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脈絡.
教學目標:學習課文中的10個生字和10個新詞;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各部分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1,播放《開國大典》的電影片斷.
2,啟發談話:這段電影中哪些鏡頭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師簡介當時的背景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暢談):1949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在中國共產黨,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的領導下,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座大山的壓迫,全中國人民翻身解放,當家作主人,過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這一天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這一天,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國大典.今天,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了解當時的盛況.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給帶點的字注音)城樓檐下匯集擎著紅旗毛澤東電鈕瞻仰.檢查時注意讓學生說出字的讀音,部首,再查幾畫,字義和組詞,這個字哪處易寫錯.以上諸項可做為本年級學習各課之前的預習作業,借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訂正讀音.聶榮臻樂聲直奔
3,說說以下各詞的意思:
開國大典:開,創建;典:典禮.創建國家的重大典禮.
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如,開學典禮,開業典禮.
城防部隊:守衛城市的軍隊.
觀禮臺:被邀請參觀典禮的看臺.
擎:舉.
五更天:大約早晨四五點鐘.
就位:到自己應到的位置上.
迎風招展:本課指的是紅旗迎著風翻動.
匯集:會合,聚集.
排山倒海:排,推開.把高山推開,把大海翻過來.形容力量強,聲勢大.
肅立:恭敬,莊嚴地站著.
瞻仰:恭敬地看.
4,自由讀課文.
5,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課題,指導學生自學討論.
1,齊讀課題,說說題目的含義.
2,默讀課文,布置思考題: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開國大典的盛況的
(2)討論課文講了幾部分內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劃下來.
3,交流自學情況.
(1)本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的.
(2)課文先講大會開始前會場上的情況;然后講典禮的主體部分——毛澤東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國旗,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講閱兵式的盛況;最后講群眾游行.
板書:會前,典禮,閱兵式,群眾游行
4,追問:課文的第二部分寫了幾件事 (三件:宣布新中國成立;升旗;宣讀政府公告)
四,分部分朗讀課文.
五,朗讀匯報.
六,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2,領悟本課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寫出課文梗概.
教學過程:
一,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讀這段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這些感受
(成員多,到會群眾范圍廣:"四面八方,匯集……";來的早:早上六點多就入場;人數多:成了人山人海;熱情高:直奔,五更天,摸著黑;秩序好: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
(3)從重點詞語句子中體會人們的思想感情
他們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為什么不用"走向")
(4)指導朗讀:語調適宜莊重而平直.
(5)練習朗讀
2,學習課文第二,三部分.
(1)默讀課文,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過程 哪些過程最能體現出開國大典的盛況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小結并板書:宣布典禮開始 —→ 奏國歌 —→ 宣布新中國成立 —→ 升國旗 —→ 宣讀政府公告 —→ 閱兵式 —→ 群眾游行
(4)分析閱兵式的情況.問:為什么閱兵式最能表現開國大典的盛況
(接受檢閱的部隊有海軍,步兵,炮兵,戰車師,騎兵,空軍……兵種多.軍隊的素質高,這樣的描寫有"戰車整整齊齊的前進;戰士們聽這胸膛站在戰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雄偉威嚴."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因為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安全保障.群眾看到自己的武裝那樣強大,戰士那樣為伍,用歡呼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用喊聲和掌聲表達這對人民軍隊的熱愛之情."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是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歡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達高興和激動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民的心情歡快,機動到了極點.)
(5)聯系上下文說一說句子的含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A.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為什么不用"朝著"或"看著")
B.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將"挺立"與"立著"進行比較)
C."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莊嚴"和"雄偉"形容這聲音不是一般的聲音,它是非常莊嚴,嚴肅,雄壯,偉大的.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聲音"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說明這一宣告已經傳遍了中華大地."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指全國各地."長城大江"代表中國,再用"內外南北"這樣的詞語相對,既表達了全國各地的意思,又使語言非常生動,整齊,有力."全國人民一齊歡躍起來."毛主席的宣布,震動了全中國,使全中國人民感到無比歡欣,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聯系下文,課文對天安門廣場慶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的寫照和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