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優化英語教學過程的思考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學習方式同其他語言學習一樣,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作為學習主場所的課堂,其教學過程如何實現最優化,才能是我們的語言學習更輕松、愉快呢?我們認為,教學過程是由教學的雙方(教師方和學生方)各要素共同參與來完成的。因此,要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首先必須保證教學雙方活動要素的最優化,從而建立起教與學兩系統間相互協調、彼此適應的同步聯系。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又首先要弄清楚英語教學過程的參與要素主要有哪些。本文試就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教師方面:1、教學指導思想,2、教學目標,3、教學方法,4、教學內容,5、教學環節,6、效果評價;學生方面:1、個性特征,2、學習動機,3、主觀興趣,4、學習方法,5、智力差異,6、家庭環境。當然,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綜合過程,為了使研究更加具體,我們提出了學習中最主要的參與要素。以下將按順序逐一論述。
一、教學指導思想上,應注重英語教學緊密聯系社會生活。
二、教學目標上,注重對學生創造性運用英語的能力和學習英語的興趣、習慣的培養,實現整個教學過程的創新。
三、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啟發、誘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教學內容上,注重教材例子的作用,引進生活的活水
五、教學環節上,優化課堂結構,突出訓練主線
六、效果評價上,注重學生實際應用及綜合素質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