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教學案例
師:(投去贊許的目光)真是好樣的!誰也能說的像他這么棒?
生4: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圓的太陽。(突出“又大又圓”)
師:喲,真行,你看到的太陽不僅很大,而且還很圓呢(手勢示范“大和圓”),還用上了四字成語,老師真開心。
生5:太陽像皮球。
師:哦,你看到太陽它圓圓的,就能想出它像個皮球,真了不起。不過,假如你能按照老師的要求用“我看到了……”把這句話說完整,那就更棒了。
生5: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像皮球一樣的太陽。
師:(豎起大拇指)真是一個聰明的小朋友。
生6:(迫不及待)老師,我覺得它更像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
師:是啊,因為它們都又大又紅對嗎?(生6點頭)那你也把這句話完整的說一遍好嗎?
生6: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像蘋果一樣太陽。
師:(豎起大拇指)我同樣也把它送給你,因為你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生7:我看到了……
師:(板書“陽”)這個生字寶寶,哪位小朋友已經和它交上朋友了?(請小老師帶讀)
你們都知道“陽”有哪些詞語朋友嗎?(太陽、陽光、陽臺)
(師將課題補充完整,學生齊讀課題。)
[反思]
有人這樣比喻:課堂不是產品,而是一個制作產品的過程,教育的真正產品是學生。又有人這樣說: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活生生的教育力量,活躍在師生之間,使課堂充滿著生命的活力。鑄就了學生至真至純的情感理念,而這一切的關鍵恰恰在于教師教學評價的引導。由此可見,我們教師一定要最大力度的發揮出自己課堂評價的藝術性,使之服務于我們的教學工作。當然,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務必要具備一雙敏銳的眼睛,善于捕捉最佳“評價點”從不同角度給予學生客觀的、真誠的、又是發展性的評價,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激勵和表揚上。因為一個教師想讓自己的評價發揮出它對學生最大的效度,只有激勵和表揚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著眼于學生個體今后的發展需要,更要著眼于為教師今后教育教學指明方向。正如我在第二次的教學片斷中對學生所做的評價一樣,不是只有鼓勵,而是有意識的通過捕捉學生回答時所反饋的信息,自己進行拓展后,再通過對學生的評價為他們帶去更多的信息含量。如:“生1:我看到了一個圓圓的太陽。師:你看他說得多棒,不僅把話說的很完整,而且還把太陽的形狀也說出來了,是?生合:(響亮的回答)圓圓的。”太陽是圓圓的,孩子們都知道。但是從我的評價語中,孩子們更清楚的了解了“圓圓的,是寫出了太陽的形狀。”并且,通過教師這樣有針對性、目的性的評價語,孩子們也會隨著教師的引導,自己有意識的從另外一個方面去觀察、去發現,“生3:我看到了一個很紅很紅的太陽。(角度:顏色)”只要教師堅持對學生進行這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培養,長期以往,孩子們必然能養成從多角度、多層面看待和觀察事物的習慣,而這無論是在以后的學習還是今后的生活當中,對于孩子們而言,它都將是一比豐厚的財富。又如:“生5:太陽像皮球。師:哦,你看到太陽它圓圓的,就能想出它像個皮球,真了不起。”這是教師在傳授學習方法,鼓勵孩子們從太陽
“圓圓的”
的特點聯想到“皮球”,因為皮球也是圓圓的。所以,太陽像皮球。而教師真正的用意和期待是:“那么,你還能從太陽的其他特點聯想到它還像什么嗎?”聰明的孩子就馬上能夠領會到“生6:我看到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像蘋果一樣太陽。”其實,同樣以激勵為主,同是表揚性評價,只要教師能用心花點心思,就會很有意義,獲得意想不到的成效,不會顯得蒼白、膚淺。其中包括教師期間兩次對學生舉手回答和端正坐姿的提示也融合在優雅的評價當中,是那么的巧妙,那么的不露痕跡。然評價固然重要,但它對于整個課堂教學來說,也只能算一種滲透,它是為優化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理想中,它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簡短、適時的給予,置于“見縫插針”的位置,鑒于我以上的教學片斷,不知我的評價是否有搶其位置而成為主角之嫌?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