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的觀察》教案(通用3篇)
《一杯水的觀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通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
·體會人體感官在認識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觀察水要有順序,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教學準備·分組觀察:礦泉水,牛奶、有色飲料等(粘的液體),透明玻璃、毛玻璃,自然水域中的水
·分辨演示: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引入課題·出示礦泉水。這里面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如果沒有水我們能活多久?關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嗎?你想怎樣來研究水的秘密?用感官觀察水·用什么辦法可以來觀察一杯水?
·有這么多的方法,誰能安排一個合理的觀察順序?為什么這樣安排?
·請兩個同學一起來觀察這杯水,它是什么樣的?記在同一張紙上,比一比,哪一組發現的秘密最多?
·匯報觀察結果。教師選擇性板書:沒有味道 沒有氣味 沒有顏色的相關學生用語。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出示牛奶、有色飲料等,它們與水一樣嗎?只要比一比就能發現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
·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們與水一樣嗎?想一想,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透明)
·總結:誰能說說水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
·區分常見液體:醋、牛奶、醬油、雪碧、酒、礦泉水、油。總結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
板書: 一杯水的觀察眼睛看:沒有顏色透明鼻聞:沒有氣味舌嘗:沒有味道手捻摸:(不膩、粘)耳聽:好聽(爽,脆)
《一杯水的觀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會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來觀察水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
·通過比較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
·體會人體感官在認識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觀察水要有順序,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初步具有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教學準備·分組觀察:礦泉水、河水、污染水引入課題你們看到了什么?
大家再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
請同學們試著想想,如果沒有水我們能夠活多長時間?
水有好多秘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水和觀察水。用感官觀察水哪個小組的同學在觀察過程中獲得的東西最多,發現得最多,觀察后老師請每組派一個代表向大家匯報觀察到的結果。首先,我們來觀察一杯自來水。觀察時同學們要用感覺器官來觀察。知道什么是感覺器官嗎?誰來回答一下?
討論一下先用哪個器官來觀察。
學生匯報。
現在大家來評一評,我們每組匯報的哪些是大家都注意到的,哪些是大家沒有注意到的,哪些內容比較重要。應用比較的方法觀察水同學觀察,比較一下水。(老師出示河水)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水?想研究它嗎?(河水)
(出示污染水)這是老師從河邊拿來的污染水。同學們一起研究一下(教師巡視,學生觀察比較)。總結污染水流入黃河有哪些危害呢?
如果所有的水都被污染了,后果會是什么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黃河水?下課了回去思考這兩個問題。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
附表:觀察水的記錄觀察方法/觀察內容自來水(一杯)河水(一瓶)污染水(一燒杯)眼睛 鼻 舌 手 耳 其他發現
《一杯水的觀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沙與水進行觀察,以及對油與水進行比較,以及對日常生活液體的了解,來提高對液體的認識;
2.通過動手、觀察、比較、討論等方法來培養認識液體的能力。教學準備沙、水、食用油、碘酒、醬油、白醋、玻璃杯、盤子、農藥水、鹽酸引入課題誰能說說液體是怎樣的?
舉例說明哪些是液體?比較沙與水觀察桌子上的一杯沙和一杯水,把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
傾斜一下杯子,看看沙與水又有什么不同?討論沙與水有什么不同?
堆堆看,沙和水各有什么不同?
兩滴水合起來與兩粒沙合起來又有什么發現?比較油和水出示油,問:它是液體嗎?
觀察油和水,同時倒倒玩玩看,你有什么發現?
匯報油與水的異同。認識日常生活中的液體討論這些液體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出示的酒精、白醋以及沒有標簽的碘酒、飲料。討論:面對不知名的液體,我們該如何去認識它?有標簽的液體我們又怎樣去了解它們?
對學生進行安全指導。了解一些危險液體的注意事項出示農藥水、鹽酸,問:你們將怎樣了解這些有毒液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