現(xiàn)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聽中國臺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動進教室。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
2、請大家談談自己所知道的中國臺灣方面的知識。
3、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指出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教師簡介中國臺灣。
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寶島——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四面環(huán)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腦是中國臺灣的“三寶”。中國臺灣還是世界聞名的蝴蝶王國。中國臺灣不僅以它獨特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它的文化底蘊也相當的豐厚。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熱情奔放、活潑風趣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
二、多媒體播放舞蹈《杵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同欣賞了一段具有特色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那中國臺灣名歌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中國臺灣名歌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吧。
三、多媒體播放flash歌曲。
1、聽時:請大家想一想,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
2、聽第二遍時,請大家用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緒。
3、請大家隨范唱輕聲學唱歌詞,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感。
四、合作創(chuàng)編與表現(xiàn)
1、請大家討論歌中有幾個角色?每個角色演唱時在音色和語氣上有何區(qū)別?
2、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葡萄樹成熟以后的歌詞。
4、交流演唱學生創(chuàng)編的歌詞。
5、師:同學們編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蝸牛的什么精神呢?請學生來總結。
時間過得可真快,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表演我們心目中的,老師還準備了一些中國臺灣校園歌曲的大點播,你們說好不好。
最后:在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蝸牛與黃鸝鳥 篇2
教材:人教版二年級第四冊第三課《童趣》
本課設計意圖
一、 本人想把教學研究成果“互動式”課堂教學在這堂課上展現(xiàn)出來:
1、“創(chuàng)設情景,誘生想動”教學模式是:帶入情境,激趣動情――豐富情境,析難解情――深化情境,品美治情――渲染情境,即興抒情。
2、“指導學法,導生會動”。想通過以上教學模式來讓學生在提高審美的同時產生快樂。
二、 通過這堂課來給學生一個機會、一種表現(xiàn)的欲望、一種創(chuàng)新的動機和一種發(fā)散思維的環(huán)境。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由發(fā)展、自由表演、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評價。讓學生教學生,學生評價學生。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學習帶休止符的節(jié)奏型:o x o x | o x x ‖
二、 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使同學們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三、 能力目標:通過繪畫創(chuàng)作和編、導、演歌曲內容情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
教學內容
1、 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2、 學習節(jié)奏0 x 0 x∣0 x x‖為歌曲伴奏。
3、 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準備
學生:音樂書;畫紙;畫筆。
教師:多媒體平臺;實物投影機;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打擊樂器;畫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以故事法導入
1、 (師)提問:同學們見過蝸牛嗎?(生:見過)那同學們愿意把你印象中的蝸牛表現(xiàn)出來嗎?如通過畫畫,或描述蝸牛外貌特征和模仿蝸牛爬行動作等等。如果你覺得同學之間需要討論一下也行。想畫畫的同學到老師這里來拿紙,(發(fā)紙并組織畫畫)其他同學哪位來描述蝸牛的外貌特征,(同學回答,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哪位同學來表演蝸牛爬行動作,(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表演才能,有特色的給予獎勵)。
2、 等畫畫的同學差不多畫好了就結束表演,老師選一些畫貼在黑板上,老師對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3、 (師)同學們不但模仿得象,而且畫得也好。老師這里有一個蝸牛的圖片(出示圖片課件),同學們見過黃鸝鳥嗎?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黃鸝鳥的圖片(出示圖片課件),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發(fā)生在蝸牛和黃鸝鳥之間的故事:冬冬家門前有一棵葡萄樹,春天葡萄樹剛長出嫩綠的葉芽,一只蝸牛背著它那重重的殼就開始從樹低下慢慢的往上爬,這時正好被站在樹枝上的兩只黃鸝鳥看見了,它們倆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蝸牛,“蝸牛兄弟,葡萄成熟還早著呢,你這么急著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蝸牛抬頭看了看黃鸝鳥說:“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時候,葡萄不就成熟羅!”黃鸝鳥聽了搖搖頭飛走了。
通過畫蝸牛、說蝸牛、演蝸牛從而鍛煉形象記憶、口述能力、模仿能力。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過程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能給其他同學帶來美和快樂。
二、學唱歌曲
有位叔叔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來聽聽。(放課件VCD)(邊聽邊帶著學生搖搖身體,擺擺頭,感受音樂的美感。)同學們一定覺得這首歌曲很好聽吧!(生:是)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1、再次聽唱,要求同學們帶上表情來聽唱(從學生中找出一個表情好的同學做示范。)
2、跟老師的鋼琴唱,從學生的聲音、音準、吐字、表情等方面出發(fā),使學生能得到提高。
3、讓同學們站起來聲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學們也可隨著音樂做律動。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用身體語言去體驗歌曲,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亮點加以渲染。
三、學習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1、老師這里有兩個節(jié)奏型(出示課件)
1 o x o x | o x x ‖
2 x | x ‖
老師示范拍節(jié)奏
2、(師)同學們討論一下,哪條節(jié)奏型更象蝸牛爬行的樣子,等一下我們就用它為歌曲伴奏(學生討論并回答)。
3、練習節(jié)奏
聽歌曲為歌曲伴奏兩遍,同學們可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老師作指導。
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蝸牛行走的形象,從而選擇適合節(jié)奏型和打擊樂器。
四、 創(chuàng)編活動
(師)老師覺得這首歌曲不但內容有趣,旋律輕快、活潑,而且也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下面同學們能不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這首歌。比如,喜歡表演的同學們可以為這首歌曲設計舞蹈動作,或者邀上你的幾個朋友,一起來創(chuàng)編這首歌曲的情境,如有的可以扮葡萄樹,有的可以扮黃鸝鳥,還可以扮蝸牛,進行情景表演,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到老師這里拿一些紙,你可以根據歌曲內容來作畫,你如果有別的想法也可以。需要頭飾的同學到我這里來拿,現(xiàn)在大家開始動手吧!(老師巡視,1、鼓勵他們活動,盡可能讓大家都參與活動,2、對學生進行指導,3、督促畫畫的同學快一些,同時播放歌曲。排練完后讓大家坐好。)畫畫的同學繼續(xù)把你們的作品完成,舞蹈和情景表演的同學誰先來表演給大家欣賞一下,同學們看完后說說他們的表演怎么樣,有哪些精彩的地方,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你幫他改改,你會怎樣改,發(fā)表一下你的寶貴意見。
組織學生表演完后,讓學生來評價學生,老師給予肯定和獎勵。
(師)我們的小畫家也創(chuàng)作完了,讓大家來欣賞欣賞。(在實物投影機上展示然后貼在黑板上)。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方式根據歌曲內容去自由發(fā)展、自由表演、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評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通過學生評價學生,充分力用學生的資源,要學生認真經過思考后再進行評價,使學生感到自信、自我和獨立。
五、 德育滲透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你能從蝸牛和黃鸝鳥身上分別學到一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
讓學生分析和辨別黃鸝鳥身上存在的缺點我們不應該學習,我們要學習蝸牛身上那種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六、 小結下課
(師)今天很高興聽到同學們美妙動聽的歌聲,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和非常富有創(chuàng)意的繪畫,同時,通過學唱歌曲使我們懂得了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好,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蝸牛與黃鸝鳥 篇3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選擇了幼兒喜愛的、充滿童趣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作為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的元素。這首歌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配以天真稚氣的童聲演唱,給這首歌增添了無窮的魅力,給人以心曠神怡、情不自禁的感覺,歌詞更是形象地描寫了蝸牛與黃鸝鳥一起嬉戲的場面,生動有趣,易于理解。歌曲本身能激發(fā)幼兒表現(xiàn)的欲望,因此,幼兒能在理解、感受的基礎上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班幼兒對音樂比較感興趣,表現(xiàn)欲望也教強。每當音樂響起,他們就會三個一堆、五個一群地翩翩起舞,雖沒有高深的舞蹈技巧,但他們總想充分展示自己的“童齡妙舞”,根據新綱要中培養(yǎng)好奇探究自信的目標,讓幼兒有充分的表達與表現(xiàn)的機會。我結合本班近期認識蝸牛、制作蝸牛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選擇了“蝸牛和黃鸝鳥”,并改變以往以教師示范--幼兒模仿,教師講解要領--幼兒被動學為主的舞蹈教學形式,而采取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自由表演,使單一的舞蹈教學變得豐富起來,讓幼兒體驗到音樂的美妙,享受創(chuàng)造的喜悅。
活動目標:
在已熟悉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的基礎上,能聽著音樂,按著節(jié)奏創(chuàng)編動作。
復習用簡單二聲部演唱歌曲“大樹媽媽”,注意和聲處的和諧、優(yōu)美。
通過音樂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重點難點:創(chuàng)編動作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電視機、錄象機、錄像帶
活動流程:語言節(jié)奏律動練習《小炮兵》-->復習歌表演《快樂的一天開始了》-->復習二聲部歌曲《大樹媽媽》-->創(chuàng)編《蝸牛與黃鸝鳥》-->音游《請你和我跳個舞》
語言節(jié)奏律動練習《小炮兵》
教師:春天的早晨空氣真好,你們聽(放錄音),小鳥在樹上喳喳叫,我們的小炮兵也操練起來了。
歌表演《快樂的一天開始了》
教師:小炮兵在神氣地操練,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幼兒園,快樂的一天開始了。、
二聲部歌曲《大樹媽媽》
幼兒園里的生活真快樂,我們跳舞又唱歌,優(yōu)美的舞蹈、動人的歌聲,把大樹媽媽也引來了。
完整唱這首歌。
兩次完整用二聲部唱《大樹媽媽》,把歌曲中和聲部分唱得和諧優(yōu)美。
創(chuàng)編《蝸牛與黃鸝鳥》
小朋友,你們聽,,還有誰也來了?(放音樂,同時幼兒可輕輕哼唱)
幼兒自編
第一次自編
蝸牛與黃鸝鳥在春天里一起歌唱,一起跳舞,在歡迎春姑娘的到來。他們會跳一個怎樣的舞蹈呢?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想想看,跳跳看。
第二次自編
教師:剛才我看到小朋友真動腦筋,跳了一個很美的舞蹈,小朋友在認真聽、認真想。現(xiàn)在我來放音樂,把自己編的動作再跟著音樂試試看。
兩個幼兒互跳
現(xiàn)在,我們去找個好朋友,把你編的動作表演給他看。
小組編動作
讓我們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跳的,你們大家說好嗎?
集體表演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的舞姿真美,我真想為你們拍張照,咦,這位叔叔有架照相機,我們就請他為我們拍下來,好嗎?那我們把最美的動作、最好的表情表現(xiàn)出來。
欣賞錄像
我們小朋友為這首歌《蝸牛和黃鸝鳥》編了一個很美的舞蹈,哥哥姐姐也為這首歌跳了個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音游《請你和我跳個舞》
《蝸牛與黃鸝鳥》在春天里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他們可真是一對好朋友。我們也去找個好朋友,請他和你跳個舞。
蝸牛與黃鸝鳥 篇4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感知理解歌曲中的角色,知道蝸牛的特征,體會歌曲所表現(xiàn)的詼諧幽默的情感。
2、通過傾聽范唱,感知地方童謠的特色,把我“阿”字重疊的表現(xiàn)手法,學習演唱歌曲。
3、對地方童謠有興趣,初步感受小蝸牛堅定的信念。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并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小蝸牛,小鳥圖片各一個、長長得葡萄藤、紫色的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講故事,感知歌曲的背景內容。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請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
2、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蝸牛和黃鸝鳥》的故事:小蝸牛家門前有一棵葡萄樹,葡萄樹和小蝸牛是好朋友,它邀請小蝸牛去他家吃葡萄,當葡萄藤剛長出綠色的嫩芽的時候,小蝸牛就背著重重的殼出發(fā)了,他一步一步的沿著葡萄藤向上爬,猜一猜,后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二、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1、有一首歌會告訴我們答案的,現(xiàn)在我們來聽一聽(幼兒傾聽歌曲)
2、老師出示圖,你聽到歌里說了什么?小蝸牛遇見了誰?它對蝸牛說了什么?小蝸牛聽了黃鸝鳥的話,是怎么回答的?你覺得黃鸝鳥怎樣?
三、學習歌曲。
1、下面我們再來聽聽歌曲,找找這首歌什么地方比較好玩,找找什么地方跟我們以前唱的歌不一樣?我們應該怎樣唱?
2、告訴幼兒這是一首中國臺灣童謠,幼兒說一說這首歌什么地方比較好玩,找找什么地方跟我們以前唱的歌不一樣?
3、帶領幼兒唱一唱富有地方特色的“阿”字。
4、看圖片完整的演唱歌曲。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的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
6、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唱。
7、想一想,小蝸牛爬到葡萄藤上時,葡萄會變成什么樣子呢?為什么?
8、老師在葡萄藤上添畫一串一串的葡萄。
9、你喜歡這首歌嗎?你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四、音樂活動:摘葡萄。
1、小蝸牛爬上葡萄藤終于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葡萄藤上的葡萄又大又多,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摘葡萄吧。
2、幼兒隨音樂邊唱邊摘葡萄:藤上許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葡萄,身體健康多快樂。
教學反思:
本課的不足就在于準備不夠充分,這一課時去完成對于學生來說有難度,在教授新歌學唱的時候時間不夠用,使得內容有所壓縮,沒有多余的時間去矯正一些唱的不準的音節(jié)。在表演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雖然這節(jié)課學生在表演的形式上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老師沒有參與其中,只是起到了一個指導的作用,還是不夠的。
小百科:黃鸝屬(學名:Oriolus):是雀形目、黃鸝科的1屬。共有31種。中型鳴禽。喙長而粗壯,約等于頭長,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蓋以薄膜;翅尖長;尾短圓,跗跖短而弱。
蝸牛與黃鸝鳥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臺灣音樂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xiàn)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
2、引導學生根據課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創(chuàng)編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教學重點:表現(xiàn)歌曲、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聽中國臺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動進教室。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欣賞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
2、請大家談談自己所知道的中國臺灣方面的知識。
3、多媒體出示中國地圖,指出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教師簡介中國臺灣。
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寶島——中國臺灣。中國臺灣四面環(huán)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腦是中國臺灣的“三寶”。中國臺灣還是世界聞名的蝴蝶王國。中國臺灣不僅以它獨特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它的文化底蘊也相當的豐厚。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熱情奔放、活潑風趣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
二、多媒體播放舞蹈《杵舞》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一同欣賞了一段具有特色的中國臺灣民間歌舞《杵舞》。那中國臺灣名歌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中國臺灣名歌《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吧。
三、多媒體播放flash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1、聽時:請大家想一想,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
2、聽第二遍時,請大家用拍手、擺動身體等動作來感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緒。
3、請大家隨范唱輕聲學唱歌詞,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活潑風趣的情感。
四、合作創(chuàng)編與表現(xiàn)
1、請大家討論歌中有幾個角色?每個角色演唱時在音色和語氣上有何區(qū)別?
2、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唱歌曲。
3、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葡萄樹成熟以后的歌詞。
4、交流演唱學生創(chuàng)編的歌詞。
5、師:同學們編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蝸牛的什么精神呢?請學生來總結。
時間過得可真快,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表演我們心目中的《蝸牛與黃鸝鳥》,老師還準備了一些中國臺灣校園歌曲的大點播,你們說好不好。
最后:在《蝸牛與黃鸝鳥》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蝸牛與黃鸝鳥 篇6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學習帶休止符的節(jié)奏,并為歌曲伴奏。
二、 情感目標:通過學唱歌曲使同學們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三、 能力目標:通過創(chuàng)編、表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初步學會評價。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來表達自己聽到的音樂,從而體驗音樂、感受音樂。
教學難點
學會o x o x | o x x ‖的節(jié)奏型,唱出歌曲的強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打擊樂器、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視唱法、情境法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感受音樂
學生聽音樂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走進音樂教室。
二、謎語激趣導入
1、猜一猜
師:老師這有一個小謎語讓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小小動物行得慢,背著房子它在里面住。是什么動物?(生:蝸牛。可見出示蝸牛)它有什么特點?讓我們一起學學蝸牛爬行的樣子。
師:瞧!森林里的黃鸝鳥也來了(課件出示)
2、師:可真熱鬧呀,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蝸牛和黃鸝鳥的故事,可是老師要用唱的方式告訴你們這個故事。(教師范唱《蝸牛與黃鸝鳥》)
師:誰能把剛才老師唱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看看誰說得最棒。(學生自由說,教師小結。)
三、學習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師:這么有趣的歌曲讓我們?yōu)樗樽嘞嘈艜寐牭摹?/p>
1、課件出示兩條節(jié)奏型
① o x o x | o x x ‖
② x | x ‖
老師示范拍節(jié)奏
2、師:你們覺得哪條節(jié)奏型更像小蝸牛在爬的樣子呢?我們就用它為歌曲伴奏(學生討論并回答)。
3、練習節(jié)奏
第一步:學生有節(jié)奏的模仿蝸牛爬的樣子
出示:0爬 0爬 | 0爬 爬‖
第二步:學生按節(jié)奏怕手為歌曲伴奏
第三步:用自己喜歡的并能發(fā)出聲響的方式按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四、學唱歌曲
師:這么有趣的歌你們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這首歌。
1、 聽一聽:播放電腦課件完整聆聽《蝸牛與黃鸝鳥》,感受歌曲。
2、 哼一哼:教師彈奏學生用“l(fā)u”輕聲模唱歌曲。
3、 念一念:按節(jié)奏念歌詞,教師要提示念歌詞時第一拍要念得強一些。
4、 拍一拍:結合念歌詞,一拍雙手分開,二拍拍手掌。
5、 唱一唱:隨著教師伴奏輕聲高位置演唱歌曲。
分析歌曲的情感。小蝸牛憑著毅力努力的爬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吃到那甜滋滋的葡萄,你們說它當時的心情會是怎樣的?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唱一唱《蝸牛與黃鸝鳥》
6、 演一演:教師將學生分成三組(敘述者、蝸牛、黃鸝鳥)進行表演。
四、創(chuàng)造性表演
1、 師:這么好聽的你們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表現(xiàn)它呢(課件出示,學生自由進行選擇)
我喜歡這樣去表現(xiàn):
⑴敲一敲
⑵演一演
⑶唱一唱
⑷畫一畫
方法:敲一敲:選自己喜歡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演一演:喜歡表演的同學找?guī)讉同學一起分角色為這首歌曲設計動作,一起創(chuàng)編這首歌曲的情境,可以扮葡萄樹、黃鸝鳥、蝸牛幾個角色進行情景表演。
唱一唱:喜歡唱歌的同學也可以找?guī)讉好朋友分角色進行演唱。
畫一畫: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根據歌曲內容來作畫。
(老師巡視:鼓勵同學們參與活動,盡可能讓大家都參與活動。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播放歌曲。)
2、成果展示
①全體一起表演,畫畫的同學繼續(xù)作畫。
②各組選代表上來表演。分角色表演、演唱的同學戴上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
③小畫家們展示自己的畫。
表演完后讓同學們互相評價,說說對方好在哪里,還有難里做的不夠好。老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唱了《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小蝸牛和黃鸝鳥你們更喜歡誰呢?為什么?黃鸝鳥為什么不受大家的歡迎?我們要向誰學習呢?(學生開展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滲透德育教育: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小蝸牛不畏艱難,執(zhí)著的追求自己的奮斗目標的頑強精神。不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
六、拓展作業(yè)
師:黃鸝鳥聽到了我們的批評它后它知道自己錯了,于是來到葡萄樹下,你們說它這次會對蝸牛說什么呢?(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第三段歌詞。)
聽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做蝸牛或黃鸝鳥的動作離開教室
蝸牛與黃鸝鳥 篇7
活動背景: 一 個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這首歌。這是我小時候喜歡的歌。聽到它,我的腦海中馬上就浮現(xiàn)出了蝸牛和黃鸝鳥對話的有趣場面。于是,我把這首歌放到班里去聽。孩子們一個個聽得都很認真,從他們的表情我能夠感受到他們能夠體會到歌曲的活潑。于是,我決定引導他們更深地去感受這首歌曲。 設計意圖: 音樂活動是對幼兒進行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活動。幼兒喜歡小動物,而且這首歌曲又充滿了童趣,利用這樣的歌曲對幼兒進行節(jié)奏、演唱、肢體動作的創(chuàng)編是非常合適的。 活動目標: 1、 掌握切分音節(jié)奏,學習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進行演唱。 2、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夠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 3、 通過活動,感受歌曲詼諧幽默、活潑輕快地特點。 活動重點:目標1、2 活動難點:目標1 活動準備:視頻;音樂磁帶;小蝸牛、黃鸝鳥、小狗、小鴨、小青蛙圖片;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 聽音樂《恭喜恭喜》走進活動室。 2、 節(jié)奏練習: 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聽聽誰來了。 師:x x x x 小黃狗 汪汪汪 (還有小青蛙和小鴨) 幼兒模仿 二、基本部分 1、感知小蝸牛與黃鸝鳥的不同特點。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蝸牛圖片) 小蝸牛走路有什么特點?(很慢) 它走路那么慢,那他說話會是什么樣呢?(慢,聲音可能粗) 誰來模仿一下蝸牛向小朋友問好? 出示黃鸝鳥圖片: 還有兩只黃鸝鳥來到了我們班。小朋友想一想,黃鸝鳥有什么本領?(會飛,還會唱歌),它說話的聲音會是什么樣的?(清脆),如果黃鸝鳥看到蝸牛爬的那么慢會怎么樣呢?(笑話它) 2、看背景圖,老師用不同的語氣和音色將歌詞編成故事講述。 3、教師范唱: 提問:(1)、歌里哪一句是黃鸝鳥說的話?(引導幼兒知道這一句話是黃鸝鳥嘲笑蝸牛的。并邊拍節(jié)奏邊用嘲笑的語氣朗誦歌詞并唱一唱)。(2)、小蝸牛是怎樣回答的?(體會此時蝸牛的想法和語氣。并邊拍節(jié)奏邊用嘲笑的語氣朗誦歌詞并唱一唱)。(3)歌曲中的“阿門阿前”的“阿”是什么意思?(是中國臺灣方言,沒有實際意義。) 4、帶幼兒跟琴唱完整歌曲。 5、看指揮分角色唱歌曲。 6、出示視頻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7、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師: 蝸牛和黃鸝鳥可真是好玩。我們一起來根據歌詞把它編成一個舞蹈跳起來吧。 8、幼兒自編舞蹈動作進行歌表演。 9、面向全體教師表演。 結束:跟音樂走出活動室。
蝸牛與黃鸝鳥 篇8
本課設計意圖
一、 本人想把教學研究成果“互動式”課堂教學在這堂課上展現(xiàn)出來:
1、“創(chuàng)設情景,誘生想動”教學模式是:帶入情境,激趣動情豐富情境,析難解情深化情境,品美治情渲染情境,即興抒情。
2、“指導學法,導生會動”。想通過以上教學模式來讓學生在提高審美的同時產生快樂。
二、 通過這堂課來給學生一個機會、一種表現(xiàn)的欲望、一種創(chuàng)新的動機和一種發(fā)散思維的環(huán)境。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由發(fā)展、自由表演、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評價。讓學生教學生,學生評價學生。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
學習帶休止符的節(jié)奏型。
二、 情感目標:
通過學唱歌曲使同學們懂得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三、 能力目標:
通過繪畫創(chuàng)作和編、導、演歌曲內容情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
教學內容
1、 學唱歌曲《蝸牛與黃鸝鳥》。
2、 學習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3、 創(chuàng)編活動。
教學準備
1、學生:音樂書;畫紙;畫筆。
2、教師:多媒體平臺;實物投影機;蝸牛和黃鸝鳥的頭飾、打擊樂器;畫紙;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法導入
1、 (師)提問:同學們見過蝸牛嗎?那同學們愿意把你印象中的蝸牛表現(xiàn)出來嗎?如通過畫畫,或描述蝸牛外貌特征和模仿蝸牛爬行動作等等。如果你覺得同學之間需要討論一下也行。想畫畫的同學到老師這里來拿紙,(發(fā)紙并組織畫畫)其他同學哪位來描述蝸牛的外貌特征,哪位同學來表演蝸牛爬行動作。
2、 等畫畫的同學差不多畫好了就結束表演,老師選一些畫貼在黑板上,老師對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3、 (師)同學們不但模仿得象,而且畫得也好。老師這里有一個蝸牛的圖片,同學們見過黃鸝鳥嗎?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黃鸝鳥的圖片(出示圖片課件),下面老師要給同學們講一個發(fā)生在蝸牛和黃鸝鳥之間的故事:冬冬家門前有一棵葡萄樹,春天葡萄樹剛長出嫩綠的葉芽,一只蝸牛背著它那重重的殼就開始從樹低下慢慢的往上爬,這時正好被站在樹枝上的兩只黃鸝鳥看見了,它們倆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蝸牛,“蝸牛兄弟,葡萄成熟還早著呢,你這么急著就想吃葡萄了!哈哈……”
蝸牛抬頭看了看黃鸝鳥說:“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時候,葡萄不就成熟羅!”黃鸝鳥聽了搖搖頭飛走了。
通過畫蝸牛、說蝸牛、演蝸牛從而鍛煉形象記憶、口述能力、模仿能力。關注學生的表現(xiàn)過程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能給其他同學帶來美和快樂。
二、學唱歌曲
有位叔叔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蝸牛與黃鸝鳥》讓我們來聽聽。同學們一定覺得這首歌曲很好聽吧!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1、再次聽唱,要求同學們帶上表情來聽唱。
2、跟老師的鋼琴唱,從學生的聲音、音準、吐字、表情等方面出發(fā),使學生能得到提高。
3、讓同學們站起來聲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學們也可隨著音樂做律動。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用身體語言去體驗歌曲,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亮點加以渲染。
三、學習節(jié)奏型為歌曲伴奏
1、老師示范拍節(jié)奏
2、(師)同學們討論一下,哪條節(jié)奏型更象蝸牛爬行的樣子,等一下我們就用它為歌曲伴奏(學生討論并回答)。
3、練習節(jié)奏
聽歌曲為歌曲伴奏兩遍,同學們可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老師作指導。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蝸牛行走的形象,從而選擇適合節(jié)奏型和打擊樂器。
四、 創(chuàng)編活動
(師)老師覺得這首歌曲不但內容有趣,旋律輕快、活潑,而且也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下面同學們能不能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這首歌。比如,喜歡表演的同學們可以為這首歌曲設計舞蹈動作,或者邀上你的幾個朋友,一起來創(chuàng)編這首歌曲的情境,如有的可以扮葡萄樹,有的可以扮黃鸝鳥,還可以扮蝸牛,進行情景表演,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到老師這里拿一些紙,你可以根據歌曲內容來作畫,你如果有別的想法也可以。需要頭飾的同學到我這里來拿,現(xiàn)在大家開始動手吧!
畫畫的同學繼續(xù)把你們的作品完成,舞蹈和情景表演的同學誰先來表演給大家欣賞一下,同學們看完后說說他們的表演怎么樣,有哪些精彩的地方,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如果你幫他改改,你會怎樣改,發(fā)表一下你的寶貴意見。
組織學生表演完后,讓學生來評價學生,老師給予肯定和獎勵。
(師)我們的小畫家也創(chuàng)作完了,讓大家來欣賞欣賞。(在實物投影機上展示然后貼在黑板上)。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方式根據歌曲內容去自由發(fā)展、自由表演、自由創(chuàng)作、自由評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究團結的精神。通過學生評價學生,充分力用學生的資源,要學生認真經過思考后再進行評價,使學生感到自信、自我和獨立。
五、 德育滲透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你能從蝸牛和黃鸝鳥身上分別學到一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
讓學生分析和辨別黃鸝鳥身上存在的缺點我們不應該學習,我們要學習蝸牛身上那種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
六、 小結下課
(師)今天很高興聽到同學們美妙動聽的歌聲,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和非常富有創(chuàng)意的繪畫,同時,通過學唱歌曲使我們懂得了不能象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以自己的長處取笑別人的短處,和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精神。好,今天我們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蝸牛與黃鸝鳥 篇9
一、教學內容
聽:《蔭中鳥》
二、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讓同學認識了解竹笛,感受笛子的表示力和樂曲的情緒和藝術情景。
三、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同學認識、了解竹笛,感受笛子的表示力和樂曲的情緒和藝術情境。
難點:啟發(fā)引導同學的聯(lián)想和想象。
四、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
五、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3)復習《蝸牛與黃鸝鳥》,有表情地演唱。
2.新授:
(1)點明課題。
(2)出示錄音機,聽賞音樂一遍。
考慮:有什么樂器演奏?
答:笛子。
六、小結下課
今天我們一起聽了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使我們知道了蝸牛是怎樣爬行的?(生:“ⅩⅩⅩ”,師:“好”),我們也從故事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呀?(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師:“很好,我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一定都能做到的,是不是?”生:“是。”
蝸牛與黃鸝鳥 篇10
活動目標:
1、技能目標:能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2、情感目標:感受歌曲中活潑、詼諧的性質,會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節(jié)奏。
活動重點:
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節(jié)奏。
活動難點:
會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樂器伴奏。
活動準備:
前經驗準備:嘗試過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
物質準備: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蝸牛與黃鸝鳥各一個、節(jié)奏圖譜一張、鈴鐺和木魚幼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引出課題。
1、(出示蝸牛與黃鸝鳥)對,有一天,小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來到了一顆葡萄樹下,這時候一只黃鸝鳥高高興興地也飛過來了停在了葡萄樹上,但是這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音樂就知道了!
二、聆聽歌曲使幼兒第一次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
(一)出示圖片
1、小蝸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樣爬的呢?
師: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學一學蝸牛的動作師:這時候黃鸝鳥是怎樣做的,有對它說了些什么呢?
幼: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
三、看圖譜用動作表現(xiàn)出歌曲的節(jié)奏。
1、“其實蝸牛與黃鸝鳥也給我們準備了很多動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圖譜)圖譜上面畫了些什么呢,請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腳。
師:原來蝸牛和黃鸝鳥想讓小朋友也來學一學它們的動作。
3、引導幼兒學會看圖譜做動作,教師邊示范做動作。
4、接下來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學一學蝸牛和黃鸝鳥吧!(全體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5、幼兒互相合作打節(jié)奏(面對面拍手)結束。
四、打擊樂合奏
蝸牛與黃鸝鳥 篇11
活動目標:
1、掌握切分音節(jié)奏,學習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進行演唱。(重點難點)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夠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重點)
3、通過活動,感受歌曲詼諧幽默、活潑輕快地特點。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視頻;音樂磁帶;小蝸牛、黃鸝鳥、小狗、小鴨、小青蛙圖片;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1、聽音樂《恭喜恭喜》走進活動室。
2、節(jié)奏練習:
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聽聽誰來了。
師:X X X X
小黃狗汪汪汪(還有小青蛙和小鴨)
幼兒模仿
二、基本部分
1、感知小蝸牛與黃鸝鳥的不同特點。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蝸牛圖片)
小蝸牛走路有什么特點?(很慢)
它走路那么慢,那他說話會是什么樣呢?(慢,聲音可能粗)
誰來模仿一下蝸牛向小朋友問好?
出示黃鸝鳥圖片:
還有兩只黃鸝鳥來到了我們班。小朋友想一想,黃鸝鳥有什么本領?(會飛,還會唱歌),它說話的聲音會是什么樣的?(清脆),如果黃鸝鳥看到蝸牛爬的那么慢會怎么樣呢?(笑話它)
2、看背景圖,老師用不同的語氣和音色將歌詞編成故事講述。
3、教師范唱:
提問:
(1)歌里哪一句是黃鸝鳥說的話?(引導幼兒知道這一句話是黃鸝鳥嘲笑蝸牛的。并邊拍節(jié)奏邊用嘲笑的語氣朗誦歌詞并唱一唱)。
(2)小蝸牛是怎樣回答的?(體會此時蝸牛的想法和語氣。并邊拍節(jié)奏邊用嘲笑的語氣朗誦歌詞并唱一唱)。
(3)歌曲中的“阿門阿前”的“阿”是什么意思?(是中國臺灣方言,沒有實際意義。)
4、帶幼兒跟琴唱完整歌曲。
5、看指揮分角色唱歌曲。
6、出示視頻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7、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師:蝸牛和黃鸝鳥可真是好玩。我們一起來根據歌詞把它編成一個舞蹈跳起來吧。
8、幼兒自編舞蹈動作進行歌表演。
9、面向全體教師表演。
三、活動結束。
跟音樂走出活動室。
蝸牛與黃鸝鳥 篇1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二年級音樂上冊《蝸牛與黃鸝鳥》。
一、我的目標制定依據是:
1、課標解讀:細化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本課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流行的民族特色濃郁的敘事性民歌,歌曲采用2/4節(jié)拍。歌曲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一個故事:"蝸牛在葡萄樹剛發(fā)芽時就背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卻在一旁譏笑它的情景"。歌曲的旋律輕松活潑,歌詞生動有趣,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隱喻著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zhí)著追求的頑強的精神。
2、教學內容分析:《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民族特色濃郁的歌曲。由陳弘文作詞、林建昌作曲。采用2/4拍,五聲徵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蝸牛在葡萄樹剛發(fā)芽時就背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卻在一旁譏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音樂形象天真純樸富有生活氣息。歌詞結合緊密,大多一字一音,與口語相近,質樸自然。
3、班級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具有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和自律性差的特點,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教學目標:能用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蝸牛與黃鸝鳥》。能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樂于和小伙伴合作表演歌曲。
二、教學重點:
能輕松愉快的唱好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教學難點:準確的唱好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換氣記號和連音線。
三、教學方法
教法:我采用猜謎法、談話法、聽唱法等引導學生學唱這首歌。學法:采用聽唱法,練習法、實踐法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四、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學生:音樂用書。
五、基于目標的教學評價
1、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反復練習來掌握換氣記號,切分節(jié)奏和連音線,學會唱這首歌。
2、學生通過創(chuàng)編表演,上臺展示來熟悉這首歌。
六、基于目標的教學過程
我用了猜謎法來引出今天的第一個小動物蝸牛,并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用猜謎語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蝸牛來引出下一位小動物黃鸝鳥,并進行了今天的發(fā)聲練習。這樣就順理成章的揭示了今天的課題(板書:蝸牛與黃鸝鳥)
第一步,初聽音樂,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它的情緒,對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讓學生說出蝸牛和黃鸝鳥之間都發(fā)生了什么。這樣會讓學生更加用心地聆聽這首歌曲。
第二步,由“酸酸的紫色的大葡萄”導出今天的重點內容切分節(jié)奏(板書)和歌曲里最常見的一個節(jié)奏型。我?guī)е蠹乙黄饋砭毩暡⒆寣W生掌握這組節(jié)奏型,為后邊學唱這首歌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第三步,范唱。自彈自唱,讓學生再一次的熟悉音樂。
第四步,跟旋律唱,老師彈一句旋律,學生自己填詞,來完成這首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五步,分角色演唱。
老師唱第一樂句,學生唱第二樂句。以此類推!小組之間合作演唱。以達到今天的教學目標,用輕松愉快的聲音演唱《蝸牛與黃鸝鳥》。學生對這首歌已經很熟悉了!跟音樂唱。(播放音樂)
最后有一個創(chuàng)編的環(huán)節(jié),我首先給學生做一個即興表演的示范,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最自己喜歡的肢體動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最喜歡的,積極性最高的,它調動了整節(jié)課的課堂氣氛!我會讓表現(xiàn)較好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來檢驗今天的成果。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課堂上大膽發(fā)言的好習慣。在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通過課堂小結來讓今天的主題升華!告誡學生,我們要向蝸牛學習,學習它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像黃鸝鳥一樣看到別人的缺點就譏笑別人。
音樂老師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yǎng)。依托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全面影響學生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探究精神。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請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