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評課稿
今天聽了楊秀英老師的課,感覺楊老師課前準備充分,利用了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環節清晰,板書簡潔易懂,概括性強。楊老師教態親切自然,教學語言流暢。楊老師執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級第七組課文“人物描寫一組”中的《小嘎子與胖墩兒比賽摔跤》,該片段節選自徐光耀中篇小說《小兵張嘎》。文中作者用詞準確,采取動作、心理等人物描寫方法生動的刻畫出了小嘎子這一機靈、活潑,充滿嘎勁的鮮明形象。而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人物的鮮明特點也是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楊老師正是從大處著眼,細處入手,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達到學習的目的。現在我就楊老師的課談幾點我個人的感受,其中有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
一、創設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親其師,信其道”。在授課前,楊老師面對陌生的學生先從拉近師生距離入手,通過幾個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了對老師的陌生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為更好的授課奠定了基礎。在課中楊老師更是始終保持微笑,更是用自己風趣的語言、豐富的肢體語言營造出了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平等、民主、和諧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是孩子們的天性。”楊老師以嘎子的照片及孩子們對嘎子的了解來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們學習的欲望,而且小嘎子是孩子們在電視熒屏上已經熟知并且喜歡的人物,更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孩子們在學習的開始既充滿了探究的欲望與學習的興趣。
三、字詞入手,夯實基礎。
導入新課之后楊老師沒有急于進入學習,而是先從字詞入手,通過范讀指導讀準字音,進而自由讀文、再到開火車輪讀課文,指導易錯及難讀的句子,以關注字詞到指導讀文,使學生掌握了字詞以及能夠正確朗讀課文,重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小學階段是學生打下良好基礎的學習好時機,而如今我們語文課上卻出現了過度分析課文,領悟文意,學習道理,忽略了基礎知識的學習。造成學生讀、說、聽、寫能力的停步不前。而楊老師是做到了夯實基礎,學習扎實有效。
四、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在課上從一開始的激趣導入,到課中多種方式的讀詞、讀文,再到動作演示理解詞語,品讀時的巧妙點撥。都彰顯了楊老師的教學功底,體現了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多變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始終精神集中,對課堂持有濃厚的興趣。
五、品讀語言,以讀為本。
楊老師在引領學生感悟人物形象的時候,先讓學生自主探究,繼而小組交流、匯報。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品讀之后交流所得,再進一步讓學生帶著所得去品讀語句,挖掘詞語,在感知詞語的基礎帶著更進一步的感受再去品讀文中語句。以讀來促悟,以讀來體會人物形象,揣摩作者表達方法。語文課堂上總是聽到老師不停地追問,學生不停地回答,造成問答式的學習。究其原因我認為還是老師們忽略了讓學生充分的閱讀,通過自己的閱讀去親近文本,觸摸作者的心靈。這樣的話學生才能真正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楊老師立足于閱讀,讓學生由初讀、熟讀再到品讀,達到了教學目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六、小練筆,學以致用。
最后的仿寫訓練。在學生充分地品味語言之后,楊老師還準備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借助閱讀教學來引導學生學會“譴詞造句”。這個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了語文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