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 太陽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生:(讀)“有這么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
師:哎,如果老太太這樣講故事,你們愿不愿意聽?
生:不愿意。
師:我給讀一遍,注意聽。(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學生又學著有感情地讀,但讀得疲軟無力,速度太慢)
師:你們聽著要不要睡著了?(眾笑)你先回去,好好學怎么讀,一會我還叫你,看看你下一次讀得比這一次有沒有進步。大家一起拿起書來,別人打拍子是唱歌,咱們打拍子是讀課文,好不好?看著我的手,開始。(教師“打拍子”做手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大家齊讀得不錯,誰來自己讀?(一學生很有感情地讀)
師:這才有意思吧?剛才那位同學再讀一次,他讀得如果有進步,大家給他鼓掌好嗎?
生:好。
師:你敢不敢要掌聲?
生:敢要。
師:那得看你的行動,你光說要,人家不給你,你也沒辦法是吧?好,開始。
(這個學生很有感情地讀,讀得確有進步。學生一齊給他鼓掌,并站起來爭著舉手)
師:我知道你們一定讀得很好,那就不用讀了。
師:看看那邊“遠”有幾個少先隊員?(指黑板)
生:三個。
師:誰能把這三個都寫上,不許寫錯。誰沒單獨發過言,單獨讀過課文,單獨上過黑板的舉手。好,你來把三個都寫上,大家看書,后面的不是故事了,大家能讀得有意思嗎?
生:能。
師:這就應該讀出語感來,怎么讀,還看我來“打拍子”,開始。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后半段,讀得很有語感)
師:多好,誰想讀?(一學生朗讀)
師:誰敢跟他比?(另一學生朗讀)
師:大家當評委,用五個手指給他亮分。好,主要是四分和五分。那個同學瞎給,你憑什么只給人家一分?(眾笑)不公正。再找一位(指另一學生)誰敢跟他比?他讀完后,咱們全班馬上站起來跟他比著讀。(學生朗讀課文)
師:大家跟他比,開始。(學生齊讀)
師:給自己亮分——都是五分啊!
生:對,對!
師:好,有四分的。這比較實事求是。我要問一問,剛才你們讀的時候,強調了哪些內容?你有感覺嗎?
生:我認為強調了“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還有“三千五百年”什么的。
師:概括一句話,強調了什么?
生:主要強調了數字。
師:用數字來說明問題,最具體,一聽就明白,所以寫說明文舉例、列舉數字,是非常重要的寫作方法。剛才讀的時候,除去強調了數字以外,還強調了哪些內容?
生:強調了“日夜不停地走”。
師:是啊,日夜不停地走啊,走啊,還得走三千五百年,多遠啊!強調了數字和一些關鍵語句,那么表現的是什么?
生:遠。
師:我們在朗讀中,通過聲調和語氣的變化,強調了這些具體的數字和詞語,就表現了遠。這就是朗讀的真諦,這就叫讀出了語感。(指黑板)下面大家想一想,“大”這個小隊長有幾個少先隊員?(生答只有一個)就一個少先隊員還能畫括線嗎?
生:不能。
師:那該怎么表示?
生:畫一條橫線。
師:對了,畫一條橫線。(在“大”字后畫一條短橫線)誰來寫出這個少先隊員?(一學生上黑板寫)大家打開課本第二段,像剛才那樣有語感地讀出來,想想讀時要強調什么?這回我不打拍子,你們自己能不能讀好?
生:能!(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非常好,你們讀得這么好,我都要感動得流出眼淚了,現在男同學讀一次,開始。(男生齊讀)
師:女同學超過他們。開始。(女生齊讀)
師:好,溫柔中,內蘊著力量,很好。(指剛才學生寫下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這個“抵”字在這兒當什么講?
生:說它和太陽一樣大……
師:那個“抵”字怎么講?
生:比的意思。
師:才能比得上太陽,也可以,換一個更接近的。
生:頂。
第二課時第二部分
師:對了,你過來,(此生上前)你學過《趙州橋》沒有?
生:學過。
師:趙州橋的欄板非常漂亮,上面雕刻著許多花紋。其中有一個欄板刻著兩條龍,它們各自伸出前爪來,“互相抵著”,什么意思?(與學生互伸右手,掌心相抵)
生:頂著。
師:對了,這個“抵”字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頂”的意思,敵人來了,我們抵抗。就是跟他頂著打。明白了吧?看看下面“熱”有幾個少先隊員?(在板書“熱”后面加一個括線)
生:三個。
師:誰來寫?(學生爭著舉手,教師請一位學生上前寫)好啦,我們還來讀課文,我找一位沒讀過的同學。哎,你沒讀過,你敢不敢讀?
生:敢。
師:敢,那就開始。(學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教師糾正“雖”字的讀音)
師:讀得挺好,就是讀錯段了。(眾大笑)應該讀第三段。(學生重讀第三自然段)
師:(打斷)哎,她強調出該強調的內容沒有?
生:沒有。
師:所以就不能表現太陽的熱。(學生爭著舉手)干嘛不讓人家鍛煉呀?你再讀一次。(生重讀)
師:很好,大家一起讀一讀,前兩句要壓低點,才能顯出第三句的高潮來。沒有低就沒有高。這叫辯證法,將來你們就知道了。開始。(學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