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教案
骨頭支撐著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要是沒有了骨骼,我們會變成什么樣?
2、骨頭有哪些
教師出示人體骨架圖,一邊講述人體骨骼一邊指出該部位骨頭:人的身體有兩百多塊骨頭,它們連接在一起。我的頭上有頭骨,張開嘴巴吃東西靠的是頜骨;還有手骨和腿部,走路、做事情都要靠他們;彎彎腰,那是一節一節的脊椎骨;摸摸我的胸口,一排一排是肋骨。
引導幼兒再次捏一捏自己的骨頭。
3、我的骨頭這模樣
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個骨架吧!瞧,我把白紙剪成一條一條貼在胸口,就好象一排肋骨。還可以貼出其他什么骨頭呢?
引導幼兒用剪貼紙條的方法,在自己身體上表現各種骨頭。
可愛的腳丫丫
一、目標
在看、摸、玩的過程中,激發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二、準備
各種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海綿軟墊、各種豆類、木板、瓷磚地、各種各樣的顏料、大白紙一張、繩子等。
三、過程
1、創設環境,體驗感受:
創設鵝卵石小路、豆類小路、海綿墊、木板、瓷磚地面等活動場地。請小朋友脫下鞋在場地內隨意走、跑、跳等:
——“走在不同的小路上,感覺怎么樣?”
2、探索實踐,比較不同:
(1)摸一摸、看一看知道腳有腳趾、趾甲、腳跟、腳心、腳背、骨頭等組成:
——“我們的小腳上有什么?”
(2)師生互相比較。
3、組織討論,提升經驗:
——“人的腳有什么用呢?”
“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腳呢?”(勤洗腳,剪指甲,不穿太大或太小的鞋,不從高處往下跳,不隨意涂抹東西等。)
4、活動延伸,分享快樂:
讓幼兒用腳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印腳印。
垃圾不亂扔
活動目標
知道垃圾會污染環境,不能亂扔,學習保護身邊的環境。
活動準備
排練情境表演(一)、(二)。
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一),了解垃圾從哪里來。
小猴在公園里玩,邊玩邊吃香蕉,看看四下沒人,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就跑了。小兔在馬路上散步,它邊走邊吃餅干,餅干吃完了,它說:“這餅干袋怎么辦呢?”媽媽說:“垃圾應扔進垃圾桶里。可垃圾桶這么遠,不管了,就扔這兒吧。”
小狗在電影院里看電影,它邊吸著果奶邊說:“這電影真好看。”電影放完了,小狗說:“咦,這兒沒有垃圾桶,果奶瓶扔哪兒呢?就扔在地上吧!”
討論:
(1)表演里說的是什么事?
(2)三只小動物是在哪兒丟的垃圾?你還在哪里見過地上有垃圾?
(3)三只小動物各自丟了哪些垃圾?你還看見過哪些垃圾?
(4)你覺得三只小動物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5)垃圾為什么不能亂扔?
小結:垃圾會散發出難聞的味道,人吸了會生病;垃圾還會產生蒼蠅、蚊子等害蟲,會傳播疾病;亂丟垃圾,還會讓人們遇到一些危險,如走路時踩到瓜果皮等會摔跤;也會讓我們身邊的環境變的又臟又亂,很不清潔。
2、觀看情境表演(二),知道垃圾不能亂扔。
三只小動物輪流上場,把自己扔的垃圾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一起對朋友說:“謝謝你們,我們知道了垃圾不能亂扔,要愛護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