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學實錄 《第一場雪》第二種教法
生:表現雪下得很大。
師:這就能表現出雪大?
生:因為這是夜晚,人們都回家睡覺了。可能外面沒有別的聲音,只有雪的聲音了。
師:有點意思沒有?
生:有。
師:但還沒有說清楚。
生:這個樹枝“咯吱”一聲說明雪大,把樹枝壓斷了。
師:不對,你們沒聽清我的問題。我說的既然那么安靜,還搞那么多的聲音干什么?
生:這個聲音更表示安靜了。因為哈爾濱下雪就聽不到聲音。到了夜里,還是汽車開過去的聲音。
生:只有周圍特別靜,才能聽到這些微小的聲音。
師:就好像大家形容教室里非常靜,安靜極了,就是……
生:呼吸聲都聽得見。
師:就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能聽見。如果教室里很亂,就聽不見了。這就叫反襯。用響動來襯靜,以動襯靜,有意思沒有?
生:有意思。
師:整個下雪這一段,寫的是一個過程。寫過程是以時間為序,那么第三段是寫雪后的美景,是一個場面,寫一個景物場面還能以時間為序嗎?
生:不能。
師:還是先來看課文,課文中同樣有一句話,抓住這關鍵的一句話,一下子就明白了,你能找出這句話嗎?
生:我認為是“山川、河流……粉妝玉砌的世界。”
師:你找這句話,你想說什么?
生:我覺得這段是按總和分的關系寫的。
師:這句話的前面是什么?
生:前面是概括地說,各種東西上都鋪上了厚厚的雪。
師:也就是這個雪景的整體是嗎?
生:對。
師: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細致的描寫。主要描寫植物和樹木上的雪,樹木上的雪都積成了銀條和雪球。
師:好,請坐。前面寫的是整體的美景,后面寫的是三個細節。第一個細節是柳樹上的什么?
生:銀條。
師:第二個細節是松柏上的什么?
生:雪球。
師:最后陽光一照,出現了什么?
生:一道道彩虹。
師:寫了銀條、雪球和彩虹三個細節。讀的時候,寫整體的句子,讀得要壯闊一些,雄壯一些。(范讀)“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壯闊一些,后面就讀得很細膩。(范讀)“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怎么樣?
生: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
師:(范讀)“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這些細節要讀得很輕柔,整體要讀得很壯闊。練一練。
(學生各自練習朗讀)
師:男同學讀前面壯闊的句子,女同學讀后面的三個細節,注意我的手勢,開始!
男生:“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太陽出來了……”
師:(打斷)太陽出來了人們高興不高興?
生:高興。
師:我沒聽出高興來,再讀。
男生:“早晨,天放晴了……好大的雪啊!”(學生一邊讀,教師一邊配合手勢)
師:(打斷)不對,聽我來讀。“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讀的聲音高揚、激昂)是這個樣子嗎?(眾生無語)再聽我讀一遍(重讀一遍,但與第一遍的語氣不一樣)哪個讀得對?
生:第二遍。
師:對,他不是站在講臺上在朗誦“嗬!好大的雪啊!”(做夸張動作,眾笑)不是這個意思,他是自己在跟自己驚嘆,是內心的驚嘆。應該讀得低沉、內向。(再范讀)是不是?最后那個“啊”變成“呀。”(生復讀課文)
師:(打斷)不對,萬里江山你們讀得十里都不夠,我要求不高,現在先讀成一百里。
男生:“萬里江山……”
師:(打斷)比剛才多了一點,但還不夠一百里。(眾笑)再重讀。
男生:“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師:這回夠二百里了,(眾笑)再提高一步,這回讀到一千里!(學生再讀)
師:聽我讀,一百里是“萬里江山”(普通讀法)萬里是“萬里江山”(舒緩、深沉、綿長地)這么讀,四個字都要有波浪起伏。(配合手勢)想學不想學?
生:想。
師:好,看我的手,開始。
男生:(配合老師的手勢)“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
師:再重來一次,才能保證一萬里以上。(男生又重讀一次)
師:男同學的使命完成了,現在開始由女同學描寫細節,“落光了葉子……”預備,開始。
女生:“落光了葉子的……五光十色的彩虹。”
師:非常好,(指一男生)你來選一個讀得最好的男同學當代表,(學生點名賀特松)走到前面來。(問一女生)你選一個讀得最好的女同學,(學生點名謝麗梅)到前面來。(對男生)你把那種壯闊的景象讀出來。(對女生)你把那種細膩讀出來。聽一聽怎么樣。
(男生開始讀:“大雪整整下了一夜……嗬……”)
師:(打斷)我怎么教的他給忘了。(眾笑)“嗬”是內心的驚嘆,不要往遠處喊。
(男生讀“推開門……粉妝玉砌的世界。”)
女生:“落光了……彩虹。”
師:嗯(對男生)女同學比你讀得好(眾笑)對嗎?
男生:對。
師:可是有一個原因,你這段文章確實比較難讀,是可以原諒的,好,再接著努力吧。(請兩位同學回座位)咱們集體再練習一次。尤其是男同學,好好看我的手勢。
(男生齊讀,教師配合手勢)
師:(打斷)不要著急,推開門一看,他吃驚得都說不出話來了,半天才“嗬”了一聲。舒了一口氣,說“好大的雪呀”,這樣才有意思。接著一起讀“大雪整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